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筏釣(上)(1 / 1)

因為裝備都送到漁具店封存的原因,秦大河手上又沒有東西用了。

鋁合金船也在東江修理廠那邊。

他隻能帶著兩根遠投竿去沙灘那邊玩玩。

其實遠投去深圳灣也行,地方還寬敞一點,但家裡人要吃野生海鮮,去沙灘那邊真空軍了還能和其他釣友買點兒。

利哥這兩天開著衝鋒舟,每天沒叼事就去珊瑚區釣魚,幾乎天天爆護。

惹得其他遠投老都在催他發貨呢。

“你們不跟遊釣船出海啊?”十五號開禁,遊釣船就能出海,就連阿威都找了條船。

沙灘和礁石這邊又是一群釣魚佬聚會,該磯釣的磯釣,該遠投的遠投。

“哪有功夫跑那麼遠哦。”

“就是,在這邊玩玩,還能抽空處理一下家裡的事。”

“我預定了黎家的遊釣船。”水哥得意的說道。

“哈哈,咱們說不定還在一條船上呢。”聽到有人去了同一家釣魚俱樂部,秦大河頓時高興起來。

“看他們怎麼分配吧。”

兩個去黎家釣魚俱樂部的叼毛還是讓不少人羨慕的,人家的船可是出了名的裝備豪華。

就算收費貴,也很少有人虧錢。

“大河,你打電話催催船。”

“行吧。”他撇了撇嘴,坐在釣箱上開始撥打電話。

結果人家馮廠長已經生產好了,就一個鋁合金船殼,調整好衝床造起來很快,廠裡還有那麼多電焊師傅呢。

此時正在測試電機。

這次訂購的是套裝,直接把電機和逆變器、控製器全部裝上。

一方麵是賣給其他釣友,讓他們幫忙測試一下,有沒有什麼改進的地方。

再一個就是打廣告,五條折疊船應該能在深圳釣魚圈子引起一些關注。

“電動舵的話要考慮發熱問題,正在測試極限呢。”

“三十分鐘內合格就行,測試那個沒必要。”

“怎麼了?”馮廠長有點納悶。

“續航啊,現在哪個電池能高速行駛二十分鐘?”

彆說高速行駛二十分鐘了,新電池也就低速行駛二十分鐘。

“也對。”馮廠長頓時反應過來,這特麼是便攜舢板。

誰閒的沒叼事乾裝幾百斤電池上去啊。

“那我現在發貨給你?”

“多少錢一條船,我先轉賬給你。”

“不算開模的話,船殼1700,大量定製能降到1500左右,不過到時候咱們另外算賬。”

“行,電機和電池多少錢,一次送過來吧,這邊的釣友等著要。”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真幾把熱。

邊上幾個釣魚佬眼巴巴的看著他,水哥魚都不釣了,就在這等著。

“電機六百五、電池九百五,電控算我送你的,你讓那幾個釣魚佬把電話給我,廠裡會詢問一下數據。”

“這個好說,你現在叫車送來,我電話轉賬到你銀行卡。”

五條鋁合金船,阿威要一個,水哥一個,還有個老頭兒也要一個。

剩下倆都是利哥的,其他人想要就沒辦法了,誰讓沒提前和他打招呼呢。

“原來是東江船廠的老馮啊,你認識的人還挺多。”水哥笑著說道。

秦大河開始發煙了,自己也點上深吸一口。

“正好認識一個廣船的設計師,搭上線的,早知道水哥認識肯定喊你幫忙。”

“哈哈,好說,回頭我喊老馮一起飲茶。”

水哥和另外那個訂購了折疊船的釣魚佬也沒心思釣魚了,阿威接到電話馬不停蹄的趕過來。

十月開海,現在有了小船還能爽二十天。

等開海之後,漁民成群結隊從近海蔓延到海岸線,十釣八空幾乎成了常態。

沿海漁民下網凶的很,大鵬灣都能圍起來,到時候也就深圳灣公園那裡能玩一下了。

等了兩個來小時,卡車終於是過來了,馮老板親自壓貨。

利哥和阿威也早早的等著,車子一到就幫忙卸貨。

“老馮。”

“哈哈,水哥你也在啊。”馮老板笑嗬嗬的過來打了招呼,錢已經通過電話轉賬轉了過去。

大家也開始組裝自己的船隻,利哥看到小船一陣稀罕。

“回頭給我加急生產幾條,馬上開海了,這玩意當輔助船好使。”

“我也是這麼想的,漁船沒輔助船怎麼行。”

釣魚的用途還是狹隘了一些,價格擺在這裡,隻有一小部分人消費得起。

但漁民為了添置裝備可是不省錢的,鋁合金船不用的時候就收起來,還不會爛,比木製舢板衝鋒舟好用太多。

平時出去放網收網也方便。

“這個你和發馮廠長聯係,正好我專利還沒下來。”秦大河笑著說道,“不過明年我正式售賣,利哥你可得幫個忙。”

“行,到時候我來給你找客戶。”利哥點了點頭。

這會兒都中午了,馮老板送完船,大家互相幫忙推到海裡實驗過後,他就回去了。

“我讓人送飯來了,下午我們一起去珊瑚區那玩玩。”

“哈哈,正好爽爽。”

秦大河也來勁了,打遠投沒什麼意思,還是去筏釣才好玩。

不過他的船被船廠給扣了,後麵要當樣本,根本拿不回來。

正好阿威這邊還有個位置,和阿威說了一聲,兩人等會繼續搭檔著出海。

沒一會兒,一個三輪車滿載著盒飯過來。

“大家湊合吃啊,今天我請客。”

“哈哈,利哥威武。”

眾人嬉笑著各自上前領了一份盒飯,這會兒沙灘上就八個人,磯釣的早就回去了。

利哥既然說請客,盒飯裡麵肯定不帶差的,果然,打開盒飯就看到一隻小青龍和一份白切雞。

養殖小青龍,這一隻也要二十來塊了。

“小青龍是南澳那邊的魚排出品,品質還行,你們湊合吃啊。”

“不輸野生的。”秦大河直接開口誇讚,自己還沒吃過小青龍呢。

本土龍蝦產量一直不高,生猛海鮮都是澳洲龍蝦為主,難得嘗一嘗。

味道確實鮮美,肉質Q彈。

這種帶殼子的其實野生和養殖口感差不多,甚至養殖的更肥一點,也好吃一點。

就像生蠔一樣,蠔田的養殖生蠔比他去礁石上麵用刀撬下來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