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筱有些驚訝,但不多。
因為自從程劍科技臥薪嘗膽之後,她發現陳晨是真的什麼都可以做出來。
她深入的了解了一下MBIB這家公司的情況,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
總裁毛雲出身於程劍科技,正經八百的高層次人才,剛剛在晨劍科技升任主要負責崗位,就突然離奇失蹤。
外界都不理解這是為什麼,哪怕程淼都有些摸不到頭腦。
衛筱倒是先明白過來了。
從程劍科技的整個發展階段來看那,毛雲升任負責崗位的時間點正好是分割線。
自那之後,程劍科技就轉入了深耕技術的環節。
好長時間都沒有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也沒有拿出新的技術預告。
而在這之前,程劍科技的進程更偏向於快速產業化。
外界認為這是程劍科技專注於技術積累,深耕底層架構的一步棋。
可衛筱知道,陳狗完全是為了拖住程劍科技,從金慕妍那裡騙錢。
這也就是本總裁。
被坑的多了,一眼就能看出陳晨的小九九。
小金濃眉大眼的,碰上陳狗,也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
給她算計的明明白白的。
無論如何,陳晨的出發點是好的,也算是為自己操碎了心。
她也有一絲欣慰。
說歸說,鬨歸鬨。
有陳狗在身邊,背後會有一隻無形的大手拖著。
儘管過程是曲折的,日子過得和過山車一樣,但結果總是好的。
就像這一次。
衛筱意外得知,自己在海外還有一家出色的飛行汽車公司。
毛雲之所以被發配北美,是因為他出色,而且有執行力。
到了北美之後,他迅速成立公司,推出產品,確立了在飛行汽車賽道領先的地位。
衛筱也是後知後覺,MBIB——MyBossIsBest!
這家公司是陳晨的純心腹。
無論如何,MBIB那邊大有文章可做。
至於怎麼做,還需要仔細斟酌。
自己的首要任務,還是想辦法讓汽車板塊的業務賺錢。
……
衛筱從身後的書架掏出幾本書,絞儘腦汁回憶著自己的畢生所學。
當前的新能源車市場是完全同質化市場。
買家和賣家都很多。
參與者都無法影響產品的價格。
所在這種市場條件下,廠商的策略分為短期和長期兩種情況。
所謂的短期,就是在固定時間內,固定成本沒法改變。
但長期就不一樣了,長期是完全可以變的。
長期來看,所有的成本都能變,即使是廠房和機器這種固定成本,長期也完全有時間變賣或者添置。
這樣的話,決策邏輯就變的多樣化了。
第一種情況,假如產品平均單價大於產品平均固定成本加產品平均可變成本,那肯定就是盈利的了。
產品賣一件就能賺一件的錢,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無論短期還是長期,任何一個資本家都沒理由拒絕。
第二種情況,假如產品平均單價等於產品平均固定成本加產品平均可變成本,也就是所謂的盈虧平衡。
那短期來看,由於固定資產很難快速變賣,不管生產多少,這部固定成本就像是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繼續生產,至少能覆蓋所有成本。
長期來看呢,廠商完全可以在這個時候從容退出,金盆洗手,但是理性的資本家不會這麼乾,因為一旦他退出後,之前市場的這種供需均衡狀態就被打破了,原本由他來滿足的這部分市場需求,突然就沒有了相應的供給,那麼會發生什麼事呢?
對了!
產品會漲價。
漲價之後,這個行業會由原本的盈虧平衡變為盈利,就相當於獻祭了我自己,成全了競爭對手,那不如繼續生產,保持市場均衡,等到技術進步,成本降低了,大家都有錢賺了。
第三種情況,假如產品平均單價大於產品平均可變成本,但是小於產品平均總成本
雖然我賣一件配件,但是產品單價還是可以完全覆蓋平均可變成本,而且還能覆蓋一部分的平均固定成本
那麼短期看,廠家還是要繼續生產的,否則損失的就不是平均固定成本的一部分,而是全部了。
因為短期內固定資產是沒法出手的,但是這是短期的情況。
那麼長期呢?
長期如果還一直這麼虧的話,聰明的資本家肯定會選擇停產並變賣所有固定資產,退出市場,好過賣一件虧一件。
風盾汽車目前就屬於第三種情況。
產品平均單價大於產品平均可變成本,但是小於產品平均總成本這種情況。
也就是說,原材料、零部件這些可變成本,按照目前風盾汽車三十萬出頭的售價是完全能夠覆蓋的,而且還有一部分多餘的錢能覆蓋一部分固定資產的折舊和攤銷。
按照書本上的知識,這種情況下,短期我最好的策略還是繼續造車和賣車。
但是長期如果一直如此就不行了。
不過。
汽車行業是一個規模效應明顯的行業,車賣的越多,毛利就會越高,車廠就能越快實現盈利。
除了借助規模效應實現長期盈利,背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市占率。
雖然新能源汽車行業接近完全競爭市場的狀態,但那隻是為了便於分析問題所搭建的理論模型。
事實是。
這個行業目前已經麵臨產能過剩,車企供應增速超過總需求,表現為行業產能利用率已經開始下降。
在這種殘酷的競爭中,不光對於風盾,對於整個行業的所有車企來說,市占率遠比眼下的利潤重要,因為長期來看,隻有高市占率才能掌握定價權和盈利率。
“所以,這破車我還得造。”
“目前公司的現金流還算健康。”
“不健康的,隻有風盾汽車本身的現金流,無法讓我使用後返利而已。”
衛筱咬著筆頭,腦袋大的一批。
銷量矯正這一招使用之後,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幾乎沒有效果。
甚至還有點反其道而行之的道理了。
所以她有些猶豫了,是不是該打退堂鼓?
可如果打了退堂鼓,風盾汽車的銷量眼看著會節節攀升。
欠的車越來越多,市占率越來越高。
在經濟學上這不算是死路一條,至少長期以來還能有指望。
可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天知道我在什麼時候掌握定價權,實現盈利?
“不行,得換個思路!”
衛筱在稿紙上畫上兩個符號。
+,
矯正銷量,屬於-,是節流的一種手段。
既然節流不管用,那就+,開始開源。
造車業務已經開始,風盾擁有成熟的供應商和上下遊體係,所有生產資料都是現成的。
既然這些生產資料的價值無法再一個產品上體現出來,就造一堆產品。
反正!
一個羊,也是放。
一群羊,照樣放。
想到這裡,衛筱算是有了一些方向,但cpu還是在燃燒。
因為她總覺得好像有哪裡不對。
風盾汽車為什麼隻開發一款產品?
是因為產能飽和,無法生產更多的汽車。
如此一來,除了生產線之外,設計、研發和營銷這些生產資料其實都是控製的。
因為產能不足,荒廢了造車板塊接近一半的能量。
她想造更多的車,也沒有門路。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性。
利用自己手裡這一半的生產資料,去生產另外一款車子?
“有!”
“太有了!”
撥開雲霧見天名,衛筱豁然開朗。
“借殼生蛋!”
想到這裡,衛筱一個電話把陸仲亨搖了過來,一個天才想法已經在她的腦海裡形成。
“陸總,最近你的工作乾的很不錯!”
陸仲亨受寵若驚,沒有記錯的話,這應該是衛總第一次誇獎自己的工作。
“全憑您的培養和教導。”
“害……不值一提。”
衛筱心虛的擺擺手,自己都快忍不住笑了。
我壓根兒沒想培養你啊,是你自己太優秀了。
一開始,我隻覺得你可以當我一體個提線木偶,替我矯正銷量罷了。
沒成想。
矯正著矯正著,陸仲亨站起來了。
幾乎串聯了一半的乘用車市場,讓他們都用上了風盾汽車的係統。
這說明一件事。
當初金慕妍開除陸仲亨,完全腦癱操作。
陸總是有大智慧的人。
衛筱靠在椅背上,風輕雲淡:“陸總,我來考你一下。”
“您說!”
“你認為,當下我們風盾汽車最大的短板是什麼?”
陸仲亨脫口而出:“產品矩陣。”
“展開講講。”
陸仲亨殫精竭慮。
這個問題他一直在考慮,問題的源頭還要回溯到衛總招聘他的時候。
他百思不得其解,智行部門到底以什麼樣的產品邏輯存在?
經過一番思想掙紮和實踐經曆之後,陸仲亨得出了答案。
智行部門的存在,是衛總下的一手妙棋。
“我們風盾汽車目前受製於產能,無法擴大規模提高效益。”
“隻有一款產品的車企,是不完整的車企。”
“首先在市場占有率方麵,天然的吃虧。”
“其次,成本無法顯著的下降。”
“這兩個痛點可能是風盾汽車創業中最大的問題。”
“不過……這些都是不可抗力造成的,而不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衛筱聽完心滿意足。
誰說陸仲亨不行了?
這陸仲亨太棒了。
他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如出一轍。
隻不過陸仲亨從始至終都是這樣像的。
而衛筱是矯正銷量無果之後,挨了許多打才得出的經驗。
也就是說,陸仲亨走在了自己前麵。
“所以,我準備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聽到衛筱的表態,陸仲亨舉雙手讚成:“唯小老板馬首是瞻!”
“我準備再造一到兩款車子,豐富產品的矩陣,你怎麼看?”
陸仲亨激動的不行:“好!太好了!”
“隻要再多出一款車,我們就擁有兩個維度的市場。”
“最重要的是,我們還可以提高零部件的利用率。”
“變相的降低風盾汽車的成本。”
衛筱點點頭:“我就是這麼想的,現在有一個關鍵問題。”
“什麼?”
“風盾的產能幾乎逼近極限,而且我也公開說過,隻造一款車。”
衛筱想抽自己兩個大巴掌。
悔不該當初。
本來想著製造一款車,狠狠撈一筆得了。
但事情遠沒有她想的那麼簡單。
一款車賺不了錢,而且還在嗷嗷的賠錢。
可自己這死嘴,已經公開表示風盾汽車隻造一款車了。
退一萬步說,撒點小謊都沒什麼。
關鍵是風盾汽車還掏不出剩餘的產能替她生產。
所以,衛筱隻能寄希望於陸仲亨。
“我看你帶領的智行生態團隊,能力出眾,業績炸裂,你完全有能力出去單乾的。”
“???”
陸仲亨愣了。
他心裡是有逼數的,衛總一定是在試探自己。
“不不不!我誓死效忠小老板!”
衛筱有些無奈:“我的意思是,把你的部門獨立出去,單出成立一個品牌,豐富我們風盾汽車的產品矩陣。”
風盾有冗餘的設計資源、研發能力和營銷資源。
缺的是錢。
這塊衛筱能想辦法,擠擠牙縫,應該也能湊出一些。
但生產線她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於是對陸仲亨說道:“我給你錢,給你技術,但是生產線,你得自己想辦法,你願意嗎?”
陸仲亨堅決搖頭:“我不願意。”
“我知道這個任務很艱巨,但是這關乎到風盾汽車的生死線,任重道遠!”
陸仲亨繼續搖頭:“我的意思是,我們完全沒必要單獨成立品牌。”
“什麼意思?”
陸仲亨與偶寫疑惑:“當初我入職的時候,您不是說過嗎?”
“智行生態部門的終極目標,是服務汽車供應鏈。”
“我們也是在按照這個目標前進。”
“現在初見成效。”
“您想來一款新車,隻需要打個招呼,就會有無數家車廠排隊的。”
陸仲亨不明白衛總裝什麼裝糊塗。
當初她的宏圖偉業,自己花了好幾個月才琢磨明白。
嗷!
懂了!
小老板還是在考驗自己,想知道自己是否能領會她的意圖。
“小老板,你彆試探了,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堅決執行的。”
衛筱:???
你是這麼理解智行生態的使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