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億是資方的極限,不是我的極限。”
陳晨覺得錢不是問題。
自始至終他們都在規劃怎麼花好衛筱給的錢。
自己兜裡那幾個子兒可一分都沒動。
遊戲如果不靠譜,五個億扔也就扔了。
可如果遊戲稍微靠點譜,五個億絕對不是終點,是起點。
陳晨反複論證過用遊戲來訓練大模型的可行性。
越是琢磨,越覺得有戲。
即便最後無法對無人戰車項目提供幫助,也至少在其他領域有的搞。
保守一點計算,假如這款遊戲有500萬玩家。
那麼大模型會得到500萬個具有自主思維的邏輯方式。
無論這些玩家是高手還是菜雞,他們的正反向反應都可以給模型提供參考。
與其說是花5個億做了個遊戲。
不如說花5個億為了一套模型。
這樣算下來,價格就便宜了許多。
況且,這還隻是陳晨心中最悲觀的預計。
看著眼前這個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天才,他覺得這個項目悲觀不了。
“如果你同意,按照我們提的要求,搞一個方案出來。”
“不用考慮盈利,用你腦海中最花錢的方式去搞。”
“經費的事情,你交給我操心。”
郭鑫雖然不解,但人家這位一把手口氣大得很,他也隻能順從。
行吧,反正該說的我也說了。”
這時,一直忍著沒說話的蔣坤突然舉起了手。
“陳總,我能不能加入這個項目?”
其他人微微側目,露出驚訝的表情。
仿佛在說:你?就你?
作為同時,他們也是了解蔣總監的。
能摸魚就絕對不工作。
能躺著就絕對不站著。
你彆說他自己攬任務了,就是小老板交代下去的任務,他都不一定完成。
稍微語氣強烈一點,他就要辭職。
所以當蔣坤主動申請加入項目的時候,同事們覺得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張明瑞:“咋?蔣總監?不活了你?”
蔣坤癟癟嘴。
“這叫什麼話?”
“我尋思老郭剛到公司,不熟悉,我又和他很熟,可以帶一帶。”
“再者說,我這不是主動給小老板分憂嗎?”
張明瑞:“我他媽信你是秦始皇,我都不信你會主動給小老板分憂。”
陳晨就著話頭:“可說呢,你給我彆添堵就行。”
蔣坤信誓旦旦:“搞營銷,不是愛好所在,但如果你讓我搞遊戲,我保證嘎嘎上勁。”
陳晨低眉想想,也是。
這貨對遊戲的執著是有點東西的。
自從自己表露做遊戲的想法之後,蔣坤一直在身邊碎碎念。
屬於真愛。
再者,郭鑫屬於外來者。
一不熟悉公司,二還有點小汙點。
咱也不知道他會整活還是整一坨。
讓蔣坤過去幫幫帶帶,也挺好的。
“那行,遊戲板塊由你負總責,郭老師擔製作的擔子。”
蔣坤興奮的一批:“誓死效忠老板!”
陳晨擺手:“先彆急。”
“照常理,公司的考勤製度是要遵守的,不允許加班。”
“但你蔣坤不在三界之內,跳脫五行之外。”
“你得給我好好的乾,把你之前摸魚的工資補回來。”
“正義可以遲到,但你決不能遲到,更不能早退。”
“這個項目我急用。”
蔣坤直接站起:“我馬上搬到公司住!”
其他工作隻要沾一下,蔣坤嘎巴就死,沒有任何商量。
但遊戲這份工作,他可太喜歡了。
都不用陳晨囑咐,他會自帶乾糧,保質保量的完成。
離開會議室,蔣坤帶著郭鑫在公司內參觀,一路上給他介紹著公司的基本情況。
“郭老師,這兩年你受苦了。”
“你放心,我們公司超級正規。”
“大老板是國內第一大物流巨頭,科創龍頭,電動車新規。”
“在這沒人敢碰你。”
考慮到郭鑫的特殊情況,蔣坤主要還是在做心理按摩。
但郭鑫覺得這些都無所謂。
像他這樣的,回到國內有一份工作,就已經燒高香了。
還要啥自行車?
他隻有一個疑慮:“蔣總……”
“你叫我蔣坤就行,不用那麼客氣。”
“蔣坤總,咱這個老板是啥情況?”
蔣坤突然停下了腳步:“什麼意思?”
“我感覺他多少有點不正常。”
蔣坤抬頭想了想。
“非要說的話,你這個判斷也不是沒有道理。”
“對啊,正常人怎麼會做這種遊戲?”郭鑫百思不得其解。“他是不是還有什麼非法業務,擱這洗錢呢?”
“……”
……
另一邊,會議室裡。
陳晨他們還沒有離去。
王小帥和高朗坐到了對麵,繼承了郭鑫原來的位置開始彙報。
不過他們的心態就放鬆多了。
高朗鼓搗著ppt配合,王小帥擔任主講人。
“我們把風暴坦克進行了細分優化。”
“現在基本上有了清晰的脈絡。”
“我們拿出了兩款分支。”
“輪式和履帶式。”
“輪胎為四組獨立的超大型越野輪胎。”
“這個是您之前畫出來概念圖的雛形。”
隨著介紹,更加細致的藍圖出現在了ppt上。
陳晨看得出來,王小帥他們並沒有在自己的藍圖基礎上做加法。
而是做了減法。
讓車身的線條看起來更明朗,機械結構也更清秀。
這樣做,既可以保證車輛的可靠性,又提升了一定的顏值。
關鍵的輪胎部位,一共四對。
但是和常規的4*4相比,這台車子似乎不好傳動軸提供動力。
“怎麼說?輪轂電機嗎?”陳晨提問道。
“不愧是我小老板,眼睛真尖!”
陳晨冷笑一聲:“不會誇人就不要誇,往下說。”
“好嘞!”
“我們主要考慮懸浮式輪胎最大優點,就是扭矩差。”
“四個輪胎獨立運作,可以極大的提高越野能力。”
“車輛行駛時,可以按需選擇動力組。”
“一組也行,兩組也行,三組四組都行。”
“這樣的話,車子能夠執行很多常規輪式車輛無法做出的動作。”
說話間。
ppt變成了動畫。
風暴坦克在屏幕上蟹行、蠕行、原地掉頭,甚至能隻升高一組論台,在平地上走單邊橋。
陳晨和張明瑞對了對眼神,表示認可。
“大體方向沒問題。”
“但混動這個模式,你們仔細考慮過沒有?”
車次采用輪轂電機提供動力。
那不用說。
車子肯定是混動的。
像這種大馬力巨獸,不可能純電動。
陳晨推測應該是柴電混動的增程式。
無論車子采用何種動力模式,一旦引入電機,電動車的弊病也隨之而來。
第一是維修。
裝甲車輛大都采用內燃機結構,是因為這種動力模式比較可靠。
機械故障概率不高。
所以使用時保養和維修的頻次也不高。
但如果加入點擊,故障率會直線飆升。
民用車輛還好,壞了大不了去修。
但如果軍車故障率高出一個百分點,戰鬥力則會下滑是個百分點。
一個合成營裡,一般的編製恐怕都得改成機修連。
“故障率呢?采用混動,故障率比內燃機高多少?”
王小帥搖搖頭:“高很多,畢竟是用電的,多出了了增程發電和儲能很多個環節,而且這些環節都是高故障率的環節。”
“那你是怎麼考慮的,維修這塊太費事了。”
王小帥有自己的解體方式:“我們不修。”
“???”
“我研究了很多天,我覺得電機沒有內燃機可靠,我們沒必要再這個問題上糾結。”
“反正是無人車,壞就壞了。”
“再說,這玩意兒隻是故障率高,也不是不能動。”
張明瑞聽完,剛想反駁兩句,但話到嘴邊說不出來。
乍聽之下,壞了不修不像話。
但仔細琢磨,有點東西。
軍用車輛,尤其是無人軍用車輛,定位本就不同。
你都無人了,真沒必要考慮那些瓶瓶罐罐的。
車子多多少少是要帶一些自殺式屬性的。
容易壞就容易壞,老子不要了。
這樣不是敗家行為,反而能給指揮者提供很多的戰術選擇。
陳晨抬頭想了想,慢慢點頭。
“倒也是”
“用混動式熱信號少。”
“還相對靜音。”
“結構件也比內燃機少一些,能節省空間。”
“動力上筆內燃機更具優勢。”
“假如說你們能把故障率和可靠性這個事兒想明白,我是支持這個路線的。”
得到小老板的初步首肯,王小帥更有信心了。
“除了輪式之外,我們還搞了履帶式版本。”
“和傳統的履帶式不同。”
“這次我們選擇了分體式履帶。”
“車子一共安裝了四組履帶,靈活性更強。”
“輪式車輛模塊,更適合匹配重型武器和裝甲。”
“所以這個版本的動力設置比輪式版本更加粗獷一些。”
陳晨點頭。
一台車搞出兩個動力版本,這種模塊化平台的設計理念,一直是晨盾的信條。
能增加零件通用率,極大的減少生產成本。
對於當下的陸軍戰況來說,輪式和履帶式幾乎可以涵蓋所有地形。
分體式履帶的安全性也跟常規履帶有區彆。
炸掉其中一組或兩組,並不能是設備完全當即。
“構型沒什麼問題。”
陳晨點點頭。
“下來之後最好把整體尺寸在控一下,保證能塞進種小型運輸機之中,比如SFNB01。”
王小帥立刻掏出筆記。
這是他之前沒想到的。
小老板永遠拿著戰略思維考慮項目。
車子的圖都沒定,他老人家已經想著全球化部署的事兒了。
“說說機電設備這塊。”
高朗接過了接力棒。
“機電設備,我們采用的是信號和視覺結合。”
“攝像頭和雷達相輔相成,為車子提供視野。”
“除此之外,我們還加入了車身貼片相控陣雷達。”
“車子表麵也進行了反信號倒角設計,能夠屏蔽一定的雷達信號。”
張明瑞聽完忍不住笑了。
反信號和相控陣雷達幾乎都是晨盾係產品的標配了。
沒辦法。
誰讓陳晨手底下養了一家專門研究信號的公司呢?
有啟光的存在,晨盾就算生產自行車,也是能隱身的。
“考慮到無人車本身的屬性。”
“我們撤去了車子上的部分裝甲,轉而將載重和空間讓給電通設備。”
“我認為在戰場上,無人裝備跑得快,看得遠,遠比存活時間要重要。”
由於無人屬性的存在。
車輛設備的優劣,不在取決於它在戰場上的存活時間。
假如一輛重型坦克能在核心戰場存活兩小時,但它隻能走五公裡,那麼他的戰術作用隻有這五公裡。
但如果是無人車輛,一開始就下定回不來的決心。
他的戰術作用一定比五公裡長。
憑借出色的通訊感知和動力,他可以快速的穿越戰場。
獲取情報、對敵人核心力量進行精準打擊。
陳晨也認可這一思路,點頭默許。
“那最後,模塊化怎麼說?”
這個王小帥和高朗有些拿不準。
因為殺傷性武器這塊是他們的短板。
都有些為難。
“這一部分我們想請教張總的意見。”
“總體上,我們想的是模塊底座。”
“在這兩款車型的基礎上,發展出一些炮塔、廂火。”
張明瑞占了起來:“這塊我和陳總在研究,戰鬥部的事情,還得看遊戲怎麼樣。”
“這樣,下來我找人搞一搞,先弄個模塊化端口的圖紙出來。”
“你們把端口預留出來,等到信火一體有眉目,我這邊馬上開工。”
王小帥:“那這樣的話,陳總,這項目的基本藍圖就是這個了。”
一番討論下來,需要改動的地方不多。
預留端口,縮小尺寸適配運輸機,這些都是小活兒。
不過陳晨並沒有第一時間點頭。
常規的裝備有了藍圖之後,晨盾會第一時間推到實驗室,搞出一台驗證型試試水。
但這款裝備,沒辦法推進到實物。
既如此,他們也沒辦法驗證一些關鍵想法的可靠性,隻能靠紙麵推測。
而他們自己是工程師,也不是裝備使用方,百密必有一輸。
陳晨自己覺得這個方案不錯,但他總有一種不得勁兒的感覺,又說不上來哪裡有問題。
“這樣吧,你們把這個方案披露出去,看看軍界的反應。”
王小帥突然一驚:“您沒事吧?這種機密方案沒落地就披露?那還有啥機密科研。”
陳晨擺手:“沒讓你正經披露,照著南天門計劃那麼搞,隻是把概念露出去。”
“哦……那還行。”
“另外,給衛總弄一份拷貝過去,她那邊催的緊。”
“???”
王小帥腦門上寫滿問號。
衛總什麼時候對軍事裝備這麼感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