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繁花錦簇七(1 / 1)

‘朕知道持正家裡人才濟濟,總不能光想著自家的產業。

朕給他們次機會不成嘛!’

既然已經掌握了一些和陛下的相處之道,王寧遠自然更加放鬆。

‘陛下,臣家裡才多少人,不能老是對著臣使勁不是。

皇商家裡的掌櫃哪個不能獨當一麵!

更何況宮裡的人才更是一抓一把。’

李秉聽到王寧遠這麼說,眉毛一挑。

對於王寧遠這麼快能適應和陛下相處的方式感到高興。

徐儘忠是近臣,確切的說是家臣,不然雍慶帝也不會把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給他。

現在徐儘忠做的事已經超過南鎮府司的職權範圍。

對於王寧遠的說話方式自然是感到驚訝,還忍不住扭頭看向王寧遠。

雍慶帝哼了一聲,‘用你們點人就推三阻四。

宮裡人什麼德行你會不知道?

朕放他們出去辦事還是去收銀子!

這些事能過皇商的手?’

善政成現在的樣子,該知道的都知道了,可現在雍慶帝正需要民心,卻不能掀開這個蓋子放在太陽底下。

‘朕退讓一步如何?’

李秉好樣沒聽到一樣,接著吃自己的菜。

徐儘忠心裡卻是一動,這次他真的認定王寧遠是陛

‘五個育嬰堂主事的由順忠王負責。

持正負責順天府和部分北直隸難民的安置如何?’

還真是打的好算盤,把這麼大一攤子甩手就扔給王寧遠。

‘陛下,臣勉力負責文選司公務以是極致。

如何還有精力負責如此繁忙精細的安置工作。’

雍慶帝哼了一聲,將金色的酒杯往桌上一頓。

嚇的身後的小宦官和伺候的宮女一愣,立馬都跪了下來。

蘇培盛滿臉都是一副不爭氣狗東西的表情,抬腳踢踢跪下的小宦官。

看到蘇培盛一甩拂塵,立馬都悄悄的起來退出偏廳。

‘朕就是想讓你給這些受苦受難的百姓找條長久的活路,愛卿為何推三阻四。

王家現在的油坊和藥鋪的經營方式都是愛卿設計的沒錯吧!

兗州府,徐州府,京城做的好大的買賣,三處養豬場每處都不下五百頭吧。

聽說愛卿在家鄉看中一塊低地。準備挖掘好種藕養魚。

還真是耕讀傳家!’

王寧遠嘴角抽抽,真是不知道反駁。

‘還要朕說嘛,現在愛卿是不是準備拉上東平郡王一起從倭國販賣棉花,鯨油。’

話音剛落,李秉卻站了起來,‘陛下,王家和李家的產業雖然多,卻依然照章納稅。

鄉民的徭役銀也是兩家墊付的。’

雍慶帝冷笑一聲,‘邀買人心,王青天之名在鄒縣越發響亮。’

聽到這話王寧遠哪裡還坐的住。

雍慶帝索性也不坐在那個,邁著方步走到王寧遠身後。

王寧遠趕緊轉身聽訓。

‘愛卿真是愛民如子,丁憂三年收納流民三百餘戶。

鄒縣更是兗州府耕地增加最多的州府,更是本朝的頭一份。

王青天活命之能更是傳到曲阜,連孔家修建府邸都需要請王家工匠。

可有此事!’

王寧遠點點頭,‘確有此事,孔府顏府一次性建三十多座府邸,規劃難度大。

陛下也該知道臣家裡有幾位大匠,最重要的是孔家可以付的起銀子和糧食。

那麼多流民需要口糧,兗州府隻有孔家有這麼多糧食。’

雍慶帝聽完,抬眼看了一眼王寧遠。

‘什麼大匠,采購供應工期不都是出自持正手筆嘛!’

聽到雍慶帝這麼說王寧遠立馬跪下認罪。

孔家畢竟是文壇名義上的領袖,這麼算計孔家傳出去王寧遠就再也彆想做人。

李秉和徐儘忠一副不可思議,順忠王還在那笑眯眯的吃著午飯。

‘行了,起來吧!

愛卿有本事算計孔家那是愛卿的本事。

孔家覺得銀子花的值,朕也不能越主代袍。’

裡外話您都說了,我能怎麼辯駁。

‘動動腦子,給那些百姓找條活路,坐吧。’

王寧遠這才謝過陛下,安穩的坐了下來。

這些破事怎麼想躲就躲不掉呢,煩心。

在喝酒哪裡還有心思評價美酒。

心裡已經開始盤算著在哪給這些人找活路。

現在看著人不多,隻要消息一傳出去立馬能聚起一群求活的可憐人。

放進嘴裡的飯菜也是味同嚼蠟,連陛下和李秉怎麼安排那些犯事的罪囚都沒細聽。

拎著酒壺,抓著酒杯跟在李秉身後出了慈慶宮花園。

‘還愁呢?’

王寧遠左右看看隻有自己和李秉,這才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飲而儘。

‘世叔,幾千人的活路而已,愚還是有法子。

隻是替皇家斂財這鍋真不好背。’

李秉臉帶微笑的看了一眼王寧遠。

‘以前怎麼沒發現你還有好杯中之物的喜好。’

王寧遠踢了一下徽音門的門檻,‘還不是被陛下給逼的。

不喝的眼睛通紅,怎麼好找墊背的。’

李秉嗯了一聲,‘小心點,彆把自己算計進去就行。

看上哪了,說出來。

老夫也給你參謀參謀。’

王寧遠把酒壺裡最後一點酒倒進嘴裡,這才看著金壺嘿嘿一笑。

‘侄子手裡有一個灰泥的方子,在老家已經用小窯燒過,成果相當不錯。

家裡給它起名水泥。

侄子已經給夏尚書透過底,正旦後戶部會和工部商議。

隻要工部督水司實驗成功,各處工地將供不應求。’

李秉聽了一愣,‘還有如此好物,持正是想建一個水泥窯?’

王寧遠搖搖頭,‘王家隻需要兩個小窯就成。

一個供應鄒縣,一個供應遼陽府,也算給北靜王的見麵禮。

侄子看中清河邊的那片海甸。’

李秉眉頭一皺,‘那一片沼澤地要來何用?’

王寧遠嘿嘿一笑,‘那裡除了水泡子,最多的就是黃泥。

黃泥當然是用來燒磚瓦,水泡子挖成湖,乾什麼不行。

就看陛下舍不舍得把宮裡的大匠讓幾個出來。’

李秉聽了一愣,‘水泥還是建房的好材料?’

王寧遠點點頭,‘當然,能治河自然也能建房。

回頭世叔家想重建莊子裡的屋舍,侄子送些水泥過去您用用就都明白了。’

李秉點點頭,一下拉住王寧遠。

‘如此好的東西,你拿來在鄒縣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