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我心裡有數的,講真不算太貴。”
沈欣看的很開。
公司確實在陽江船廠這個項目上下了大手筆。
不但晨盾分出了項目資金,而且總公司華衛也領投了。
要是整體花費的話,船廠這個項目大概能排到公司的曆史前三。
不過仔細想想,錢扔進去,沒砸出水花來,那才叫貴。
現在這個項目已經以完全體的麵貌展現在了沈欣的眼前,無論是完成度還是實用性,都出類拔萃。
一旦這個項目能順利的落地,讓順風在對物流網進行一次升級。
產生的效益可能會是後快遞時代的巔峰。
曆史前三的投入,換來曆史前三的收益,這不叫貴,這叫做物有所值。
更何況她知道。
但凡自己今天叫一聲貴,一旁的林梟肯定毫不猶豫的買單,屬於有市無價的哪種產品。
事實證明,沈欣揣測的很準確。
林梟沉默許久後突然開口:“貴不貴的,先要看付款人的承受能力對吧?”
沈欣心提到了嗓子眼:“首長玩笑了。”
“我對花錢從來不開玩笑,這個快遞航母,咱們再商量一下?”
林梟算盤珠子如梭一般。
有一說一,這個項目沒有之前那幾個項目炸裂,一出來就讓林梟有想剁手的衝動。
但吸引力還是有的,晨盾出品就沒有孬種。
出色的運載能力,再加一個幼年版的全能ai掌控全局,就算沒有什麼攻擊屬性,也是夠得上軍用標準的。
再不濟,把它當做一艘近海補給船也行啊。
船上裝滿油料和物資,在沿海線和全國大乾流中航行,輻射範圍能覆蓋大半個地圖。
保底是能增強軍隊的補給能力的。
再加上晨盾狗都得配槍的被動屬性,後期讓他們修修改改,增加武器適配程度,至少可以承擔炸彈輪船的角色。
“首長,這個項目是真·民用項目。”
“我請您過來,也是純純的讓您參觀,您就彆瞎這個手了。”
陳晨忍不住發聲,替沈欣挽尊。
“再說了,您要這玩意兒也沒用。”
“當後勤裝備吧,維護費用太高。”
“當武器裝備吧,威力也有限。”
林梟不以為然:“搞裝備你是專業的,打仗我是專業的,這艘船在我看來,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屬性。”
“什麼?”
林梟準備給陳晨上一課:“航母殺手。”
“???”
“眾所周知,航母編隊會配有大量的護衛船隻,想要傷害到航母本體絕非易事。”
“目前行之有效的戰略,有兩種。”
“一是精準突防,二是飽和攻擊。”
“很顯然,你這個快遞航母不具備精準突防的屬性,但飽和攻擊我看還是可以的。”
林梟說的頭頭是道。
時代不同,作為戰區主官身上肩負的使命也發生了變化。
以前沿海戰區的主要任務是維護近海安全,保衛還將。
而現在由淺藍走向深藍,他們的任務是維護自身的海洋利益。
在維護自身海洋利益的過程中,周邊宵小那些驢馬蛋子裝備幾乎都可以忽略,他們唯一的對手隻有鷹醬。
龐大的航母編隊是繞不過的話題。
雖然航母編隊不是鐵板一塊,但打擊起來也有難度。
精準突防不失為一種可取的方法,但實施難度,對裝備水平和部隊戰鬥力都有極高的要求,所以飽和攻擊更對林曉的胃口。
“你這艘船在我看來有三個優點。”
“第一,載彈量巨大,船體自身就是龐大的彈藥庫。”
“第二,攻擊頻次高,無人機起降速率顯然比戰鬥機高出好幾個檔次。”
“第三,維護費用低,雙尾蠍青春版的造價可能還比不上我一顆遠火貴。”
“這三點,就注定讓它具備了飽和攻擊的屬性。”
所謂飽和攻擊,主打量大管飽。
載彈量夠,再加上便宜,就足夠了。
雙尾蠍青春版肚子裡裝滿cl-20炸藥,從近海停錨的航母出發,一分鐘一架,一架就是好幾噸。
航程既是射程,也不需要它返回,隻要夠得著敵方航母就行。
用龐大的數量消耗掉對方的有生防空力量,那麼航母就是案板上的一塊肉。
聽完這話,沈欣急了。
咱也不知道首長是真的在戰略級角度分析,還是為了白嫖而打掩護。
反正他已經把魔爪伸出來了。
關鍵她還沒什麼辦法,說到戰術這塊,她純小白。
於是隻能把目光投向陳晨。
你不是說準備了防狼措施嗎?
狼嘴都張開了,你倒是防啊!
“首長。”陳晨貴人語話遲。“快遞航母真不能用來打擊航母。”
“為什麼?你是不是不想給,你當初可是答應了要給我搞點水上裝備的,你可不能食言。”
林梟今天很硬氣。
因為他早就鋪墊過了,而且給陳晨明確的指派了任務,說戰區需要海上裝備,讓他儘心研發。
林梟也不管陳晨研發沒有,反正快遞航母已經落地了。
看見了,就是我的。
陳晨不急不躁:“不是我不想給,而是彆的裝備更有性價比。”
“什麼?”
陳晨微微一笑:“航母殺手。”
他認識林梟不是一天兩天了,知道他喜歡進貨。
可快遞航母這玩意兒,本來就是給衛筱準備的,也不能次次都讓人家失望。
於是陳晨提早做了準備,給林梟準備了一份小禮物。
“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陽江船廠總工,吳前。”
林梟對眼前真人有印象:“我記得,之前你領先競標過氣墊船項目是吧?”
“沒想到首長還記得我。”吳前受寵若驚。
“當然,很遺憾當時沒能達成合作,不是你的項目不夠出色,而是我們在氣墊船這塊需求不大。”
“理解理解。”
吳前早就把這茬忘得乾淨了。
早期他提出搞氣墊船項目的時候,公司也同意,隻是讓吳前自謀生路。
假如有需求,公司會同意項目量產。
於是吳前第一時間想到了軍方,並且參加了一係列的競標。
隻可惜海軍的發展是指數級彆的增長,對於氣墊船實在不感冒,無情回絕了吳前。
不過現在,看到吳前和陳晨合作,林梟充滿了期待:“所以你倆在一起,應該會給我一些驚喜吧?”
吳前點頭:“是的,經過陳總的指導,我帶攻關組將曾經的氣墊船項目做了大量革新。”
“氣墊船…”
林梟眉頭微皺。
你再怎麼革新,那玩意兒還是氣墊船。
綜合世界局勢再加上軍事裝備進展,氣墊船已經有些慢慢走向淘汰的趨勢了。
除了在兩棲領域有一些用武之地之外,使用環境真不多。
“吳總工,時代在變化,海軍的使命也在變化。”林梟直抒胸臆。“目前我們的任務大多在遠海,並沒有很多的兩棲作戰環境。”
“就算有一點點戰術需要,現有的裝備量其實也飽和了。”
“所以……”
沒等林梟說完,陳晨插嘴:“所以我們做了革新,請移步碼頭,我給你詳細吹一吹。”
不想去,這是林梟的想法。
但架不住陳晨的盛情綁架。
來都來了,看一眼倒是無所謂。
反正快遞航母這個事兒還沒完。
除非你給我拿出一艘空天航母來換,否則你這個快遞航母我高低要插一腳。
來到了碼頭,林梟打量著前方的情況。
彆的不說,就這個廠房的臨時船塢的大小,就讓他大失所望。
這裡頂多也就能容納一個一二十米的項目,和快遞航母的體量差遠了。
在船隻裝備這塊,噸位既是戰鬥力,太小他看不上。
“小陳,我感覺你白費功夫,氣墊船這個賽道,我有其他人選的。”
“您先看看再說,馬上就好!”
話音落下,吳前帶大家走進船塢。
說是船塢,可這裡連水都沒有,隻是一座廠房,更像是機庫。
而眼前的項目,著實讓大家有些摸不到頭腦。
直觀上,它不像是船。
更像是導彈橫著放,或者無人機砍去了翅膀。
“這……這是什麼?”林梟腦海裡有畫麵,可畫麵是糊的。
“氣墊船啊。”陳晨笑道。
“你少來,我活這麼大歲數沒見過氣墊船啊?你這玩意……是不是船都不一定呢。”
也不知道是無人機出了軌,還是導彈劈了腿。
生出一個這玩意兒。
但林梟可以肯定,這玩意兒和任何帶著‘舟’這個偏旁部首的裝備無關。
陳晨答疑解惑:“這個項目在我們內部明明為t1,前身是吳工主導的氣墊船項目。”
“不是,你這玩意怎麼浮起來?”
林梟不理解,但凡是船,一定和浮力有關係。
所以造型儘量會橫向延展,而不會搞成流線型。
t1的構型,一看就是重點考慮了空氣動力學。
陳晨:“浮是能浮的,隻不過我們浮的不是水,是氣。”
“你說人話。”
“其實您知道,我們晨盾在造船這塊是新手。”
“所以我們就一直在研究,有沒有把我們擅長的無人機和造船結合起來。”
“您猜怎麼著?”
“還真有。”
“t1能利用高速時飛行式下方產生的高壓區域形成升力,從而可以實現貼水麵飛行。”
“和氣點船看起來差不多,隻不過t1的速度更快。”
林梟聽完都傻眼了:“差不多?差遠了好嗎?”
不愧是晨盾。
造船,也是無人機的模樣。
晨盾作為首屈一指的軍用級無人機製造商,生產的無人機無非三個特點。
快、大、自殺。
快來自於他們出色的空氣動力學技術積累。
大則來自於物流裝備的基因。
而自殺,則是極高性價比的代表。
萬萬沒想到,陳晨搞造船,也把這三個基因揉進去了。
林梟完全能明白。
所謂的氣墊船,實際上就是地效飛行器。
通過空氣動力學形成在水麵快速飛行的局麵。
某種意義上,這個項目和之前晨盾的所有無人機項目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沒有水麵的摩擦力,航行速度是一般船隻碰不了瓷的,這是快
由於水麵高壓區的存在,能夠托起較重的載重量,這是大。
至於自殺,那是陳晨的看家本領,隻要造價夠低,所以裝備都能自殺。
不過……
地效飛行器也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之所以不被推廣,皮褲套棉褲必定有緣故。
“小陳,你要說你做了個貼水麵飛行的無人機,我就懂了。”林梟並不買賬。“但又沒有一種可能,地效飛行器這個模式有致命缺點?”
“比如?”
“比如適航性。”
陳晨點頭:“確實,由於這玩意兒隻能在海麵上十米範圍內航行,受到風浪影響比較大。”
“但我們通過AI技術的嵌入,解決了耐波性這個問題。”
“現在的t1可以通過毫米波雷達自動識彆地形,從而調整飛行高度。”
“嘶……”林梟眼前一亮。“那隱蔽性呢?”
“還可以吧,啟光超材料那邊對抗腐蝕隱身圖層有研究,所以我們應用在了這個項目上。”
“再加上本來t1就是貼海麵航行,高空雷達的效果有限。”
“所以基本上能悄無聲息的執行任務。”
林梟的目光越來越有神:“航速航程這些呢?”
“航程1200公裡。”
“速度0.65馬赫。”
“最大載重一兩噸,後期還會提升。”
林梟:“……”
想要。
你早這麼說,我早就來了。
還用得著在你那破快遞航母上溜達?
這哪裡是什麼氣墊船?
這就是航母殺手!
在林梟看來,陳晨好像在風輕雲淡間,又開創了一個新的武器類目。
無人機+地效飛行器=無人地效略隱身自殺式武器。
飛得快,載重量大,還長期和海浪雜波混在一起,基本偵測不到,而且專攻下三路。
常規的海上防禦手段,無非是近防導彈。
可誰家的近防導彈能防十米以下的高度,連發射的升空的空間都不夠。
也就是說,這玩意兒隻要飛出去,幾乎無敵。
1200公裡的航程,就算來個往返,也是夠用的。
而如果考慮有去無回的話,等於林梟有了一枚速度奇快還無法防禦的魚雷。
“造價呢?”林梟快成翹嘴了。
“800萬,還有下降的空間。”
林梟沒說話,眼裡隻有渴望。
800萬的話,降不降的不打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