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三把窄口工兵鏟的鏟頭,還有開山刀這些,都是他們釣魚要用的。

“菜刀給你做夾鋼的啊,你這工費110,看在老於的麵子上打折了。”轉頭看向憨娃兒,“你這個給120,大斧還好,那些小刀起碼要乾半天呢。”

今天這麼些訂單夠他乾一天了,菜刀這些都好打的很,主要是小刀要費很多功夫。

“好的,阿爺。”憨娃兒轉頭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秦大河。“哥,我沒帶錢。”

去木匠作坊乾活,他就帶了十幾塊錢,有時候給師傅買煙買酒的。

“行了,回頭給我。”秦大河沒有說什麼一把付了,把錢數了過去。

這種給自己打一套刀具的錢,肯定要他自己出才行。

“過個四五天再來拿,手上還有些東西要搞的。”

“行了,到時候我來拿,咱倆去搞點酒喝。”阿爺笑著說道。

“哈哈,行。”同樣是沒落的行業,他倆反而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等他們出門之後,鐵匠鋪子再次傳來“叮叮叮”的敲打聲,充滿了古老的生活氣息。

回到家裡的時候先把兩人送到木匠作坊,現在工時比較忙,他們得連夜乾才行,晚上憨娃兒都是在阿爺家吃飯的。

回到家裡,“小紅毛”又過來找他了。

“豔兒,看給炒麵委屈的。”看到這紅毛他就想笑。

“哎呀,不浪費嘛,明天給肥肥也染上。”她笑嘻嘻的說道。

“可彆吧,今天炒麵都沒敢出門。”

“紅毛”蹭著他的腿,對豔豔“嗷”了一嗓子,又低下頭。

大小王它還是分得清的,隻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滿,沒敢亂吼人。

“我爸呢?”

“剛剛去下黃鱔籠網去了。”

夠勤快的哦,估計是惹怒老娘,被趕出去乾活了。

秦大河去了後麵開始大口的喝水,今天流汗流的太多。

剛剛在鐵匠鋪呆了那麼一會兒,褲衩子都汗濕透了。

隨後開始幫老娘一起製作鰱鱅餌料,要精準的控製配比,這活兒計還挺講究的。

用一個大盆把所有的配料放進去攪合均勻之後,再去裝袋子。

兩斤裝和五斤裝的對半,稱好之後每個袋子裡麵再配上彈簧子線鉤,貼上餌料使用指南就完活了。

“大河,子線鉤不夠了,晚上再做一些出來啊。”

“曉得了,現在乾。”他立刻去新宅子的倉庫取東西。

他這邊的廚房也不開火,基本就是當倉庫用,全是這些原材料。

彈簧、大號魚鉤備料都充足的很。

鰱鱅口大,所以鉤號不用講究,統一大號鉤就行了。

拿好東西到院子裡,黑熊正在偷吃餌料呢,老娘這會兒去前麵忙活了。

“走開,天天就知道吃,咋不胖死你。”他好笑的把黑狗挪開。

他這是小作坊,沒有抽真空、滅菌這些,魚吃的也不用講究。

主要是怕狗子的口水滴落到餌料裡麵,裝袋之後會發黴的。

三本鉤的製作越來越熟悉,現在是有個木頭楔子把鉤柄固定到一起,中間插一根鐵絲直接焊就行。

不加鐵絲的話,容易焊毀了。

但是因為魚鉤太細了,按照他的手藝成品率也在70%樣子,很多鉤子都是越焊越短。

上鉤則是單鉤加彈簧,精細活兒也不是一般人能乾的,沒一定的手把子還真做不了。

抓了抓頭發,這樣不行啊,眼睛都焊瞎了,得去找個漁具廠拿貨才行,鳩茲的漁具店也沒有三本鉤賣。

想了想,拿出上午買的那個鰱鱅粉包裝袋,上麵有湖北漁具廠家電話,直接一個電話過去。

訂貨倒是簡單,把尺寸報過去就行,但是因為是外地的,要先彙款,那邊再發貨,也隻能這樣了。

沒有網購確實很不方便,買個東西墨跡好幾天。

做好了子線鉤放到邊上,豔豔則開始綁魚線。

鰱鱅的子線一半都比較長,配的是五號、十號魚線各一半。

彆看他釣魚動不動十幾號子線,普通釣魚佬用五號子線已經很大了。

忙活到七點的時候還沒弄完呢,大家開始去吃飯。

今天吃的是田螺燒肉丸,還放了點辣,吃起來香的不行。

夏天吃食一般都加點辣,不然沒胃口。

因為兩個大饞鬼的原因,老娘的手藝也是越來越好了。

“阿媽你手藝真好。”小丫頭甜甜的說道。

這已經是她吃飯的口頭禪了,日常哄婆婆,換取每天的好飯菜。

“哈哈,好吃就多吃點兒。”秦母笑嗬嗬的給她夾菜。

眼看著肚子越來越大了,老兩口也是越來越歡喜,兩個孫子在裡麵呢。

他們恨不得天天給豔豔咣咣吃肉,補的壯壯的好生孩子。

秦大河盯著鹽水鴨猛吃,今天的鴨子剛剛好,肉一點都不柴。

“中午看到二虎和鐵蛋倆騎車出門了,是不是賣黃金啊?”秦父開口問道。

“他倆想開個電焊鋪子,估計錢不夠。”

“現在開?他們不釣魚了?”他有點錯愕,現在釣青魚雖然口差,但掙錢確實真的。

“到時候看看吧,手上有了錢哪裡按捺的住哦。”秦大河笑著說道。

“那我們明天去釣魚嗎?”

“嗯,釣。”惡狠狠的啃了一塊肉。“明天下午四點出發,我換十號線看看。”

“早該換線了,二十多根魚竿,一晚上就幾條魚。”老男人撇了撇嘴。

每天來回搬運的東西都多的要死,他看著都累。

秦大河尷尬的低頭吃飯,確實不像他風格。

回來這麼長時間,釣魚一直無往不利的,釣青魚一下子給他打回了現實。

吃完飯,父子倆開始去放蝦籠,這個東西就是隔一個禮拜左右下一次,有時候忘了也無所謂。

賺錢還不累,算是他家原來的一個重要副業。

現在最重要的副業就是餌料和釣魚,主業種地其實不咋掙錢了,但還是得種才行。

到了大堤上的時候,路上還有不少人呢,夏天的夜晚因為沒有空調的原因,大家總是喜歡出來玩。

兩家超市口子全是人,大家吹牛打屁,有時候還打兩場麻將。

父子倆挑著蝦籠的擔子走在上麵有點顯眼,不過現在不靠這個掙錢,大家要是打牙祭過來起兩網也就無所謂了。

今年和去年不一樣了,因為家裡富裕了,肯定不能因為一點小錢跟人家鬨,彆人會說你為富不仁。

窮人和富人,大家的評判標準也不一樣。

哪怕秦母多次說明,買了車子把家底填進去,但他家怎麼都算是附近的頂級家庭。

河邊借著月色一路撒網下去,今天憨娃兒沒有來,他要忙著木匠活兒。

秦大河覺得學木匠挺好的,哪怕二十年後也能掙錢,鐵匠才是真沒落了。

當然,搞個自媒體鍛刀的那種不算。

放完蝦籠,秦大河沒有先回家,去了超市那邊和人吹水聊天,順便買兩條南京帶回去。

“大河現在抖起來了,都抽十來塊的香煙呢。”

“哈哈,黃爺你就是舍不得。”秦大河笑著把錢遞了過去,搞個板凳坐在邊上給大家散香煙。

剛剛下河放網穿的膠鞋,這會兒把膠鞋脫了光腳呢,踩在地上舒服的很。

“有了麵包車,去市裡跑車肯定是賺錢的,李各莊那邊的大劉不就是搞個桑塔納,一天好幾百哦。”邊上的寶爺接過香煙羨慕的說道。

“還能去跑婚車,下半年小轎車一天兩三百好掙的很,你這麵包車差了點意思,不過拉客比人家厲害。”

秦大河聽到有點鬱悶,他這陸地巡洋艦麵包車的名聲已經坐實了,策。

“我才不去跑呢,沒事釣點魚就行。”他笑著說了一句,看他看向寶爺。“寶爺,咱們夏收什麼時候開始?”

他家不種小麥、玉米大豆這些東西,就一茬棉花和秦父自己歸攏的花生地。

“還得二十來天吧?我家現在也不種糧食了。”寶爺笑嗬嗬的說道。

他家今年多租了六畝地,就專門種棉花和油菜籽,加上副業一年能搞兩萬多。

雖然說今年夏天的雨水不夠,但江南水鄉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水,費點功夫多澆幾遍就是了。

“天熱哦,到時候收糧食得受罪了。”秦大河感歎了一聲。

現在都八點多了,身上的汗水就沒停過,坐著都出汗。

“棉花差不多要開果了,摘棉花也不輕鬆。”寶爺搖了搖頭,想到十幾畝的棉花心裡微微有點發怵。

頂著三十多度的高溫連續摘好幾遍才能摘完,而且有時候棉期延遲的話,冬天都得摘。

點上香煙深吸一口,大家享受著難得的休憩時間。

從種地聊到小龍蝦,今年搞小龍蝦還挺掙錢的。

二舅收購價開到一塊四了,每天起碼五百多斤貨,送到市裡是兩塊一,除去損耗三百塊還是有的。

而寶爺他們每天晚上空閒的時候去放地籠,黃鱔龍蝦一天六七十塊問題不大。

這裡彆的不多,就是河流湖泊多,不怕辛苦就行。

秦大河家六畝地,而且還不是精耕,所以不忙。

像寶爺他們種十幾畝的,一個階段忙完,馬上就是另外一個階段,中間空閒都很少,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輕鬆點。

這種情況夏天再去放地籠就很累人了,但是為了賺錢還是要乾,農民就沒有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