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日本女兵(1 / 1)

梁紅英心裡這麼想著,就感覺心跳加快。事情沒有她想象的那麼順利——不僅沒能用巧妙的方法把人救出來,反而讓對方捷足先登,把困住的人弄跑了。唉,最要命的是,那兩位兄弟去哪裡了呢?

她想先勘察周圍地形。圍著川島的大宅子轉了一圈,眼前的情況:這所大宅子與周圍房子有一片隔離帶,高高的圍牆讓人望而卻步。圍牆周圍有導水溝,牆體下方開著幾個孔洞,是院子裡流水向外排出的地方。

從建築風格看,這是典型的中式宅院。作為日軍大佐,川島大概率是強占了這處宅子,而非原本屬於他。好在宅子附近沒有巡邏隊,但轉了一圈後,梁紅英發現:這裡離兵營不遠,過了幾排房子就是兵營與學校的隔離帶。附近可能住著許多軍官,像川島這樣的高級住宅還有幾所,門前都有人把守。即便是中國的大戶人家,也很少有這種規格,就連孫參謀家都沒見有守門人。說明這裡是日軍軍官的聚集區。

直到此時,梁紅英才明白望江鎮那村民為何求助於她——他們確實靠自已做不到。這片區域雖是城市一角,卻是日軍駐紮最密集的地方,想在此製造麻煩談何容易。好在梁紅英鬥誌昂揚,儘管找不到那兩個人讓她有些局促不安,但經過審慎分析,她覺得川島大佐仍是重要突破口。

賓館裡到底有沒有關押黑子他們?梁紅英想進去探個究竟。但如何進入川島家,成了擺在她麵前的難題。觀察發現,大宅門前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交流十分密集。她在不遠處隱蔽觀察,看到院內格局頗為講究:並沒有想象中戒備森嚴,除了門口有三兩個按值班製度守門的人,裡麵顯得挺冷清。遠遠望去,院子中央有個大池塘,池塘裡還有一座小假山,假山上潺潺流水,景致彆致。

經過仔細勘察,梁紅英還是決定用老辦法。雖說圍牆有點高,但周圍既沒有巡邏的,院子裡看上去也沒有警戒,崗哨布置並不嚴密,這給她創造了極大便利。再高的牆也能想辦法克服,不過白天行動肯定不行,必須等到晚上。梁紅英在周圍又轉了幾圈,確認可行後,便打算按計劃行事。為了養精蓄銳等到晚上動手,她想先找地方吃點東西、休息一下。

離這裡不遠有個小飯館,梁紅英走了進去。小夥計立刻過來招待,問她想吃什麼。因心裡有事,梁紅英本想隨便吃點,便說:“把你們店裡拿手的麵,給我來一碗。”小夥計應了一聲,趕緊去準備。不一會兒,一碗熱騰騰的麵就端上了桌。

麵還沒吃,外邊走進來一個老人。他手裡拄著竹棍探路,眼睛是盲的,手裡還端著個破碗,看樣子經常來這裡要吃的。一進門,小夥計就不高興地說:“你怎麼又來了?總不能老在一家要吧,就不能挪挪地方?有本事去日本人那兒要,看他們給不給!”梁紅英一聽就不高興了:老人家這麼大年紀,又有殘疾,施舍一點又何妨?她氣不過,雖說自已這碗飯還沒動,卻端起來走到老人跟前,柔聲說:“我這裡有碗麵還沒吃,您就吃了吧。”說完,她把整碗麵都倒給了老人。老人眼角溢出感激的淚水,一個勁地說:“恩人呐,謝謝你,謝謝你……”說完,他端著碗轉身往外走,竹棍還不停地點著地麵探路。梁紅英看著老人的背影,心頭一陣酸楚:這隻是解決了他一頓飯,像這樣可憐的人還有多少?明天他們又該去哪兒找吃的?

這事兒讓她沒了食欲。小夥計跑過來討好地說:“姑娘你心眼真好,這麼有慈悲心,我也很佩服。可誰家有那麼多錢施舍?以前我們飯館也跟你似的,來者就給吃的,結果門口都堵滿了。我們做的是買賣,總得賺錢吃飯啊。你可彆把我們店當成救濟站,我們老板其實也挺開明,也想幫忙,隻是……”梁紅英聽他說得有幾分道理,雖心裡仍不痛快,卻也沒再說什麼。小夥計問要不要再做一碗麵,梁紅英掏出一塊大洋結賬。一碗麵哪用得了一塊大洋?小夥計從櫃台上拿了紙幣,給她找了錢。

就在這時,外邊突然吵嚷起來。梁紅英好奇,小夥計也探頭往外看。隻見一個由二三十個鬼子組成的巡邏隊正經過這裡。剛才的吵鬨聲,是因為失明老人看不見,不小心碰到了日本人,被一把推開,麵撒了一地,老人也被推倒在街邊,傷心地又哭又罵。這一幕讓梁紅英憤慨到了極點。

當巡邏隊走到店鋪門口時,兩個鬼子走進來盤問:“有沒有生麵孔來這裡?”小夥計趕緊點頭哈腰地說:“沒有沒有,都是附近的熟客。”兩個鬼子瞪了梁紅英一眼,嚴肅地說:“要是有陌生人來吃飯,馬上到軍營門衛處報告!聽到沒有?要是查到有陌生人在你這兒吃飯卻沒上報,就把你的店砸了!”梁紅英一看,說話的這人雖穿著日本軍服,卻不是日本人,而是個漢奸,說不定還是翻譯——不然怎麼能把中文說得這麼溜?她默不作聲,低頭喝著杯中的茶。這夥人又氣勢洶洶地去下一家盤查了。

她趕緊出去扶老人。麵已經沒法吃了,她轉頭對小夥計說:“再做一碗麵,把老人家請回去,讓他在屋裡吃。”老人在梁紅英的攙扶下回到飯館坐下,小夥計雖有些不情願,卻也不敢不聽。梁紅英把剛找零的紙鈔拍在桌上,說:“快去,一碗不夠就做兩碗!”隨後,她起身離開飯館,悄悄跟在了日本巡邏隊後邊。

她低著頭緩步前行,儘量裝成在路上閒逛的樣子,以免引起注意。這夥日本人每進一家店,就恐嚇一番,有時還砸幾樣東西,把老板們嚇得哆哆嗦嗦。她跟著走了一路,也有了收獲:通過鬼子和老板們的交談,得知這些人正在搜查“北山遊擊隊”。她心裡不禁犯嘀咕,是北山遊擊隊最近騷擾了他們,還是孫太太告訴他們“北山遊擊隊”扣留了她和老牛?又或者跟我寫的那張紙條有關?她轉念一想,哪有什麼北山遊擊隊?不過是修鞋店的大哥單槍匹馬罷了。但由此推測,說不定鬼子根本沒抓到黑子和鞋匠大哥?

梁紅英繼續跟著巡邏隊。走到一片開闊地、沒了店鋪時,她摸了摸懷裡的手雷,心想:在這兒扔顆手雷,應該不會傷到無辜百姓。可剛想動手,又覺得不妥,光乾掉幾個鬼子,起不了決定性作用,萬一事情鬨大,反而壞了大事。於是,她強壓下衝動,繼續跟著。

整整跟著鬼子轉了一大圈,直到他們回到軍營附近,梁紅英終於有了一個重要發現!

她發現隊伍裡好像有女兵。起初她沒注意,仔細辨認後才確定,有兩個身背著醫藥包,軍裝與男兵無異,可眉目清秀,分明是女子。這讓她十分驚訝,畢竟是第一次見到女日本兵。她推測,這些背著藥包的女兵或許是負責槍傷救治的醫療隊員。

這時,隊伍已走到川島家門口附近。兩個女兵跟帶頭的嘀咕了幾句,便徑直脫離隊伍,朝川島家走去。到了門口,她們跟守門人打了招呼就直接進去了。梁紅英由此推斷,這兩人恐怕來過不止一次。她們進去做什麼?既是醫務兵,想必是給人診治傷痛。梁紅英決定隱蔽起來,等她們出來。

這一等就是兩個時辰,直到那兩個日本女兵有說有笑地走出來。她們沒直接回兵營,反而朝著梁紅英的方向走來。梁紅英繼續悄悄跟著,隻見她們又進了另一戶人家,離她所在位置不遠,門口也有守衛,估計住的是日本人,甚至可能是軍隊裡的高級官員。

梁紅英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打算等她們再出來時突襲,查清楚她們的目的。又等了許久,直到傍晚,天色黯淡下來,正是動手的好時機,便於隱蔽。她選了個絕佳位置,心想她們從這戶人家出來後,大概率會直接回兵營。果然,沒多久,兩個女兵依舊說說笑笑地走了出來,毫無戒備,徑直進入了梁紅英的埋伏圈。

梁紅英躲在一個胡同口。她知道,若是在大路上襲擊對方,必定會引來旁人注意,這裡相對安全些。她不想直接衝出去攔人,便琢磨出一個辦法:等兩個女兵經過胡同口時,突然大聲呼喊。

“太君!太君!這裡有個日本傷員!”這一嗓子喊得突然,兩個日本女兵猛地嚇了一跳,隨即止住腳步,警惕地觀察四周。“傷員在哪裡?”其中一個膽子較大的女兵站在原地發問,另一個則主動走上前探問情況。

梁紅英伸手朝胡同深處一指,說:“裡邊有個日本兵和人起了爭鬥,現在受傷了,你們要不要去看看?”走過來的女兵正要跟著去,卻被同伴用日語叫住——那個女兵顯然更狡猾,兩人當場激烈爭吵起來。

梁紅英見狀暗叫不妙,擔心計劃落空。沒想到,離開幾步的女兵突然折返,迅速從槍套裡掏出手槍,槍口直指梁紅英,用中文喝道:“走!你帶我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