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做的很好,重做吧(1 / 1)

“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自即日起,大物流板塊的業務全部交由沈總處理。”

“本總裁不再過問細節,全身心投入到我們的造車事業當中去!”

洋娃娃在會議室麵對全體高管,慷慨激昂的宣讀著決定。

乾一行愛一行。

衛筱這些天在不斷的反思。

為什麼?

自從十倍返利拿到以來,乾啥啥不行,一次也沒用到過。

除了玄學方麵的原因之外,她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不是親力親為。

之前的所有項目,自己隻掌控全盤,不討論細節,導致在很多方麵都沒能按自己的想法走。

這樣不對。

好歹都是大規模的產業,又都是全新的嘗試。

如果不親力親為,造車事業也很容易出幺蛾子。

因此,苦思冥想之後她提出了這個小妙招。

讓沈欣接管大物流!

作為一個任勞任怨的二把手,沈欣的水平自然是不用多說的。

無論是資曆和威望,都足以挑起大梁。

況且現在集團的業務進入到了穩定期,不用她開拓疆土,隻需要她守成就好。

沈欣本人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決定,有些受寵若驚。

“衛總,我可以嗎?”

衛筱笑道:“可以的,你是我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您的意思是全部事務都由我抉擇嗎?這樣恐怕……”

衛筱能猜到沈欣會猶豫,所以一個勁兒的替她寬心:“沒關係的,業務現在很穩定,細節上的事情你有譜,戰略上的事情如果實在沒譜,也可以來找我,我是卸任,又不是死了。”

沈欣有些失望:“啊?那麼說還是得您做主啊。”

“????”

什麼叫“還”?

衛筱這才知道自己大意了。

沈姐不是怕自己不堪大任,而是怕手腳放的不夠開。

“敢情你早憋著黃袍加身呢,對吧?”

沈欣擺手:“我可沒有,總之我是尊重衛總您的決定的,我一定不辱使命,帶領大物流板塊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台下響起陣陣掌聲。

這讓衛筱心裡有些小落差。

本來想象中的畫麵應該是高管們痛苦流涕挽留自己,甚至有人死柬。

結果這群老六早就憋著揭竿起義了。

其實自從洋娃娃決定造車以來,一門心思撲了上去,大家也能看出她的重心在哪裡。

與其讓小老板兩頭跑,不如讓她專心搞一邊。

沈總能力強,資曆夠,接班衛總也沒什麼問題。

高管們也就沒什麼怨言了。

等到宣讀完決定,衛筱雖然有些失落,但起碼完成了會議的第一項已成,。

她慢慢坐下,讓鄭曉彤將一幅ppt展開。

“這是這些日子風盾汽車攻關的成果。”

“設計部門拿出了一版設計圖的方案,希望我們過目。”

“大家暢所欲言,有什麼說什麼。”

高管們紛紛抬起頭,看向屏幕上的概念圖。

一共十三張。

從全景圖到分視圖再到細節圖,這算是車子第一次具象化展現在大家眼前,甚至連車內的小細節都畫出來了。

內飾、中控、甚至玻璃,都做到了生產圖的級彆。

這些圖是完全按照上次開會的成果製作的。

綜合陳總和衛總對於車輛的憧憬,再結合本公司的量產能力,設計人員將所有部件事無巨細的展現在了大家眼前。

高管們也都讚不絕口,心說看著真舒服。

作為一個新加入的汽車行業新手,能拿出這麼絲滑的設計已經是超預期了。

可是回頭看衛總,她的眉頭並不是很舒展。

“內部設計師是哪位?”

歘!

一個中年人從會議室末端站起來。

他叫龐皓月。

兩個月前才入職風盾汽車,之前在另一家車企任職,資曆十分完美。

可是即便是車圈老油條,來到了風盾汽車,他也懷著敬畏之心。

衛筱造車怎麼樣他不知道。

但是衛筱可是全國無人化的先驅,一個改變了物流行業的女人。

這樣實乾派的領導不能不服。

於是他十分謙卑的自我介紹:“衛總,我是負責內部細節設計的。”

“嗯,上次開會你在嗎?”衛筱麵無表情。

“在的,我全程列席,並且認真聽取了各位領導的建議,努力的貫徹和落實……”

“打住,我怎麼感覺你壓根沒聽上次的會呢?”

衛筱很不滿。

上一次開會的時候,陳晨就整體方案做了細致的闡述。

關乎到外形、零部件和機械結構這些科學層麵的東西。

而衛筱則主要在產品方麵下手,著重強調產品力。

“車輛的結構和性能,由科學決定。”

“但車輛的內部構造和舒適度,由我們來決定。”

“也就是說,我們隻有設身處地的為客戶著想,客戶才能感覺到舒服。”

新來的幾個高管快速的做筆記,而老高管巋然不動,隻是一昧的點頭。

因為他們來的時間夠早,確實能理解衛總的意思。

為客戶著想,並不隻是衛總掛在嘴邊的口號。

而是整個集團身體力行的心跳。

這種話聽起來很有說服力,但想要做,必須經過大量的實踐,有點難度。

因此龐皓月理解的並不透徹,隻能眼巴巴的看向總裁。

衛筱問道:“龐總你開車嗎?”

“開的。”

“你開什麼車?”

“寶馬3係。”

衛筱繼續發問:“你平時用車機還是手機導航?”

龐皓月有些措手不及,但還是認真回答:“我用手機,車機雖然有導航,但我總感覺不方便,而且經常卡。”

“你自己都用手機,你為什麼不給咱們的車子上加手機支架?”

這個問題給龐皓月乾懵逼了。

我以為你要說什麼呢?

結果就這?

前幾次開會的時候口號喊的嗷嗷響。

什麼全智能、全生態之類的。

那不用說,風盾汽車肯定會推出一輛符合當下科技進展的車子。

雷達輔助駕駛這些都不提了。

車子上總得有一個媲美平板的車機吧?

彆說風盾汽車了,其他垃圾品牌都能給車裡加一個運行絲滑的平板。

龐皓月開寶馬不喜歡用車機,那是因為老寶馬的車機真垃圾。

可他也開過其他新能源車,在那些車子上他可從來沒有用過手機。

於是他有些委屈:“衛總,我覺得以我們車子的智能程度,用戶應該用不上手機的吧?”

衛筱避而不答,反而再次發問:“龐總,你結婚了嗎?”

“結了,孩子都上小學了。”

“那麼好,嫂子查你手機嗎?”

過於私人的問題,讓龐皓月有些不知所措,思考半天之後半真半假開口。

“不敢說完全不查,但查的不多。”

衛筱繼續麵無表情:“你想象一下,你開咱的車子,嫂子坐在副駕。”

“這個時候你把手機放在中控儲物平台。”

“你猜一猜,嫂子會不會順手拿起你的手機翻著玩?”

“!!!”

龐皓月當時就震驚了,抬頭看著衛筱,佩服的不行。

有一說一,這個年輕的小女孩拿捏男人的心思太準了。

風盾汽車的售價和定位決定了他們的客戶群體就是三十歲上下這群男性主力軍。

這類客戶普遍都存在類似的困境。

手機放在中控台,容易被查。

不放在中控台,裝牛仔褲的兜裡硌得慌。

如果有一個專門的支架放起來,一切都解決了。

衛筱敲黑板道:“我們當然是要做全智能的車子,車機一定要媲美市麵上的主流旗艦機。”

“但手機支架,必不可少。”

“顧客可以不用,但我們不能沒有。”

“一個支架值幾個錢,但它能給我帶來無數的營銷資源。”

“我們不光得有,還得大張旗鼓的宣傳。”

一言至此,新來的高管像是上了一趟MBA高級培訓班。

好家夥!

全是乾貨!

不但站在客戶角度,完美豐富產品力,而且還能借著這個點進行營銷。

不愧是全網擁有千萬粉絲的網紅,對於用戶的心裡把握可太準了。

手機支架加上去,可能有用,但用出多大沒人能確定。

不過這一點經過宣傳之後,便會深入人心。

那作用可就大了。

彆的不說,肯定會有大聰明站出來發表和龐皓月一樣的提問。

到時候細細一解讀,流量不就有了?

沈欣在一旁看著衛筱人前顯聖,心說小紅書誠不欺我。

前幾天她剛看到上麵說,情侶在一起久了,無論行為方式還是麵相,都會無線趨同。

可不就是嗎?

現在的衛總,儼然是一個小號的陳晨。

這一套手機支架產品力的論斷,像極了陳晨的出商業思路。

本來小老板就有些奇思妙想在的,如果再加上陳晨那套理論,她顯得有些無敵了。

可這,也隻是一個開始。

緊接著她用激光筆指向三視圖的車窗部分。

“負責玻璃的是哪個部門?”

一位工程師站了起來:“是我,第三設計部。”

“車玻璃的材質你們是怎麼考慮的?”

工程師弱弱道:“按照整體設計的慣性延展,以及對行業供應鏈的考量,我們選擇了吸熱型的陶瓷玻璃。”

衛筱癟嘴:“你既然都想到做吸熱了,為什麼不做徹底一點?”

“我們這款玻璃的性能已經很出色的了……”

衛筱有備而來,於是直接打斷:“再出色,用戶拿到手不還得貼膜?”

“拜托你們站在用戶的角度想一想。”

“花三十萬買車了,結果下去之後我還得再掏千把塊錢貼太陽膜,用戶開心嗎?”

“為什麼就不能把防曬膜在出場的時候做好?”

“我做過調查,做雙層的鍍銀玻璃膜實際上也增加不了多少成本。”

“可是這樣,就能讓我們的車子在市場上鶴立雞群,你們想過沒有?”

工程師不語,隻是一昧的記筆記。

他完全能理解衛總的意思——貫徹為用戶著想這一理念。

但他隻看到了第一層。

而沈欣宋傑這些高管還看到了第二層。

一塊鍍銀玻璃,解決防曬問題的同事,又為這輛車提供了營銷的切入點。

大多數產品在設計的時候,隻考慮工業邏輯,並沒有把營銷因素考慮進去。

這就導致營銷部門後期做工作就像解密一樣。

但衛總的路子不一樣,她在設計這一步,就已經把營銷融入進去了。

車玻璃一換,看似是個小進步,卻可以讓她狠狠的吹一波。

由於思路的不同,衛筱肉眼可見的對著一般方案不感冒。

於是不在細究細節,直接否定。

“類似的問題,我能挑出一萬種。”

“這就說明我們在思路上沒有統一,你們還是沒有站在客戶的角度設計產品。”

“打回去重做吧。”

聽到這話,宋傑有些坐不住了:“全部嗎?”

“全部,接替思路錯了,就算答案對了也不行。”

“那外觀設計呢?”宋傑祈禱衛總能給他留點東西。

“外觀我覺得還行,如果能把玻璃這塊保留下來,外觀就延續這個路子,再細化一點。”

聽到這話,宋傑總算長舒一口氣。

小老板的不滿主要集中於內部,也算是最下留情了。

畢竟內部設計改起來並不是很麻煩,也不存在工藝上的桎梏。

但外觀就不一樣了。

牽一發而動全身。

哪怕是蓋一個小小的後視鏡,都有可能引起風阻係數的變化,又得重新來過。

就在這時,陳晨敲門走進了會議室。

“不好意思,來的有些晚了。”

衛筱沒來得及和他打招呼,直指大屏幕。

“不晚,我們第一稿的方案出來了。”

“按照您老說的,所有模塊的預算都拉滿了,最終車子就長這個樣子。”

“內部細節還需打磨,但大概路子已經定了。”

“你怎麼看?”

陳晨抬頭打量著這輛接近轎跑造型的三廂車,覺得有些眼熟,但又想不起在哪裡見過。

因為市麵上所有的新能源車大概都長這個樣子。

扁平的前臉,蛤蟆大燈,再加溜背造型,幾乎是模板了。

不得不數,這套東西經過市場檢驗,是很順眼,跳不出什麼毛病來。

於是陳晨點頭:“我覺得挺好看的。”

“你覺得沒問題的話,關於外觀我們就排版咯?”衛筱長舒一口氣。

“嗯呐,拍板吧,這一版作廢,推倒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