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不用隔著東西貼貼了(1 / 1)

第二天一早,吃了個早飯,秦大河去了二樓。

雖然看保險櫃的老板換人了,但他憑借條子還是成功的拿到了六萬塊錢。

這一趟純利潤幾乎就是這六萬,甚至還搭三千多進去,花銷很是嚇人。

兄弟們每天聚在一起吃喝,還有澡堂子也花錢,可是不少的。

車上,秦大河直接扔了兩捆給憨娃,自家人怎麼算都行。

“回家。”

打響車子,直奔國道。

......

與此同時,一個剛建立的釣魚隊伍千裡迢迢從湖北趕到金陵,找到了老許的漁具店。

一個三十來歲的男人下了車,看了眼漁具店走了進去。

“許老板在不在?”

“有事嗎?”老許打了個哈欠出來。“我就是老板”

漁具店開門都早,因為釣魚佬都喜歡趕早口。

“你好,我姓鄧,聽說你們隊伍釣到200斤青魚,特意上門來請教的。”男人客氣的說道。

“哈哈,彆那麼客氣,先坐下。”老許轉頭喊了一聲,“阿妹,給客人泡茶。”

“來啦。”

雙方坐下之後,男人道明來意,他想要了解釣大青魚的餌料、窩料等等。

也沒白白上門,還拎了兩條香煙。

“煙你拿回去自己抽吧。”老許擺擺手,哪能要人家的煙哦。

“我們是螺螄窩,養了七八天才釣上來的,餌料就是大油螞蚱。”老許笑著說道,“正好我們今天不釣了,你要是守的話去用我們的釣點剛剛好。”

“你們不釣了?”男人皺著眉頭,“那個大河老師呢?”

“他啊,估計都回家了。”

.......

十一點,兄弟倆才到家,憨娃兒趕緊回去看自己老婆。

“兒砸,閨女兒,老婆!”剛進門,對著娘兒仨就是一頓親。

“去去去,釣了這麼久的魚才想到我們,還吃烤全羊。”豔豔沒好氣的掐了他一下。

狗男人,出門釣魚還不忘打電話饞她。

“哈哈,這不是賺錢嘛。”隨手扔下四捆現金,一把摟起女兒猛猛稀罕了一下。

“魚驚石賣了六萬,娃兒分了兩萬。”

豔豔看到錢眼睛都眯起來了,起身去把現金收好。

“閨女兒,爸厲害不,每次出門都掙大錢。”他樂嗬的顛了顛女兒,笑的極為燦爛。

邊上的兒子不乾了,“呃呃呃”叫個不停,被隨手撈了起來。

“家裡沒什麼事吧?”坐在床邊,兩個小家夥在懷裡極為乖巧。

“沒有,阿爸在家呢。”豔豔上前嗅了嗅,狐疑的問道,“怎麼身上這麼香?有女人給你洗衣服?”

自家男人她肯定了解,能用水搓兩下都算愛乾淨了。

“嘁,我在澡堂子有人幫忙洗的好吧,三百塊一天呢。”

“還敢懷疑我外麵有人,看我怎麼對付你。”說著,他抱著兒子女兒就出門了。

“乾嘛去啊?”豔豔連忙起身跟上,狗男人就喜歡作弄人,不曉得要乾嘛她心裡慌慌的。

“媽,看會兒寶寶,我要收拾收拾豔豔。”

“......”豔豔臉紅的要滴血一樣,原本跨出去的腳都收了回來。

男人在外許久才回家,立刻就要收拾老婆,是個人都知道咋回事。

“我來,你去忙吧。”秦母笑嗬嗬的接過孫子,都是過來人哪有不知道的。

“中午遲點兒吃飯啊。”

說罷,抱著兩個孫孫去堂屋玩了,家裡四小隻都跟了上去,它們可喜歡湊到小家夥邊上玩。

“走走,上樓,彆把床弄臟了。”說著,他拉著人往上走。

豔豔又是羞憤又是期待的跟了上去,這次貼貼可以不用隔東西的。

.....

從十一點開始,一直到一點鐘,兩人神清氣爽的走了下來。

小丫頭臉上紅撲撲的,背後的小手死死抓著男人的衣服,羞的。

阿媽她們肯定知道剛剛去樓上乾啥了,狗男人也不看著點場合,晚上不行嘛,哼!

秦大河吹著口哨,到前屋直接喊老娘端飯菜。

“媽,我爸呢?”

“今天餌料怎麼不生產了,我手上還有兩單沒交付呢。”

現在餌料這麼賺錢,哪裡能停下來哦。

“你爸開船去拉麥麩了,這玩意現在都沒人種,不好收呢。”端上鹵鴨子和紅燒豬蹄,還有芋蒿鹹肉絲。

大家開始吃飯。

“下午還有一萬五千斤的雪花粉送過來,你記得給倉庫收拾一下。”

盛了滿滿一大碗飯開始吃,剛剛消耗有點大啊。

兩個崽崽也被伺候著喝奶,這次終於是斷母乳了,不過喝奶的時候還盯著豔豔的胸口。

吃飯的時候,秦大河還把自己在金陵的見聞說了一遍。

和巨物搏鬥,在網上出名等等。

聽到他還被電視台采訪,家裡兩個女人彆提多高興了。

“正好咱家能收到金陵的電視台,哪天上電視啊?”老娘喜滋滋吃一塊鴨子。

秦家本身就是金陵人,出了名臉上是真有光哦。

“好像是禮拜五晚上,到時候咱們一起看。”秦大河樂嗬的說道。

到時候牛大春還會幫忙把剪好的視頻刻成光盤給他一份。

他準備把視頻好好保存下來,以後發到網上裝逼用。

二十年後都能驚爆眼球呢,200斤野生巨青可不是誰都能釣到的。

吃完飯秦大河就忙著喂鯽魚去了,還抽空開著小船巡查大湖。

現在的水質已經很不錯了,家裡特意在新屋後麵搭了個水跳,洗衣服直接在大湖裡麵洗。

其他魚還好,鰱鱅崽子死了十幾條,略微有點讓人心疼。

但這是鰱鱅的通病,一到春秋兩季小鰱鱅就容易死,秦大河也沒太好的辦法。

他在金牛湖釣魚的時候就遇到過好幾條半死不活的,在水裡慢慢遊動著,最後大概率也是個死。

其他魚要好很多,起碼沒看到鱖魚苗、青魚苗漂上來。

轉悠一圈,回到家裡的時候秦父已經開船到門口了,正好上前幫忙卸貨。

“多少麥麩?”

“一萬三千斤,今年估計是夠了,這些東西是真不好弄啊。”為了這一萬三千斤,跑了六七個村子。

“哪裡夠哦,我手上還有單子呢。”他笑著說道,“下次我直接去北方訂貨了,讓大卡車運一車過來就是。”

一包麥麩一百五十斤出頭,直接抬到小推車上,然後用推車推到倉庫裡,這裡老娘已經把位置收拾好了。

一船麥麩剛入庫,又是一輛卡車下來,雪花粉到了。

父子倆擦了擦額頭的汗,迎了上去。

“師傅,抽根煙,咱們等會一起下貨。”客氣的遞了一根煙過去。“下到推車上麵就行。”

“哈哈,行。”他們本身就是小作坊,秦大河算是大客戶了,自然不會怠慢。

司機點上香煙開始把貨單拿出來。

還得先過秤,確認了貨單和貨準確無誤,然後簽了字再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