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價格被打下來了(1 / 1)

“狗剩先生,這個方案遠遠沒有達到我的預期。”

大洋彼岸,洛聖都。

MBIB總部。

毛雲的麵前放著一份經過多番打磨的文件,內容是關於Air3Benz智能架構方案。

他覺得是一坨屎。

原因無他,這裡的汽車產業太落後了。

當毛雲提出讓技術部門確定智駕方案之後,技術人員能夠想到的最先進的事,就是在車裡塞進一塊大連屏,就像把IPAD搞進車裡一樣。

有沒有搞錯?

這都什麼年代了,智能駕駛還停留在這種層麵。

要知道。

他們做的可是飛行汽車,不是普通的汽車。

就技術部拿上來的這個方案,還不如國內那些新勢力車企的方案頂。

毛雲罕見的動怒。

“我要的是用於飛行汽車的智能架構。”

“不說L4、L5,至少L3級彆要夠得到。”

“可是你們這個方案,除了一個屏幕程序之外,我什麼也看不到。”

理查德也有自己的苦衷。

“老板,其實飛行方麵我們沒有太大問題,除了起飛和降落,我們完全可以做到L4級彆。”

“但關鍵在路麵上。”

“道路交通涉及的數據要點太多,對於智能係統的要求太高了。”

講真,飛行汽車的大部分技術都難。

唯獨在智能駕控方麵,是比較簡單的。

因為飛機這玩意兒天生自帶自動駕駛,後續又經過無人機企業改良,完全可以在做到拿來就用的水準。

畢竟天空是一片坦途,沒有闖紅燈的行人和亂竄的電動車。

但!

飛行汽車終歸是要落在地麵上的。

任何搞飛行汽車的人,都無法回避和電動汽車一樣的難題。

道路交通可是要複雜成千上萬倍的。

對於智能模型和算力要求太高,沒法一蹴而就。

彆說大洋彼岸了,就算是毛雲的故鄉,也沒有哪個車企敢打包票說我就是L4、L5!

毛雲在屋內踱步,逐漸歸於理智。

這一次項目的重點,是要快速落地。

先拿出產品,然後才能穩穩的站住腳跟。

因此像這類棘手的問題,如果無法解決,就隻有繞開。

想到這裡,他妥協道。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這套方案的智能駕駛部分可以保留,但要做一些修改。”

“至少要和東大國產電動車的水平看齊。”

理查德覺得任務很艱巨。

東大的電動車是什麼水平?

全國保有量幾千萬台。

那邊的車企都是在血雨腥風中廝殺出來的,都是真刀真槍的能力。

但理查德的覺得老板已經讓步了,自己不能得寸進尺。

雖然困難,他也隻能硬著頭皮點頭。

“但!”

“智能座艙絕不能搞成這個樣子!”

“這個交互係統是什麼垃圾東西?”

“純人工智障!”

毛雲的氣如消。

智能駕駛可以妥協,座艙內的交互係統不能妥協了。

理查德提交上來的方案裡交互係統的水平估計比小愛同學還要智障一些。

說是人工智能,其實就是內置了一個搜索引擎。

用戶問什麼,搜索引擎啟動,然後回答。

這種體驗毛雲在國內可經曆過太多次了。

你說‘導航到最近的加油站’

它說‘好的,已幫您導航至最近的美容院’

這種錯誤放在一般的汽車上也就算了,如果放在飛行汽車上,會有讓人有一種時空錯亂的錯覺。

因此。

就算飛行汽車的整體架構不能智能化。

交互係統這個裝樣子的玩意兒必須智能化。

不過以目前的進度看,要想重新研發一個智能交互係統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是時間問題,真的不充裕。

另外就是人手,像理查德這樣的大聰明已經是集團的精英了,分身乏術。

如果外包出去,效果會更差。

“這樣吧,智能交互係統不用自研,找一款成熟的嵌入式模型介入。”

“您是說closeai之類的?”

毛雲點點頭:“目前來看,也隻有他們家的產品算相對智能了。”

colseai也是一家本地企業,和毛雲的辦公地址相差僅僅兩個街區。

他們已經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領域深耕了六年,產品已經發布,十個月便達到了兩億的用戶量。

產品力沒的說。

在茫茫大模型海之中,closeai的產品大有鶴立雞群的意思。

雖然這款模型無法達到完全智能駕駛的要求,但是放在座艙中,回答一下客戶的問題還是綽綽有餘的。

至少比起其他的交互係統,這款模型是真正的推理模型。

而不是進化版的搜索引擎。

理查德覺得這個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他沒有第一時間應和。

“老板,如果真的使用colseai,確實會讓我們的方案上一個台階,但……”

毛雲麵色低沉:“有話直說。”

“closeai的api調用價格太高了,恐怕成本是最大的問題。”

“按照目前公布的價格,確實是高了一些,但我們沒有彆的方案可替代。”

毛雲點點頭,他何嘗不知道closeai在割韭菜。

但,沒辦法。

這就是該死的壟斷。

人家的模型智能化程度最高,所以定價權永遠掌握在他們手裡。

如果要選取嵌入式AI的方案,colseai是最優解。

“我溝通一下,看看是不是拿一個長期的企業級供應合同,壓壓他們的價格。”

“現在嗎?”

“是的。”

“好,我馬上來聯係。”

說完,理查德立刻拿出手機。

由於項目特性的限製,毛雲隻能出此下策。

儘管他知道closeai的性價比不高,也隻能吃啞巴虧。

此刻的他多麼希望這個行業有人能攪一攪局,把api的調用價格打下來。

但。

並不現實。

AI可能是當前最尖端的技術裡層級最高的了,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和研發費用去支撐。

按照目前的行情,他們生成100萬Token的成本約為40刀,每年的研發投入炒10億刀。

到現在,他們這家公司每年還倒虧5億刀。

指望他們價格低下來,非得是整個行業飛升到了一定的底部才行。

由於同在洛聖都,又同樣是科技圈層內的公司。

理查德很快通過投資人找到了closeai高層的聯係方式,並且撥通了電話。

當電話交接到毛雲手中時,聽筒裡並沒有傳出傲慢。

而是一聲親切的“毛先生!您好!”

熱情程度讓毛雲都有些錯覺。

這個圈子裡的人毛雲也都接觸過一些。

天生自帶傲慢與偏見。

尤其是像closeai這樣已經成名的公司,在矽穀名聲大造,拿鼻孔看人應該是正常操作。

素質怎麼會突然這麼高?

“您好。”

“我一直想去拜會您,MBIB是矽穀獨樹一幟的初創公司,今天能接到您的電話是我的榮幸。”

“?”

毛雲聽著電話裡的彩虹屁,極其的不適應。

這是吃了臟東西了?

對方越是禮貌,毛雲越是心裡沒底。

於是他開門見山。

“薩姆先生,我們公司處於業務需要,正在探討在我們的產品中加入嵌入式模型的可能性,您能否派一個團隊過來,我們當麵商討?”

“您是說CA4-tubro嗎?”

“是的,既然要用的話,我們想要最先進的模型。”

“是這樣的,我們正在改進一個新的模型CA4-O,更適合企業級的應用,但這個模型的價格隻有CA4-tubro的十分一。”

一言至此。

電話一端毛雲和理查德都陷入了詭異的沉默當中。

什麼情況?

十分之一!

頭一次見壟斷方自己要求降價的。

關鍵是一點預兆都沒有啊!

之前CA4-tubro的價格很堅挺,因為他們在業界處於壟斷的地位。

就算要降價,至少也是循序漸進。

一下子降下去十倍,理查德甚至都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出現了幻覺。

等到毛雲掛斷電話,理查德迫不急的湊上去問道。

“老板,十分之一的價格?這種斷層式的降價是為什麼?難道是他們的研發有重大進展?”

毛雲眉頭緊鎖:“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為什麼?”

“產品迭代,導致前代產品貶值,降價也不會這麼迅速。”

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之下,新一代產品肯定會比後一代產品便宜。

可現在不是正常的市場環境。

colseai沒有競品,處於壟斷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

即便產品迭代,他們依然會有定價權。

老產品不會降價,新產品的定價會更高。

就像手機一樣,如果沒有其他安卓機競爭,一代的價格隻能會比一代高,而不是永遠維持在一個價位。

理查德有些迷糊了:“那他們為什麼降價?”

“那就隻有一個可能——價格被打下來了!”

想到這兒。

毛雲立刻打開手機,覺得自己一定遺漏了什麼信息。

新聞層麵並沒有新的東西。

反倒是國內的極客群,此時所有人都在討論同一個話題,。

那是一個來自biu站的短視頻,作者叫攻城獅。

《國產大模型殺瘋了,靈樞AI橫空出世!》

……

……

與此同時。

錢江,順風產業園。

“沈姐,你可真是未雨綢繆啊!”

衛筱看著桌子上的供應鏈方案,覺得可靠地不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自從決定造車之後,沈欣就一直在忙碌在各種飯局之上,提前埋下供應鏈的種子。

雖然現在概念車還在實驗室階段,可沈欣是那種戰略性人才。

她知道等到需要的時候再去聯絡供應鏈,什麼菜都甭想趕上。

非得是提前謀劃,優中選優。

一個產品至少搞出五到是個供應鏈備選方案。

提前和他們的負責人聯絡關係,到時候才能掌握主動權。

“汽車的基礎構件,比如三電、車身、車漆這些,晨盾都有足夠的儲備。”

“我能做的就是一些細枝末節了。”

“比如座椅、空調、顯示屏這些邊邊角角。”

衛筱擺擺手:“沒人就不要裝了,你很牛逼了,短時間攢出這個方案。”

沈欣心裡美的一批,嘴還是硬的:“真沒什麼,況且我還有個重大問題沒有解決,想和你商量一下。”

“撒賊?”

“車規芯片。”

衛筱還沒徹底入行前,就一直聽其他企業家念叨這方麵的困境。

當時她隻道是平常。

後來,順風進入了無人機行業。

衛筱對這些困境感觸更深了一些。

但她畢竟不是負責技術的,有陳晨頂著,沒那麼痛。

直到今天,她才算是直麵這個問題。

沈欣彙報道。

“目前低端的車規級芯片,我們可以協調。”

“但按照陳總給出的要求,這次車輛的芯片要求比較高。”

“尤其是算力方麵,要求至少是2000t的算力。”

“目前符合這一要求的,隻有輝達的thor芯片。”

衛筱聽完直搖頭:“我就說不帶他這麼造的!”

知道陳晨能花錢。

但沒想到他能這麼花錢。

陳晨提出的車輛性能架構是跨時代的,因此對於硬件設施的要求也無限拔高。

2000t的算力,直逼一個月前輝達最新發布的行業顛覆式產品。

要用就用最好的。

車規級芯片的選擇很多,即便麵對製裁,也有國產替代可選。

但這隻局限於低端。

高端的選擇不能說沒有,隻能說空空如也。

“咱先彆說製裁了。”

“就算沒有製裁,輝達的芯片現在也是天價。”

“要是真采用這個級彆的芯片,賣一輛車我得虧多少錢?”

衛筱甚至都不敢想。

輝達是什麼公司?

他們所處的行業,比一些違法犯罪大的行業利潤還要爆炸。

鬨呢?

一家公司市值幾萬億美刀,產品可遇不可求。

因為這些年智能大模型的存在,導致對算卡的需求爆量提升。

輝達就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存在。

他們生產的芯片,無論低端高端,隻要有貨就會被搶購一空,定價權完完全全掌握在企業的手裡。

這個時候風盾要用高規格的新品啊,簡直就是自己打車到了緬北園區。

純送!

“輝達現在誰也高攀不起,這種生意我不喜歡做。”衛筱嚴重的抵觸。

“確實,所以這個問題很棘手,要想公平的進行采購,除非等定價權崩塌。”

沈欣隻是合理的推斷。

可衛筱的頭搖的像撥浪鼓似的。

“等輝達的定價權崩塌,還不如等我當鷹醬總統來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