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張明瑞自己說,還測什麼測?
臨陽精工是自己家的產業,也不是無良的乙方,應該不會騙人。
就算他騙人,又能怎樣?
陳晨給的參數,是按照項目最高標準給的,要求溢出的厲害。
按照他的設想,前期航母配備的飛機是一兩噸重的小卡拉米。
所以攔阻索的強度真不用那麼高。
臨陽精工就算有誇大產品的嫌疑,也不可能太離譜。
總之。
這根鋼索肯定是夠用的,至少不會阻礙船隻的立項和建造。
不過既然小老板交代了,他不敢怠慢,立刻用人脈打了幾個電話。
海軍研究所那邊原則上是不接待此類項目的,好在張明瑞的麵子大,好說歹說安排妥當了。
不過為了避免提前開香檳,引起不必要的爭論,張明瑞申報項目的時候是按照機場阻攔鋼索申報的。
經過三天的等待。
海軍研究院回複人員和設備等待就緒,問張明瑞要不要親自來看一看?
必須要!
張明瑞想都沒想就趕奔首都。
不為彆的。
他就想滋一滋曾經的那幫老戰友。
——————————————
星期三。
中午。
鄭宇村結束了節目錄製,從央廣傳媒的大樓走了出來。
上節目這回事兒,一回生二回熟。
剛開始他確實不太適應,多次要求領導取消這個任務。
但錄著錄著,他的心態就發生了變化。
一來是他個人能力的增加。
他本就是相關專業出身,搞軍事科普的底蘊完全是夠的。
一旦熟悉了鏡頭,消除不適和局促感,鄭宇村還是很強的。
二來,他發現軍事科普節目的戰略性很強。
看似一個話筒,一台攝影機,花不了多少錢。
但有時候卻能發揮幾個億經費都達不到的效果。
上上個月。
他在節目上風輕雲淡普及國內攻擊性無人機的發展,說的都是片湯話,其中還有一些數據是自己瞎編的。
本來就是一起過於先進,無法展示的課題,乾貨不多。
誰知道。
半個月之後,鷹醬的智庫發表了一篇關於東大無人機戰力的報告。
其中就引用了鄭宇村在節目上胡說的東西。
當時鄭宇村就震驚了。
不管節目觀眾信沒信,主要對手先信了。
這不比自己蒙頭在論證處搞所謂的學術研究用處大?
因為這兩點原因,他總能從節目中得到正反饋,因此他也更願意上節目,樂在其中。
上個月中旬,空軍有一個項目急缺人。
領導想調他去南方搞技術,鄭宇村權衡再三還是拒絕了。
因為他覺得自己留在首都的鏡頭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也會更快樂一些。
在路邊的沙縣湊活一口午飯之後,鄭宇村坐地鐵來到了海軍研究院。
因為自己穿著便裝的緣故,在門口保衛處耽擱了一些時間。
進行一番繁複的身份認證之後,鄭宇村如願以償的見到了自己曾經的老領導。
“我就說當初不應該放你走,你看看,現在才多大歲數,跟我一個職位了。”
說話的人叫馮陽。
海軍研究院裝備論證一處處長。
曾經的鄭宇村在他手底下任職,後來被調到了空軍研究院。
出走時是一個普通研究員,歸來時已經是鄭處了。
這種飛升速度,含金量拉滿了。
一看到鄭宇村的這張臉,馮陽就覺得自己錯過了一個億。
“處長你彆這麼說,我出去混得怎麼樣,到您這我還是那個小鄭。”
“哎呦喂,鄭處長你彆惡心我,我不配的。”
馮陽心口不一,嘴上說不配,心裡傲嬌極了。
現在但凡有人問他工作成果,那些航母驅逐艦什麼的閉口不提。
隻說電視上那個軍事專家鄭宇村,是從他們處走出來的。
拋開鄭宇村在電視上影響力不談。
人家手裡也有工作成果。
空軍的好幾個大型無人機項目鄭宇村都參與了論證,出勤率和成功率都高的嚇人。
相比而言,海軍這邊速度就慢很多。
一艘大型艦艇的論證工作漫長而複雜,動不動就十年八年。
要出成果,上領獎台可不容易了。
長籲短歎牢騷間,馮陽親自泡了一杯茶,請鄭宇村坐了下來。
“你怎麼有空到我這兒來一趟?”
“老領導,我是有事兒求你。”
馮陽白手:“你彆整這出,咱倆現在平級,隻能說工作交流。”
“那不行,得道有先後,您永遠是我的老上司。”
“瞧你這客氣勁兒,你說吧。”馮陽端起茶杯,fufu的吹著。
“是這麼個事,咱們現在航母的技術很完善了,蒸汽彈射的也有,電彈的也有,滑躍式直通式,基本上沒什麼技術上的桎梏。”
“那確實。”
馮陽聽著這話就覺得舒服。
十年前剛進單位的時候,遇到其他軍種的同事,他都有點不好意思跟人家一起吹逼。
因為海軍太窮了。
乾啥啥不行,要啥啥沒有。
湊到人家兄弟單位跟前吹吹牛逼,很容易就會被鄙視的對象。
但現在。
滄海桑田。
十年過去了,海軍可以說是各兄弟軍種裡最爭氣的一個。
鷹醬有的,他們有。
鷹醬沒有的,他們也有。
乾了一輩子論證,還不能聽聽彩虹屁?
看著馮陽derhe的表情,鄭宇村尋思這就要上套了。
他步步為營:“所以啊,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學術問題,都是不成熟的,大膽說,咱討論討論。”
“我在想啊,你說有沒有可能,現在咱們海軍的有些技術,能往下放一放?”
“往下?往哪兒?海警啊,你還嫌海警吃的不夠好?”馮陽有些驚訝。
“我是說軍民融合。”
一言至此,馮陽突然注視著鄭宇村。
此時此刻,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句話具象化的。
不得不說。
人家小鄭出去之後坐火箭一般的飛升是有理由的。
最近兩年,上麵一個勁兒的提軍民融合。
大部分人都把那玩意當做文件精神領會,喊喊就得了。
人家鄭宇村不一樣,領會完之後還會思考,思考完之後還會執行,站位確實比彆人高一點。
馮陽認真了一些:“上級的指示我們都領會到了,關鍵是啥呢,關鍵是海軍這塊,他不好融合啊。”
“怎麼說?”鄭宇村裝作不懂。
“你看昂,海軍的技術都是大型化集成化,規模就是個問題。”
“那確實。”
馮陽再次指出:“再一個,你說我們往下放,放什麼技術?航海這塊技術就那麼幾個,通用性不強。”
鄭宇村一副傻白甜的樣子:“電磁彈射呢?”
噗呲!
馮陽吹了老半天的茶水,剛和第一口就噴了出來。
“你喝假酒了把?小鄭!”
“沒有啊,您知道我的,不喝酒。”
“不喝酒你說這種胡話,電彈那玩意兒是能下放的嗎?”
好家夥。
馮陽尋思鄭宇村一蹦正經的說軍民融合,這是要跟他交流大方向的心得。
萬沒想到,他擱著扯貓逼。
電磁彈射技術是海軍手裡的掌上明珠,剛掌握沒幾年。
單方牽扯到這個項目的東西,都是高度保密的。
那幾位科學家更是護國真君一樣的存在。
把電磁彈射軍民融合這種注意,沒喝想不出假酒想不來。
“咱先不說電彈能不能脫密的事情,咱就說這玩意兒…這玩意兒你準備往哪兒融合?”
鄭宇村還是傻白甜似的摸摸腦殼:“航運?”
“瘋了,啥航運能用電磁彈射?怎麼?把集裝箱當電磁炮使?”馮陽完全不能理解。
“我就是想一下麼,上級有這種會議精神,我尋思咱們得執行。”
馮陽毫不留情:“執行你逮著你們空軍執行行不,彆禍害海軍,你們空軍的隱形技術和發動機咋不融合?”
我們融合了……
鄭宇村講這句話憋在了心裡。
無論是隱形技術還是發動機技術,現在融合的可好了。
而且不是向下融合,是企業向上融合。
有一說一,鄭宇村立功的幾個項目,那可都是晨盾出的力。
正因為如此。
鄭宇村今天才會出現在馮陽的辦公室。
他想幫陳晨一個忙。
他提出的那個快遞分揀站的想法,有點搞頭。
但困難也很顯著。
一,彈射。
二,阻攔。
這兩項都有平替的方法,實在不行也能搞。
但平替終究是平替,不如正品。
所以鄭宇村想在老領導這裡碰碰運氣,看看海軍是不是可以技術援助一下,幫幫忙。
不過。
從馮陽一驚一乍的態度來看
電彈這事沒譜。
於是鄭宇村進而向著另一科目進發。
“老領導,我也是突發奇想,咱交流麼,沒有限製。”
“有限製,電彈想都甭想。”
“那阻攔係統呢?這玩意兒也是你們海軍研究院的掌上明珠,這玩意兒能向下融合不?”
聽到這話,馮陽放下了茶杯,上下審視著鄭宇村。
不對勁。
這貨不對勁。
阻攔係統確實是海軍手裡的掌上明珠。
可!
你不能光盯著我們手裡的明珠兼容啊。
這貨一定另有所圖。
“怎麼說?你們空軍也要搞航母?”
“那倒不是。”鄭宇村擺手。
“不是你跟我扯這些?又是電磁彈射,又是阻攔係統的。”馮陽覺得有些好笑。“我尋思海警耍我油漆也就算了,人畢竟是海上的,你們空軍也來?”
鄭宇村掏心窩子解釋:“我跟你實話說了吧,我有個朋友,也是體係內的,但他們是軍民兼容,最近他們想搞一個類航母的項目。”
“類航母?”
“嗯呐,就是丐版的航母,但用在航運領域。”
“我去了……真敢想啊。”
鄭宇村使勁安利道:“其實還是有很多好處的,如果這兩項技術能稍微的向下兼容一下,對於保障民生……”
“你可打住吧!”馮陽立刻舉手。“你說你們空軍有航母我都認了,民企有航母,這叫怎麼個事兒?”
“不是我說你,小鄭,你現在也是戰忽局的一員了。”
“你擱電視上天天忽悠說愛好和平,嘴都禿嚕皮了。”
“私下裡,想著給民企搞航母。”
“你這……你這以後上電視還咋圓?”
戰忽大業,毀於一旦。
關鍵是還會在戰忽核心人員手裡。
馮陽隻覺得離譜。
且不說觀感的問題,他甚至都想象不到這兩種技術應用在航運領域……
該怎麼應用?
一點畫麵都沒有。
但鄭宇村沒有那麼容易認輸,開始給老領導上價值。
“人家那個類航母項目其實很靠譜,一旦搞起來,生產力會大幅度提升,我們乾這些是為了啥,還不就是為了這個?”
“你彆來這套啊,私下聊天還整上開會這套了。”
“我的意思是,人家立意很好,完了企業也有保障,咱就不能幫一幫嗎?”
馮陽眼角一憋,懷疑鄭宇村收了好處:“我算是明白了,你這是純為了那家企業啊,你沒犯紀律吧?”
“沒有,就是站在大局考慮。”
鄭宇村乾淨利落的答複,沒有任何心虛。
他身正不怕影子歪,而且晨盾那邊也是沒有問題的。
彆說是鄭宇村了。
這事兒在往上傳到領導的耳朵裡,估計他們也會主動替陳晨想辦法了。
看到鄭宇村堅定的態度,馮陽態度鬆軟了一些。
“電彈指定是沒戲,但阻攔係統,還有一點……”
“謝謝老領導!”
鄭宇村一看有門,立刻把話說死。
都已經到這個地步了,要啥自行車呢?
阻攔係統能解決,陳晨肯定也會痛哭流涕的感謝自己。
可馮陽擺擺手:“彆急著謝,我說的不是你想象的那種,航母的阻攔係統給你用了。”
“那是……?”
“航母的阻攔係統製定沒戲,想都彆想,但我能給你找點替代的東西。”
說話間。
馮陽轉身從身後的櫃子裡找文件。
一邊找,一邊介紹。
“民企用的話,其實強度不用太高,降級一下也可以。”
“正好,我這有一家其他企業的材料要測試。”
“他們是做機場阻攔索的,要在我這兒測測強度。。”
“我看這個產品的基本參數,粗細長短還是挺適合航母的,強度就算差一點,我估摸也能用。”
“你非要的話,我覺得這個產品可以當做平替。”
鄭宇村有些失望,但總比沒有強:“你覺得強度能符合起降要求嗎?”
“那肯定比不上航母的,但小飛機應該沒問題吧?下午就要測試,你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