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經一點,我是真的有事請教你。”
晚間,軍港旁的大排檔。
陳晨覺得眼前的鄭宇村自己有點陌生。
以前他是一個嚴謹甚至都有點無趣的人,現在整整就來忽悠人那一套。
電視節目上多了,算是養成了職業病。
“我哪不正經了?加金剛砂是肺腑之言,我覺得我們海警要改變模式,接過海軍的近海防衛的任務。”
“那海軍去哪兒?”
“當然是走向深藍了,總噸位好幾百,總不能窩在島鏈裡玩吧?”
“噓,小聲點。”
陳晨也認同鄭宇村的看法,但他不認可鄭宇村發表看法的形式,連忙讓他禁聲。
因為鄭宇村沒穿軍裝,聲音太大容易被老板請到吹牛逼專座去。
況且。
海軍往哪兒走,海警往哪兒走,陳晨覺得自己操心不到。
畢竟他就隻是個提供裝備的。
現在的他滿腦子都想的是自己的小船快跑該往哪裡走。
陳晨催著老板先上了兩碟涼菜,然後打開了一瓶啤酒。
“剛才當著林司令員的麵兒我沒好意思說,我最近盤了個船廠。”
“鬼鬼,陳總你有點富的流油了,船廠這種生意不能說盤吧?應該說收購。”
陳晨風輕雲淡的擺手:“小的,造小艇、漁船的那種。”
鄭宇村深表懷疑,心說你陳晨能小的了?
就算當時盤的是個小廠,過一段時間再看,也必是龐然大物。
“有船廠之後,我們定了個小船快跑的戰略。”
“本質上,是利用電氣技術的更新賦能傳統造船業。”
“造小快靈的小船,來搶占傳統航運市場看不上小線路。”
“但我現在就卡在這兒,戰略有了,實物我沒有畫麵。”
陳晨端起一杯,一飲而儘。
以前好歹有鷹醬,能讓自己摸一摸。
現在鷹醬也是禿的,沒法摸著過河。
全球的電動船產業都在萌芽階段,連個草稿都沒有。
這也許就是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要承擔的風險,實在是沒什麼可借鑒的。
鄭宇村也收起了玩笑的表情,眼神有些空洞。
他能理解大戰略的布局,但也對實際的執行有一些費解。
常識來看,航運這塊總是噸位為王。
誰的船大,誰的運輸成本就低,誰的市場就大。
雖然不是專業人士,但鄭宇村也知道,全球的航運巨頭都是憑借巨輪起家的。
而陳晨要反其道行之,搞小船。
這種反直覺的主意一時半會很難消化。
“關於你說的小船快跑,能再細一些嗎?”鄭宇村想要獲得更多有效信息。
“以目前的電池技術看,能量密度還不足以支撐太大的船和太遠的航線,因此我們想在內河先試點一下。”
“內河?”
陳晨點頭:“不知道你聽過順風的次日達計劃嗎?”
“我知道啊,就是給空軍送裝備那個。”
“瞎幾把說,給空軍送裝備是無心插柳,這個次日達計劃設立的初衷,是以大型貨運無人機負擔中短航線,減少運營成本,並且增加時效的計劃。”
鄭宇村打趣了兩句,隨後一點就通。
次日達的靈魂是雙尾蠍。
比起傳統的貨運飛機,這玩意兒不需要人,也就不需要機組成員,不用考慮執飛頻次。
因此隻要有貨物,這玩意能一直飛,用數量和頻率來提高實效。
經過這幾年的試點,事實也證明無人貨運飛機是中短航線的最優解。
但陳晨覺得不夠:“現在雙尾蠍已經服役好些了,但還是沒有達到衛總想象中那種極致無人化的場景。”
“我懂,你再無人化,雙尾蠍還是需要飛機場來配合。”
“是這個道理,哪怕後來我們推出了一些新的網絡,但也隻是錦上添花,沒有解決根本的痛點。”陳晨點頭。
後來的三體式網絡也算是極致無人化的探索。
起初,他們想用固定翼+旋翼+傾轉翼的模式來解決痛點。
但最後隻解決了空軍的痛點。
順風嘗到了點甜頭,不多。
究其原因,有一個邏輯始終無法逾越。
成本要低,飛機載荷一定得大。
飛機載荷大,就必須要機場,否則無法安全起飛和降落。
“那你剛才說的內河的意思是?”
陳晨用手蘸了一點啤酒,在桌子上開始比劃:“你看昂,這是國土,中間是長江,通航條件出色。”
“它雖然不是完全的地理分界線,但也有分割南北的意思。”
“長江流域的GDP占全國一半,快遞吞吐量也接近一半。”
“也就是說,全國有一半的貨,都是從這條線向南北散發。”
這是基本的地理常識,長三角對於全國工商業的地位不言而喻。
但鄭宇村還是有點摸不到頭腦。
乍聽之下,仿佛還是老生常談的長江航運問題。
問題是快遞業務要的是時效,這恰恰是航運的一大缺陷。
“你搞小船快跑重視長江沒問題,關鍵是你這個要結合順風的業務看,就有些不解渴了。”
陳晨繼續用手指在桌子上比劃。
“所以我想在長江上放幾條船,不為貨運,就為收發貨,當集散中心。”
鄭宇村表情更抽象了:“不為貨運?”
“是啊,船太慢了,指望它做運輸,衛筱得賠死,但船可以當做集散中心。”
“周邊城市的快遞,都拉到港口直接分揀,然後上船。”
“船上都是無人機,就以雙尾蠍為例。”
“從長江出發,南北基本上都是2000公裡以內,恰好航程夠。”
“如果我在江上擺上足夠多的船隻,像地鐵一樣形成班次。”
“無人機的起降就再也不需要機場了。”
說到這兒,鄭宇村心中突然形成了畫麵。
無人機的痛點在機場台上。
但凡使用機場,就必須要掏高額的維護成本,不能做到無限飛。
所以陳晨就想解決機場的問題。
在長江上形成固定的航運班次,像傳送帶一樣來回往複。
南來北往的飛機可以選擇就近目的地的船隻進行起降。
船運是橫向坐標,飛機是縱向坐標。
來回往複,高頻率的起飛降落。
便可以鉤織出一張遍布全國的大網。
一橫一豎,隻要合理的安排班次,還真有點永動機的意思。
現在的快遞,不管多牛逼,多無人化,還是需要快遞集散中心。
不管快遞集散中心在哪裡,怎麼著都會浪費時間,南轅北轍,隻是浪費的距離長短而已。
一旦長江變成機場,變成陳晨所謂的集散中心。
那麼快遞運行的路程中再也沒有任何一段路是多餘的了。
快遞小哥收完快遞,直接從營業部發往江上的航運船進行分揀,然後上不同的飛機。
飛機直達目的地,其中節省的時效可不是一星半點。
以前需要好幾站的路,現在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可不就是快嗎?
鄭宇村的大腦快速的運轉,心情逐漸變得激動了。
“你彆說,你好像真的發明了什麼不得了的玩意。”
“按你這個想法,不止長江一條橫坐標。”
“京杭運河!尤其是海岸線,這倆是縱坐標。”
“理論上這個方案能覆蓋全國絕大多數地區,至少胡煥庸線以南是沒有毛病的。”
陳晨有些不買賬:“我用你吹?這些我都想明白了,關鍵是船,這個船我沒畫麵。”
計劃再好,也得要硬件落實。
陳晨和手下的幾個臥龍鳳雛也討論了幾番,沒什麼能用得上的主意。
所以才想著尋求外援。
不過找到鄭宇村,他算是找對人了。
他思考少許之後開口:“長江的通航情況,3000噸保底的,下遊經濟發達地區三萬噸都可以的。”
“按三萬噸算,操作空間也很大。”
“你下層貨艙用來當分揀中心,中層放升降機和當機庫,甲板用來當機場。”
“設計合理的話,這些東西絕對是可以在一艘船上實現的。”
陳晨有了些希望:“你覺得合理是吧?”
“當然合理了,無人機起飛,對船隻的要求還更低了,我估計甲板有個二三百米就夠了。”
“大小到是其次,主要是起降無人機,技術上……”陳晨欲言又止。
可鄭宇村打開了話匣子:“起落的是無人機,又不是戰鬥機,對船隻的要求相對低,技術沒問題。”
“這方麵我恰好還論證過彆國的情況。”
“原來土雞有一艘船,本來是用來起飛F35的。”
“結果鷹醬翻臉,不給他們飛機了。”
“土雞也是能折騰,就用這艘船起飛無人機了。”
“他們沒有彈射器,用的絞盤。”
“咱也一樣,無人機噸位都小,絞盤夠用的。”
陳晨有點吃著碗裡的望著鍋裡的:“我也想要彈射器。”
鄭宇村白他一眼:“我看你像彈射器。”
他早就猜到了陳晨會是這個反應,但彈射器目前還是太奢侈了。
海軍也剛弄出來沒多久,沒捂熱乎呢。
這玩意兒的技術想要民用,至少也得海警給航母刷上了油漆。
於是鄭宇村隻當是個玩笑,沒再搭理陳晨。
“起飛簡單,降落這塊,我看土雞那個船的方案是用網捕獲無人機。”
“這個恐怕你用不了。”
“你那飛機的噸位還比他們大,你得斟酌一個飛機減速的方案。”
“再剩下的升降機航電啥的,都不是特彆難。”
“我感覺隻要你把飛機減速這塊想通了,造出這種快遞分揀船——”
“——!!”
一言至此。
鄭宇村突然愣住了。
他自己叭叭叭的說的賊開心,都已經開始逐模塊分析了。
就是忘了一點。
神特麼快遞分撿船!
“不對啊!你這玩意兒——!”
“你說著說著……”
“你要造航母?”
陳晨一副我沒有的樣子:“都是你說的,我可沒說我要造航母。”
“話是這麼說,可是我總感覺有一股神秘力量往這個方向引導……”
“噓,有人來了,小聲點。”
陳晨見老板過來,連忙壓低聲音。
老板把菜放在桌子上,大嘴列出一抹笑容。
他也大概聽到了一些倆人聊天的內容。
大排檔的老板見得多了,見怪不怪。
“沒事,你倆可以大聲說,在我這造航母的多了,上個月還有倆人說要給珠穆朗瑪峰按電梯呢。”
老板離去,鄭宇村有點臊得慌。
“他是不是拐著彎的罵咱倆呢?”
“罵你,沒罵我,我一個勁兒的讓你小聲點,你非要喊。”
鄭宇村有些無辜:“我一想到你這個方案,可行性非常高,所以有些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