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無差彆打擊(1 / 1)

當賈旭召拿到第一手消息的時候,同樣的內容已經在業界如病毒一般的傳播。

所有人當時就震驚了。

這股震蕩波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傳導到了整個車圈。

最終由營銷號和自媒體進行解讀,成功出圈。

【快遞巨頭高調造車,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創二代整頓商界,好賭還是轉型成功?】

【衛筱疑似獲得官方背書,順利取得獨立造車資質!】

【衛筱的生活蔚小理的夢,深扒順風繼承寶林汽車資質的背後博弈!】

相比之前熱錢進場的無腦吹捧,這一次的市場明顯謹慎了很多,連最容易高潮的自媒體,通稿也都是問號結尾。

大家對普遍對順風入場持懷疑態度。

也就是因為順風取得了獨立拍照這件事有點東西,讓輿論看到了一些認真的態度。

否則。

沒人會覺得這是一步好棋。

原因無他。

存量內卷+市場下滑。

順風在似乎有一點鼻涕到嘴裡了才知道甩了的意思。

太滯後了。

這個時候入場,湯都喝不到。

造車邏輯本來就不強的前提下,還有一些友商恐慌式的黑稿攻擊,形成了一種衛筱必敗的定式思維。

說順風屬於是壞人絞儘心機不如蠢人靈機一動。

因為這些原因,順風的股價像是心臟病人的心旅途一樣,上躥下跳。

由於股價和輿論的關係。

順風集團內部也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反對造車的人和強烈反對造車的人。

衛筱的背後除了陳晨之外,空空如也。

即便是這樣,她還是用鐵腕貫徹了自己的戰略。

半個月之後。

風盾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錢江注冊成立,由衛筱出任法人,董事長兼CEO。

沈欣出任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宋傑任高級副總裁、總乾部部長。

曹子華任工業總設、首席技術顧問。

高朗任供應鏈總經理。

蘇雪鬆任AI技術部經理,人工智能戰略委員會主席。

蔣坤任營銷部總監,市場部副總經理。

看著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陣容出席集團成立後的首次戰略會議,衛筱躊躇滿誌的端起紅酒杯,儀式感拉滿了。

“從今天起,風盾汽車的核心架構就此成立,我提議為此乾一杯。”

“乾——乾——杯—乾杯—杯!”

衛筱聽著雜亂的回應,氣泄了一半:“能不能齊一點,誓師大會給我整稀碎。”

宋傑眼見大家也都不是外人,說話賊垮:“小老板,風盾這個名字沒得商量了嗎?”

“難道不好嗎?”

“我感覺很一般,叫晨風都感覺比風盾好,聽著不像車企的名兒。。”

宋傑是有商業嗅覺的。

永遠不要低估一些人的下限。

名字起的不好,很容易造成一輩子的困擾。

尤其是汽車行業,BYD的慘痛教訓曆曆在目,改了幾次logo才徹底擺脫之前抄襲的陰影。

可衛筱有自己的堅決:“風代表順風,盾代表晨盾。”

宋傑立刻插嘴:“合在一起代表忍術——風遁螺旋手裡劍。”

“那怎麼辦?畢竟是順風和晨盾攜手,要體現我們各自的特點。”

“起名攜手管啥用,您倒是在技術方麵下下手啊。”

宋傑沒敢出聲,隻是小聲蛐蛐,同時看向了會議桌另一頭的陳晨。

非要造車,咱也攔不住。

造就造了吧。

非要叫風盾,也行,起碼能體現出合作的性質。

關鍵是您彆整表麵功夫哇。

看名字兩家企業攜手了。

可是看高管名單,陳晨的名字甚至都沒有寫進去。

其他人也不理解這一點,不知道小老板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晨盾的幾位乾將都在權力架構中占據的著重要的地位。

唯獨靈魂陳晨,什麼職務都沒有。

宋傑猶豫再三,發問道:“陳總呢?陳總在我們這次項目中大概是什麼位置。”

“陳總任風盾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觀察官。”

“???”

所有人瞪大眼睛。

首席觀察官?

什麼鬼?

意思是他不參與這個項目?

鬨呢!

本來大家的情緒不高,聽到陳晨不參與造車,情緒立刻低到了極點。

陳晨倒是很坦然,出言替衛筱解圍。

“這是我自己的想法,造車是衛總的宏偉戰略,理應由她領銜,我隻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

“那你至少當個副總裁吧?”宋傑苦勸。

“我當什麼都不重要。”陳晨一副深藏功與名的意思。

他沒有撒謊。

衛筱確實想讓他出任副總裁來著。

但陳晨拒絕了。

洋娃娃拿不準陳狗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她也欣然接受了。

PTSD不是開玩笑的。

陳晨不想深度參與,正正好。

隻要他手下這些臥龍鳳雛在就激活了。

技術、供應鏈、營銷人才都在,能夠提供必要的生產力。

至於陳狗,他在不在名單中,並不影響。

需要的他的時候,衛筱仍然可以白嫖,還能確保陳狗不作妖。

如果造出來的車子再被刷一次油漆,那真是生命不可承受之痛了。

“聽見了吧,陳總的覺悟很高,不過這也並不意味陳總當甩手掌櫃。”衛筱朝著陳晨的方向眨巴眼。

陳晨立刻秒懂:“是的,誰任什麼職務,公司叫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來的步伐。”

隨著話音落下,坐在第二順位的沈欣抬起站了起來。

造車這件事,雖千萬人,衛筱往矣。

既然不能反抗,那就隻有享受了。

作為下屬,他們沒有拍板的權力,隻能全力配合。

過去這半個月,沈欣一直在調動資源,做出了一個初步的市場和產品方案。

她將ppt投影到屏幕上,逐步講解。

“托陳總的福,我們已經順利拿到了造車資質,前置問題基本解決。”

“現在我們的主要問題,是產品和市場的定位。”

“這二者相輔相成,因此我將綜合展開。”

“首先,產品。”

“晨盾的第一輛車,定位是家用B級車,對標競品是BBA。”

高朗突然舉手:“對不起,我打斷一下,為什麼對標選手是油車?”

沈欣點點頭,似乎預測到了這種質疑,遊刃有餘。

“因為我們製定了搶占油車市場的戰略。”

“作為一個新如局的選手,正麵和MD3這些競爭,多少有些乏力。”

“所以我們想搶占燃油B級車的市場來站穩腳跟很。”

“這是小老板的巧思。”

衛筱靠在椅子上點點頭,一副功與過一力承擔的樣子。

這一次她不是甩手掌櫃,是設計師,是領路人。

所以在戰略上全權把握。

MD3、P7這些對手太過強硬。

硬碰硬碰不了一點,那就找爺爺輩的BBA一起玩。

隻要能擠壓出他們百分之十的銷量,就可以讓風盾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所有人聽完沈欣的解釋,都覺得有道理。

但並沒有表態,目光齊刷刷的看向陳總。

“我同意,考慮的很周全,現在燃油車隻有一口氣,殺人做不到,拔管的能力我們是有的。”

衛筱聽到陳晨的認可,嘴嘴角不自覺的上揚,心說陳狗今天糖吃多了,小嘴像是抹了蜜一樣。

沈欣繼續道。

“基於這種市場定位,我們的產品大致就有了雛形。”

“三電由晨盾提供,目標續航600公裡,動力和機械素質至少要在行業平均水平。”

“智駕係統由蘇雪鬆負責,至少要做到L2級彆的天花板。”

“底盤架構有曹總監負責,利用晨盾現有的智能工廠做依托,使用一體化押注和高度無人化,儘量壓縮成本。”

“除去這些硬科技之外,剩下內飾以及其他細枝末節,我們將采取采購模式。”

“按照以下方案合算,前期我們每輛車的車本大概在28萬左右。”

!!

聽到沈欣的展望,所有人突然眼前一亮。

這個數字很嚇人。

30萬的車子,成本在28萬。

每輛車還能賺2萬。

假的吧。

雖然他們是外行創業,但市場的基本情況大家還是有了解的。

這個行業虧損是常態。

哪怕是龍頭,賣一輛車,虧三五萬是正常操作。

他們作為新手,第一輛車就賺錢,有點不太現實。

於是蔣坤舉手道:“沈總,這個成本核算您有把握嗎?”

“有的,我的數字還是保守預計。”

“那就不對了,彆人造車嘎嘎虧錢,我們造車怎麼還賺錢了?”

衛筱站了起來:“我不懂彆人,但我們算下來,就是賺錢的。”

“剛才沈姐說的,大部分都是晨盾自有技術,成本花費不高。”

“就拿三電來說,電池電機我們用晨盾現成的,600公裡續航妥妥的。”

“甚至不用晨盾獨立研發,直接拿來主義。”

“僅僅這一點,我們就比其他人少走了很多彎路。”

無人機本就是電動車行業的技術外溢,高一個層級。

有了晨盾這個無人機巨頭,衛筱都難以想象自己造車的絲滑程度。

普通的磷酸鐵鋰電池,完全可以把工業級無人機上的卸下來適配。

電驅係統有晨盾自研的高效油冷扁線電機,性能甚至比競品還強一些。

IGBT、毫米波雷達這些關鍵零部件晨盾也有技術或者供應商儲備。

唯一確實的,也就是真皮座椅、音響這些室內裝修了。

恰恰這些事最便宜,難度最低的部件。

大部分部件都能用現成的,成本可不就是低嗎?

當衛筱第一次核算出這個數字之後,她知道這把穩了。

這還僅僅是按照收批次車子的成本核算的。

她都不敢想,將來產品投放市場,刺激流水線規模,到時候成本會低到什麼地方去?

就在大家猶疑的時候。

陳晨也開口證實了這個數字的真實性。

“如果按照剛才所說的計劃,確實能做到第一輛車就盈利。”

衛筱喜出望外:“你是不是被誰上身了?竟然不和我對著乾?”

“但……”陳晨話鋒一轉。“我覺得這個方案太平庸。”

“???”

“既然要造車,拿無人機的剩餘零部件去攢車,產品沒什麼競爭力。”

“倒不如為風盾重開一條產品線。”

“首先,三電方麵,晨盾的動力實驗室有半固態的方案,可以一試。”

“電驅方麵,晨風有軸向磁通電機的思路,體積減少50%,扭矩密度提升30%,是最優選擇。”

“至於IGBT、毫米波雷達這些部件,啟光那邊也有相應的實驗室項目,比如集成薄膜铌酸鋰光子毫米波雷達,這是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光子雷達。”

“…………”

“你等等!”衛筱突然打斷。“果然還是你,又給我畫餅?”

死去的回憶再度開始襲擊洋娃娃。

這一幕太熟悉了。

她仿佛在之前經曆過無數次。

用市麵上最先進的技術,來饞自己,騙自己打錢。

這套東西衛筱不是沒有研究過,確實很先進。

但!

這都是驗室技術。

邏輯上沒問題,可從沒有應用過。

“你讓我全用最新的技術,意味著要新開研發線和生產線,成本不得比我怕血壓還高?”

陳晨早就算過賬了:“還行吧,大概每輛車虧三萬。”

“我真不懂,你怎麼能把虧三萬說的如此風輕雲淡?”

好家夥。

如果我沒記錯,晨盾也是合夥人,也占股。

虧得不是你的錢?

脆弱的衛筱再也經受不起項目的虧損了。

所以她才製定了一套成熟的供應方案,完全的拿來主義。

如果奔著虧錢去,我還折騰這些乾嘛?

可陳晨0幀起手開始畫餅。

“先不說錢的事兒。”

“如果按照我這套方案,你將獲得一輛車子。”

“整體峰值功率保守在1500馬力。”

“500kw以上的超高功率。”

“單台性能秒殺V8。”

“軍用級的傳感器精度和航空級的控製係統。”

“這種車子下線,BBA大概率是無法招架的。”

衛筱還沒開始嚼這張餅,曹子華倒是先吃飽了。

好家夥。

如果這一套技術能量產,那大概就是自己的夢中汽車了。

動力秒殺V8,續航不虛油車。

傳感和智駕甚至比現在晨盾的無人機還要先進。

BBA何德何能成為這種車的對手?

“小老板,你這不是要乾死燃油車,你這是在汽車工業裡地爆天星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