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薑婉兒的詢問,吳輕舟卻是沉默不語,似是有所顧慮。
“這位小姐,此事涉及在下一位同窗好友,無法言說。”
“但這顧長寧絕非外界所言那般,充其量就隻是偽君子罷了。”
看來這裡麵還有很多隱情,吳輕舟既然不願意說,薑婉兒也不好過多追問。
“蕭兄,這第三輪辨文即將開始,不知你是否會參加?”
吳輕舟換了個話題。
蕭潛則笑道:“我本就是來觀摩的,所以不一定會參加。”
“原來如此。”吳輕舟略顯失望,但很快便恢複如常,“若是蕭兄與這位小姐不嫌棄,不知吳某能否與二位一起觀摩?”
聞言,蕭潛與薑婉兒對視一眼,都不明白吳輕舟這是何意。
吳輕舟也算有眼色,當即表示自己在作詩一道上不甚精通,遠比不上同來的幾位學子。
原本蕭潛就很喜歡吳輕舟這灑脫的性子,對方也有交好之意,便應了下來。
眼下已是巳時三刻,辨文通常都會在午時前結束。
下午則是雙方學子自由交流的時間。
銅鑼聲響,意味著第三輪辨文即將開始。
“諸位,往日這第三輪辨文都是由我等出題,雙方學子各做一首詩來進行評判。”
“但今日,這規則會有些許不同。”
韓教諭站在高台之上,笑盈盈的說著。
聽到他的話,學子和觀摩之人都來了興趣,想知道新的規則是什麼。
“本次雖然依舊會由我等出題,但學子並不需要做出完整詩篇,隻需要貼合主題,一句便可!”
“而後再由我等進行評判,決出勝者。”
聽到這新的規則,所有人都在竊竊私語。
往常這第三輪辨文,學子創作完整詩篇需要耗費很多時間,有幾次甚至都不得不推延到黃昏時分。
即便是那些文壇大家,創作一篇佳作也需要反複打磨。
學子們又如何能與那些大家比肩?
所以改為創作一句貼合主題的詩句,相當於大大降低了難度,同時也能考驗出學子們更為真實的創作水平。
“若是諸位沒有意見的話,那我等便要出題了。”
學子們自是沒有意見,或者說他們對這新規則更為欣喜。
無需為了詩篇的完整而胡亂拚湊,若真的做出佳句,也完全可以事後再做成完整的詩篇。
“蕭兄,這次的規則倒是有些新意,你真的不考慮參加嗎?”
吳輕舟笑著問道。
蕭潛還是搖了搖頭,他原本就不會作詩,不過是將前世曆史上那些傳世佳作照搬出來。
所以他從本心裡是不願出風頭的,也算是對那些古人的敬畏。
“那真是可惜了,以蕭兄之才若是參加的話,想必定能做出佳句。”
“吳兄謬讚了。”
蕭潛也不知道吳輕舟對自己哪裡來的信心,隻得隨口應和了一句。
為保公平,教諭們都是現場出題。
隻見他們商議了一番之後,韓教諭才重新走上前來。
“諸位,考題已經有了。”
“近些年來,院試,鄉試,會試,乃至於殿試都讓很多學子對自己的才學產生了質疑。”
“這種鬱鬱不得誌的感覺老夫年輕時也深有體會。”
“既如此,那今日便以誌向為題,請諸位學子一舒心中鬱結!”
韓教諭的話音一落,場下學子大多麵露悲戚神情。
的確,他們之中年紀最大的已年過四旬,卻依舊身無功名,連院試都沒過。
大多數學子都是如此,總感覺空有一腔抱負,卻無力施展。
就連一向灑脫的吳輕舟,此刻臉上都沒了往日裡的笑容,歎息一聲後便久久不語。
入贅戚家這幾年,蕭潛並未過多關注科考一事,自是不知這是何原因。
正好薑婉兒也在這時感歎出聲。
“近些年朝廷對科考的標準越發嚴格,非大才者不得功名,這也是陛下的金口玉言。”
“陛下的想法是好的,隻不過此舉也的確是讓天下諸多學子報效無門,隻得一次次經曆期待與失望。”
按照薑婉兒的說法,當今陛下想要真正的精英人士,這無可厚非,甚至於史書上都會因為此事,將他評判為一代明君。
隻是這種做法太過偏激,用蕭潛的話來說,就相當於是世界百強公司從大學招聘,要的是能力水平相當於至少有十年工作經驗的人,這未免太過苛刻了。
若非是那些百年難得一見的天縱奇才,又怎能達到這個要求。
可這種大才之人,普天之下能有幾何?
這次的考題可以說正中學子們的下懷,他們內心積攢了太多想要表達出來的情感。
一時間,場中寂靜無聲,每位學子都在奮筆疾書。
可寫完之後,又感覺表達的不夠強烈,於是將紙張放置一旁,再次提筆。
倒是也有例外,顧長寧就比學子們表現的要好的多。
他身有功名,且名聲在外,已然比學子們領先了不止一步。
假以時日,說不得就能一展抱負。
至少在外人眼中是如此。
可實際上,顧長寧此刻卻是思緒萬千。
辨文一共三場比試,目前雖是一勝一負,但真要說起來,他已經輸了兩場。
第一場是靠蕭潛才贏下來的,與他沒有半分關係。
那位大人物時刻都在關注著他,剛剛那位派來的人,更是又將他狠狠地訓斥了一頓。
連這種小場麵都應對不了,又如何指望他今後能做大事?
“該死,本想借著這次辨文再出出風頭,怎會變成如今這般!”
“誌向?這等考題,分明也是在針對我,若是再輸,恐怕就麻煩了!”
看著周圍學子們高亢的神態,顧長寧心感不妙。
可這一時之間,他對考題毫無頭緒,根本做不出什麼上佳的詩句來。
裝模作樣的沉吟良久,也遲遲無法下筆。
“不對!貼合考題的上佳詩句,不是有現成的麼!”
顧長寧靈光一閃,突然想到了那日蕭潛口中的“縱有狂風平地起,我亦乘風破萬裡。”!
這一句絕非先賢所言,不然絕不會寂寂無聞。
也就是說,這必然是蕭潛所做!
雖然蕭潛就在一側觀摩,但顧長寧如今已無他法!
“蕭潛,要怪就怪你自己非要藏拙!”
“即便是事後來論辯,又有幾人相信這一句是出自你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