雷叔母子倆下午四點就回去了,今天過來湊個熱鬨而已,還包了兩百塊錢給龍鳳胎。
第二天,秦家一家人上午又去看了一場。
人比第一天還多,小吳村的人都來了,好多小孩兒沒位置,爬到樹上看戲。
今天劉班主親自上場,唱了兩首高腔,引得一片叫好。
他歲數大了,每天唱兩場已經很累了,平時都是教徒弟,多給徒弟機會。
戲班子裡麵的兩個小家夥在後台忙活個不停,天這麼冷就穿著長袖襯衫。
他倆剛接觸這一行,除了打雜啥也乾不了。
秦母看兩人可憐,特意包了二十塊錢的紅包,讓兩人能去邊上買點兒吃的。
黃爺這邊的臨時小賣部生意好到誇張,聽他說,一天的生意頂平時半個月的。
從早上八點到晚上五點,中間喘口氣都得盯著點攤子。
就連修補臉盆的阿爺臉上都掛著笑容,這三天總是能掙個一百多塊,平時可沒這麼多客人。
大舅還在聚精會神的聽著戲,秦大河坐到邊上,抽出黑鬆遞了一根過去。
雖然說是公共場合不能吸煙,但這玩意是露天的,也沒人講究。
點上香煙深吸一口,坐在第一排看著彆人給他表演唱戲,心裡還是蠻爽的。
“好!”
又是一陣掌聲,劉班主他們唱的雖然是傳統戲劇,但實力不俗,深得廣大農民的喜愛。
黃梅戲班子哪怕二十年後,都有挺多人愛聽的,走穴也能掙到錢。
不像某些大劇種,天天研究佶屈聱牙的口音。
黃梅戲深入農村幾十年,了解廣大農民的喜好,自然能傳播開來。
這種傳統的表演方式雖然不得年輕人喜歡,但當年輕人歲數見漲的時候,又會想起這份回憶,跟著哼一句“樹上的鳥兒啊,成雙對~~”
一曲唱罷,上午的表演總算是結束了。
雖然說音響差了一些,雜音比較多,但戲班子唱得好,不少老人都忘了起身了,還沉浸在戲曲當中。
秦大河注意到有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在後台和班主攀談,以為有什麼事兒呢,趕緊過去。
人家大老遠過來唱戲,保證人家的安全還是得做到。
“劉班主,怎麼了?”他皺著眉頭走了過來,看了男人一眼,憨娃兒跟著一起站在後麵。
他們都是人高馬大的,站在這裡就有威懾力。
“東家,這位吳先生想請我們去華龍那邊唱戲,正在談定金的事兒。”劉班主客氣的說道。
“正好,東家給我說說,咱們的價格是不是一天五千塊。”
男人露出詢問的表情,“你好,我姓吳,家裡住在華龍那邊。”
兩人握了握手。
“確實是五千塊一天,定金六千塊,然後每天支付三千。”
姓吳的聞言點了點頭,想到老娘的要求,頓時蛋疼,要大出血了。
“劉班主,我媽想讓你們去唱五天,價格您看能不能少一些?”他麵帶難色的說道。
這個要求一般的人根本不會談,班子一年能唱一百天戲都算運道好。
價格再不開高點,真的要喝西北風了。
“吳先生,是真少不了,咱們這麼些人,也沒法湊合啊。”班主溫聲細語的說道,“你家是過壽,到時候咱們班子給老壽星做個節目拜壽,算是添頭您看怎麼樣?”
秦大河看沒有自己的事兒,就回去吃飯了,這事兒也不歸自己管,隨他們怎麼談吧。
“娃兒,回去吃飯了,記得幫我把新式蝦籠做出來。”
“好,哥。”
這次倒春寒結束,天氣應當能暖和一些,到時候又得放網了。
那種雨傘型式的蝦網是真好用啊,隨便一卷就是十幾副網。
回去的路上秦母還在討論著戲劇呢。
“榮翔,我記得你十五歲的時候,還偷摸去人家戲班子後麵看人換衣服來著。”
“策,大姐,這個彆說啊。”大舅立馬急了,這都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說他乾嘛。
“哈哈,就是想起來了,你小時候也皮的很。”秦母拍了拍老弟的肩膀,“深圳那邊忙就早點回去,明天讓大河送你去機場。”
娘家能來人她心裡已經很高興,哪能耽誤做事啊。
“就這樣,聽大姐的,等下半年要是有空的話,姐去深圳那邊看看你。”
大舅點了點頭,深圳那邊確實在忙,還要篩選各種數據和消息,股市投資可不是開玩笑的。
“不用大河送我,到鎮上坐車轉車就行。”
“我正好要給金陵那邊送餌料呢,送大舅很順路的。”秦大河笑著說道。
今年暖和的早,已經有不少地方能釣到大魚了。
最典型的就是湖北那邊,開了春就有人釣上來鰱鱅,簡直離譜。
那邊也在催餌料,開過年還沒給人發過貨,都快斷貨了。
......
下午,一家人去聽戲的時候,秦大河順便問了,人家戲班子又接到了華龍那邊的活兒。
兩個班主喜氣洋洋的,開過春就能趕兩個場子,又是一個肥年啊。
戲台上唱著《梁祝》,秦母饒有興趣的聽著,懷裡的青瓷炯炯有神的看著彆人表演。
時不時回頭,“呃呃”兩下,小家夥對這種人多的場合很是喜歡。
場基上麵的小孩兒越聚越多了,這些小孩兒聽戲聽的一知半解的,主要是為了要錢買吃的,散場的時候還能撿到錢。
現金社會,這麼多人聚集,丟錢太正常了,阿豪他們都成群結隊的遊蕩,偶爾撿到幾毛錢大呼小叫的。
村長他們也到處盯著,昨天還抓了個小偷。
不過嘛,在農村當扒手真是的考驗身體素質。
農村不是城市,抓到了先揍一頓再說,也沒移交派出所,問清楚了是哪個村子的,讓村乾部過來領人。
這可比被抓進去還難受,在村子裡抬不起來頭不說,甚至人家村乾部都恨上了。
好端端去聽戲就行,小偷小摸的,搞得他們都沒臉。
“媽,我去一趟鎮上。”下午聽了一會兒,秦大河覺得沒什麼意思,就準備去鎮上辦個營業執照。
“去吧,看賣鹵鴨子的有沒有出攤,買點鹵菜回來。”秦母頭都不回的說道。
“哦。”
回到把材料準備了一下,昨晚已經寫好了的,村裡的證明也打好了。
開上車子直奔鎮上,秦大河也不著急拿證,把材料遞過去後又開始填寫表格。
反正有沒有營業執照都不影響他做生意,隻管往外賣就是。
現在這個體量,連報稅的資格都沒有。
國家級貧困縣,稅收政策可不是一般的好。
一直忙活到四點半才弄好,接下來就是等通知了,什麼時候弄好了再來拿。
不過餌料的外包裝需要改變一下,回到家裡就開始設計幾款餌料的包裝,把開餌的水比等等各種信息直接印製在袋子上麵。
先前都是用貼紙貼上去的,成本高還麻煩,現在都正規軍了,肯定不一樣。
商品餌直接取名“大河-通用一號”,後續會對商品餌不斷升級。
還有“大河-秘製螺肉”,以及各種發酵玉米。
老譚、果酸、果味玉米可以在不同的季節釣不同的魚,去年賣了三百來斤,今年還不知道什麼情況呢。
釣魚市場是真小啊,除了鰱鱅餌料特殊一些,用量大以外,其他包括商品餌在內,根本賣不到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