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十八酒坊(1 / 1)

民國第一俠女 長明不暗 1769 字 22小時前

梁紅英走到了一片中國客商聚集的區域。有這麼一個人,他沒有跟著眾人起哄。從麵相上一看,就是一個實實在在、地地道道的愛國的中國商人。

梁紅英走過去小聲問那位老板:“你以前都是賣誰家的酒?”那老板點點頭,說道:“我都是賣曹家的酒啊,口碑好,味道地道。”梁紅英告訴他:“你賣的酒都是我們曹家相對低檔的酒,不過價錢合理,能被廣大民眾接受。這酒的味道你還記得吧?”那老板說:“我賣了這麼多年,這一聞就知道是不是這種酒。”那客商扭頭對旁邊的同伴說:“是不是老胡?這種酒你能不能用鼻子嗅得出來?”老胡說:“那還用說嗎?我天天賣這種酒,差不了。”

梁紅英感到不解,對他們說:“既然你們這麼忠於曹家的酒,為什麼跑這裡來參加這個訂貨會?直接去我們的酒鋪子訂酒不就得了嗎?”那兩個人搖了搖頭,小聲對梁紅英說:“我們不來不行啊,日本人會給我們搗亂,打砸搶燒,我們扛得住嗎?”梁紅英這才明白,他們這是被逼迫來的,完全沒有自主選擇的餘地。怪不得這些人不敢跑到曹家的酒桌前。梁紅英很生氣,同時她告訴對方,有一種酒摻雜了有害物質,喝著雖然好喝,容易上癮,但是常喝對人的身體傷害性特彆強。這兩個老板很信任梁紅英,點了點頭,小聲說:“我們也有耳聞。這酒很奇怪,要說品味談不上絕佳,為什麼人喝了就上癮呢?我們一直沒敢賣他們的酒。”

梁紅英點點頭,告訴他們:“我們曹家還有一種高檔酒,喝著確實好喝,味道絕佳,但是我們並沒有量產這種酒,隻有少量窖藏。雖然你能從展台上喝到這種酒,但是要想大批購進是沒有的。我發現石太郎的酒和我們家的這種酒一模一樣,一個味道,他們這酒的來曆,就讓人不得不懷疑了。”

頓了頓,梁紅英又說:“就算這酒好喝,顯然他不能給你大批提供。我不知道他從哪個渠道搞到了我們這種酒,我能肯定的是,就算是你們給他們簽了訂單,他們供貨的也不可能,是你們品嘗到的這種酒,而是用其他的酒來代替。”

這兩個客商聽了之後很讚同梁紅英的說法,他們也知道梁紅英是曹家的丫頭,所以肯定地對她說:“你放心姑娘,我們就算是當場不訂你們的酒,回到家我們還是從你們的酒房拿酒賣。但是在當場必須給他們演演戲,畢竟我們要生存下去。”梁紅英一看,和自已猜測的差不多,果然這批沒跟著起哄的人,大多都是向著曹家的,也可見曹家這麼多年積累的人氣還在。尤其是他們這種最親民的酒,已經在老百姓心中打下了烙印,這種味道可以說已經深入骨髓。

她根據自已剛才的觀察和判斷,又和幾個可靠的客商進行了交流,所得到的信息和剛才那個人一樣。看起來支持他們的人的確不少,這就又讓梁紅英擁有了信心和底氣。

曹月紅還在那裡呼呼地喘著粗氣,一臉不服氣、一臉無奈、一臉無助地看著自已展台上冷冷清清的現實。她也沒了剛才的銳氣,很快就低著頭不再說話了。

梁紅英信心滿滿,她聯絡好了一部分客商,也了解了他們的真實想法。接下來,她走到展台上,大聲地朝著台下的人喊道:“各位老板,各位客商,各位先生們!我知道大夥對剛才石太郎先生說的話很是讚賞,我也相信石太郎先生家的酒,那絕對是一頂一的好酒,包括這位藤本先生他家的酒,那也是不得了。從現在訂貨的現況來看,他們的酒似乎是獨占鼇頭,大獲全勝。但是我作為一個中國人,就有點不服氣,他們到底是憑實力贏得了這麼多的客商,還是憑借他們的威懾、他們的權力、他們的強迫獲得了訂單呢?”梁紅英這麼一說,眾人都躁動起來。

有兩個黑衣人跑上台準備把梁紅英拉下去,口裡還不乾不淨地說道:“媽的,哪來的個小丫頭,你怎麼這麼放肆?有你說話的權利嗎?”梁紅英不急不惱,也不跟他們一般見識。她急速地向後退了幾步,然後又大聲地說道:“石太郎先生,這到底是公平的訂貨會,還是彆有用心的訂貨會?這麼多的洋人朋友在這裡,你們把我們邀請來就是要采取這種暴力手段嗎?”她這麼一呼喊,人們又開始相互交流了一番。兩個黑衣人還沒走到梁紅英的跟前,石太郎就大聲地嗬斥道:“等等,讓她把話說完。”

梁紅英繼續說:“要是真公平的話,咱們就應該比一個徹底。誰家的酒都用一樣的瓶子,把瓶底上貼上酒的名號,然後再讓大家品嘗訂貨,看看誰家的酒更能吸引顧客,這才說明誰家的酒更受歡迎。”石太郎一聽,沉思了片刻,一拍桌子說道:“這還不好說嗎?你這個提議我同意,你彆管怎麼比,我家的酒都會絕對勝出。”他對著藤本家那個代表霍先生說道:“霍先生,你家的酒願不願意那麼比一比?”霍先生趕緊站起身來,欠了欠身說:“我家的酒實力擺在這兒,怎麼比也不怕,你就算是不讓他們知道哪瓶酒是我家的,他們也能嘗得出來,那就叫一個地道。”石太郎嗬嗬地笑了起來,說:“你家的酒有底氣,我家的酒也有底氣,咱們大日本帝國的酒都有底氣,就是不知道這幾家中國人的酒有沒有這種底氣了。”柳家、葉家、周家的代表站起身也都同意,其他幾家中國酒也沒意見。

於是,石太郎馬上派人,總共找來了十八個相同的酒瓶子,外觀一模一樣,看不出瑕疵。把這些酒瓶子分彆擺在每一個櫃台上,然後把他們瓶中的酒倒入新瓶子,瓶口封好,又取來紙筆在上麵寫好每一家酒的名字:曹家的酒,就寫上“曹家酒”,貼在瓶底;藤本家的酒,就寫上“藤本酒”;而石太郎家的酒就寫上“石太郎酒”;周家、葉家、柳家也都寫上他們的名號,其他的每一家都寫得清清楚楚,然後擺在桌子上。梁紅英監督了整個過程,每一家都派人做監督,十幾個人圍觀著,沒有任何的差錯。

等十幾瓶酒都裝好之後,梁紅英讓周圍的人把酒的次序打亂。經過一陣操作之後,這些酒重新擺上前麵的一排桌子,十八個瓶子一模一樣,其中的酒到底是誰家的,必須要經過品嘗才能知曉。這麼一操作,石太郎不僅不擔心,反而更加的有自信了,他臉上紅光滿麵,一副必勝的表情。而那位霍先生,不管怎麼弄,都認為藤本的酒肯定會勝出。至於周家、葉家、柳家,他們的代表臉上卻有點複雜,好像沒什麼信心。其他的客商,也是一臉茫然。

梁紅英信心滿滿,下邊的曹月紅看著整個過程,簡直有點說不出來的懵懂。她沒有上前阻止梁紅英,是因為她沒有任何的理由去阻止,她自已也拿不出什麼應對的策略,就算是梁紅英瞎鼓搗,她也不想管。

麵對這麼多的人,各行各業,主要是酒業的精英,梁紅英一點也不怯場,她繼續大聲地向台下宣布:“每一瓶酒都供大家品嘗,可是注意卻不能貪杯,因為酒量有限。你可以通過聞、淺嘗,判斷是不是你需要的這種酒。如果你覺得可以,你就在瓶子前麵的這張紙上寫上自已的姓氏。最後大家都品嘗過了,我們再揭曉答案,到底是誰家的酒更受青睞,諸位客商就會一目了然。之後你們願意訂誰的酒,那是你們的選擇,我一個小丫頭乾預不了,我們曹家的酒也乾預不了。我隻想用這種方法證明一下,在不受任何乾擾的情況下,到底是誰家的酒更受青睞。大夥認為我這種方法可行不可行?”眾人齊口稱讚,沒有不同意的。石太郎他們也歡喜,其他的人也歡喜。

梁紅英暗想,石太郎心裡歡喜,這不奇怪,他家的酒的確是最好喝的酒,因為那就是曹家的上等酒,放到哪裡都是出類拔萃的。但是我已經告訴客商們了,這種酒雖然好喝,但卻不是他們的酒,是他們用不正當手段搞來的酒,隻能讓你品嘗品嘗,大量供貨卻做不到,他沒有,不光他家沒有,曹家這種酒也是數量有限。都是做買賣的商人,和曹家打交道已經這麼多年了,也知道曹家流通的是什麼酒,所以話不用說得太明確,支持曹家酒的老板們心裡也都明白。因此梁紅英這麼宣布之後,皆大歡喜,人們都讚同,誰都覺得自已最終會取勝。

局麵打開之後,馬上就開始鑒定了。首先就是從那些洋人開始,他們從這邊到那邊進行品嘗,然後,幾乎是在同一個瓶子下簽上了他們的姓氏。梁紅英能從內心推測得出,他們一定是簽在了石太郎的瓶子下。雖然誰也不知道那瓶酒屬於誰家的。但是梁紅英清楚,她知道那不是石太郎的勝利,而是曹家上等酒的勝利。隨後該到中國的客商們品鑒瓶中酒了,中國的客商人數要多得多,這一上台,簽哪裡的都有,但是有三個位置簽上名字的最多。梁紅英自已推斷,她家現在在市場上流通的酒、石太郎家的酒、藤本的酒,有可能是獲得最多簽名的。等所有在場的商人都品嘗過之後,該是揭曉答案的時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