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英聽了老人家的話,想去看一看。老人究竟給他們指引什麼出路,可葛大叔他們卻有些不信任。大家心裡都挺著急,一心想著趕緊幫梁紅英把小丁送下山,了卻這樁心事。
在這焦灼的氛圍下,梁紅英並未亂了分寸。她知道,欲速則不達 ,便勸住葛大叔等人,讓大家稍作等待。隨後,她獨自跟著老太太進了屋子。
這屋子十分簡陋,是間茅草房,並且年久失修,屋頂甚至能透進光來。不過,老人住的床鋪很乾淨,被子雖有補丁,卻很整潔。鍋碗瓢盆一應俱全,還有櫥櫃。房子外觀簡陋,內部卻應有儘有,一進屋子,就有一種溫馨感。
老人理解屋外幾人的想法,知道他們不信一個老太太能指出什麼有用的路徑。畢竟眼前就有現成的路,何必多此一舉?
老人把梁紅英叫進來後,自信地說:“以前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那些慌慌張張想逃離鬼子管轄礦區的人,都沒跑掉,最後還是被鬼子抓了回去。我要給你指的,不是一條明麵上的路。之前很多人都從山上的小路逃走,可我覺得凶多吉少。鬼子又不傻,在周圍布置了不少眼線,一旦發現有人逃離,很快就會派兵追擊。我把你們截住,不是因為你們有什麼特彆,而是過去的人我跟他們說,他們都不聽,覺得我這老太太不可信,說的話也沒人當回事。姑娘,你聽我的就對了。”
接著,老人把梁紅英引到床邊,將床鋪往旁邊一推。床鋪底下有個箱子,老人吃力地搬開箱子,一個洞口赫然出現。梁紅英十分吃驚,剛鑽了半天巷道,怎麼又冒出個洞?她不禁納悶,這山裡難道藏著什麼秘密?
老人解釋道:“你可彆小瞧這個洞口,這是我兒子發現的。我們之所以在這兒建房,就是因為這個洞。它能通到山下的村子,是天然形成的。我兒子上山打獵時發現了它,順著一直走,就到了我們的村子。他覺得這洞很寶貴,關鍵時刻能幫人脫離困境,所以就在這兒蓋了房子。”
梁紅英好奇地問:“那你兒子呢?”老人搖了搖頭,神色哀傷:“死了,就死在礦區。”梁紅英同情不已,又問:“是被抓去的嗎?”老太太再次搖頭:“是被騙去的。有人說那兒掙錢多,他就跟著買辦去了,結果上了當。到了那兒不僅不讓回來,還說他欠了一屁股債。”
老人家臉頰不受控製的劃過兩道淚水,接著說:“我一直住在這兒,就盼著有一天兒子能回來。我知道這是空想,他已經走了兩年,但我總抱著一絲希望,有一天他能推開家門,回到我身邊。”
梁紅英聽後,心中酸楚萬千。看著老人悲苦的表情和憂鬱的眼神,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親。見老人傷心,她也忍不住落淚。
兩人在屋裡耽擱了不少時間,屋外的葛大叔焦急地喊道:“快點吧,姑娘!一會兒鬼子該來了!”梁紅英擦了擦眼淚,趕緊跑出去說:“大叔,這兒真有一條通道!你們都來!”說完,便回到屋子。
那個脫下軍裝的小夥子率先衝進老人的茅屋。小丁趴在礦工大哥的背上,附和道:“我相信紅英姐,你們也要相信她。”兩位礦工大哥聽後,也跟著進了茅草屋,葛老頭索然無味,也就跟著進來了。
梁紅英指著地洞說:“看到了嗎?老人說這條通道能讓咱們平安逃離這裡。大家跟我下去,順著通道就能到山腳下她們的村子。”眾人一看,都有些傻眼。剛從巷道裡鑽出來,現在又要鑽地洞,幾個人心裡都有些抵觸,明光大道不走,又要鑽地洞,這是自找什麼苦頭吃不過看梁紅英的態度很堅定,人們也就不好意思反駁他。
梁紅英心裡很清楚,走外麵的確很危險,主要是現在已經天光大亮了,鬼子眼線眾多,隨時可能被發現危及性命,另外他們背著小丁,想快也快不了,這條通道是最佳的選擇。趕緊脫離險境是當務之急。葛大叔等人見梁紅英堅持要從通道走,也隻能跟著。
梁紅英帶頭下洞,頭上戴著礦燈,為大家照明。但一盞礦燈不夠,梁紅英問老大娘:“大娘,您這兒有沒有能照明的東西?”老太太立刻從櫃子裡拿出一個馬燈,遞給小夥子。有了這兩盞燈,在洞裡行走便沒問題了。
梁紅英探身在洞口,見老人生活貧苦,從懷裡摸出幾塊大洋,遞給老人:“大娘,太感謝您了,這點錢您收下。”儘管生活窘迫,老人卻堅決推辭,要把錢塞回給梁紅英。梁紅英說:“大娘我們幫不上你彆的忙。這點錢你要不收,我心裡可不安!”大娘隻好把錢收了,指揮他們趕緊下洞。
下到洞底,梁紅英發現底下的空間不小!”眾人先把小丁送下去,梁紅英接過小丁,背在身上。小丁問:“姐姐,我很重,你背得動嗎?還是讓他們背我吧。”梁紅英說:“讓我換換他們,這一路都是兩位大哥背著,他們累壞了。”
幾個人依次下來,發現身處之地是一個岩洞。洞頂垂落著形態各異的石鐘乳,在燈光的映襯下,宛如一座瑰麗的地下宮殿 。然而,眾人無暇欣賞這美景,一心隻想儘快找到出路。在梁紅英的引領下,大家開始前行!
洞內寬窄不一,但行走還算方便。隻是四周漆黑一片,看不到儘頭,讓人莫名恐慌。葛大爺率先提出疑慮:“要是前麵是死胡同,等咱們折返時,老太太把洞口封了,那不得被困死在這兒?”梁紅英沒有理會,背著小丁,腳步不停。幾個人想替換她背一下,卻被她婉拒了。
又走了一段,眾人驚喜地發現,洞頂有裂隙,透進絲絲天光,空氣也隨之流通起來。就在大家鬆了一口氣時,前方傳來狗叫聲。“難道快到出口了?”小夥子加快腳步,隱約看到前方有光亮。可當眾人趕到時,卻被一堵秸稈牆擋住了去路。小夥子伸手一推,秸稈牆晃動起來,他順勢鑽了過去,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小院子裡。
院子裡雞鳴狗吠,一片祥和。小夥子興奮不已,連忙扒開秸稈,招呼同伴出來。眾人這才看清,小院位於山腳下,處在村子的邊緣位置,村子不小,足有上百戶人家!判斷位置,應該已經到了山的北麵。梁紅英安排大家重新掩好秸稈,準備在此稍作休整。
眾人剛喘口氣,站在院子裡往山坡望去,隻見山腰處晃動著幾麵日本軍旗。顯然,鬼子已經追到半山腰,正在搜捕逃跑的人。大家驚出一身冷汗,要不是聽了老太太的建議,以他們背著傷員的逃跑速度,恐怕早已被追上。
梁紅英憂心忡忡,擔心其他兄弟的安危。她怕有行動慢的,被鬼子追上。若再次被抓,後果不堪設想。
梁紅英見小丁傷勢嚴重,背著他繼續趕路不太現實,便決定在村子裡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她對同行的礦工大哥們說道:“幾位大哥大叔,我打算先安置好小丁,讓他調養幾天。這裡相對安全,你們不必陪著我冒險,儘早找條出路離開吧。”兩位礦工大哥覺得她的話在理,決定幫她找到落腳處後再離開。
幾人走出小院,四處尋找隱蔽的住所。這時,路上走來兩位背著鋤頭的老人。老人看到梁紅英一行,麵露詫異。其中一位大爺直言:“你們是從礦區逃出來的吧?”眾人沒有隱瞞。大爺熱情地招呼道:“快來!我瞧見山上鬼子在搜山,你們來對地方了。雖說這兒歸鬼子管,但我們這裡他們沒辦法。我家有空房,去我那兒躲躲。”
在兩位老人的帶領下,眾人往村子中央走去。一路上,又遇到幾個下地的村民,大家似乎對這種事見怪不怪。很快,一行來到幾間土坯房前。老人推開柵欄,將他們領進屋內。屋內沒人,老人笑著說:“你們運氣好,我這屋子有個隔間,鬼子來了也難發現。”
說著,老人推開靠牆的櫥子,後麵露出一扇小門。打開小門,裡麵彆有洞天,是一間隱蔽的屋子。老人解釋道:“沒辦法,鬼子常來騷擾,我就琢磨出這個辦法,不出屋子也能藏身。”梁紅英對老人的幫助感激不已,將小丁輕輕放在床上,說道:“大爺,我們有傷員,得好好調養。您能不能幫著弄點吃的和喝的?”
大爺爽快地應下:“放心,住在我這兒,吃喝都不愁。”其他幾人見梁紅英安頓妥當,便準備告辭。老人叮囑道:“白天彆走,在這兒待到晚上。雖說這兒離礦區遠,但鬼子說不定會突然來掃蕩。我們村還沒遭過他們大屠殺,其他村子可就沒這麼幸運了,鬼子一來就實行‘三光’政策,燒殺搶掠,民不聊生。”
梁紅英等人聽後,十分好奇為何這個村子能免受鬼子的大肆侵害。大爺解釋道:“鬼子不是善待我們,是拿我們沒辦法。每次來掃蕩,大夥提前藏起來。有的挖地道,有的像我這樣做暗室。村子窮,沒啥可搶的,鬼子找不到人,放幾槍就走了。但這不是長久之計,指不定哪天他們就想出壞招。”
葛老頭不解地問:“山上鬼子在搜查,村裡的人怎麼還敢下地?這不是自找麻煩嗎?”大爺解釋道:“鬼子在山上搜,我們這兒一般沒事。就怕他們直接進村,要是村口站崗的點燃柴草,冒起濃煙,大夥就知道鬼子來了,會趕緊藏起來。而且這附近岩洞多,村民乾活時就找好了藏身地,鬼子根本找不到。”
梁紅英想把他們經過的那條通道告訴大爺,又覺得不該泄露老大娘的秘密,張了張嘴,把話又咽了回去。
大爺忙不迭出去給小丁端來水和吃的。他用簸箕裝著熱氣騰騰的紅薯,還提著暖壺進來。大爺心疼地看著小丁說:“莊戶人家沒啥好東西,先吃點紅薯墊墊肚子。今晚殺兩隻老母雞,給小夥子補補身子。”
話音剛落,外麵突然傳來乒乒乓乓的槍聲。老人神色一緊,迅速衝出院子。梁紅英緊跟其後,隻見村口濃煙滾滾。老人大驚失色:“不好,鬼子進村了,你們快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