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負責國家重大禮儀、科舉、學校、宣傳、書籍、外交的綜合部門其權力之廣,用度之大遠超出王寧遠以往的認知。
‘老大人,有些事您必須和陛下說清楚。
一個親耕禮如此耗費真是朝廷之福,家國之盛之象。
各種禮器重新采買,重新開窯燒製,有多少重器流出,您真的不敢問?
往年禮器被禮部封存,用於皇家對有功之臣的賞賜,這裡麵的缺口您會不懂?
禮部官員滿口的道德文章,卻乾著中飽私囊的勾當。
禮部庫房已經成了禁地,都察院官員都不敢揭蓋子的嘛?
大比之年的各種宴會支出您真就捏著鼻子認了?
鴻臚寺一年宴會的支出夠您將山東、河南、山西、北直隸所有惠民藥局重新布局一番。’
夏吉被王寧遠如此數落,臉色依然不變。
捋捋胡子接著說道,‘持正為何會突然提到惠民藥局?
既然已經開誠布公,持正索性就談談你的想法如何!’
這老頭還真是定力十足,隻是王寧遠不相信這位會不砍禮部一刀。
‘大人在河南山西兩省的改革初見成效,攤丁入畝已然讓當地百姓在平平之年家有餘糧。’
聽到王寧遠這麼說,夏吉眼神可就有點不耐煩了。
‘人無非就是生老病死,可這少的了藥局嘛!’
看到夏吉眼睛的疑惑,王寧遠肯定的點點頭,‘接生在愚看來更應該歸到太醫院的公務裡。
大人還記得禮部多久沒有刊印關於給民間百姓的普通藥方嘛?’
夏吉到底是老官僚,稍微一想就回答道。
‘在太上皇禪位前禮部和太醫院一起給各個府縣下發過一次普方書籍。’
王寧遠聽完反而搖搖頭,‘真正需要的是城裡的富戶嘛,是那些鄉間的百姓。
惠民藥局具體經營情況如何,大人有了解嘛?
銀子花了,卻對朝廷民心毫無益處。
大人,戶部索性將惠民藥局收到戶部管理,真正的讓它深入鄉間,打破皇權不下鄉的窘迫。
也讓有些濫竽充數的太醫們露出真容。’
看到宮門大開,王寧遠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戶部垂直管理,也就是在各個清吏司加一位,最多兩位典吏的位置而已。
回報的可不隻是各處官員題本上的文字。
讓那些掛在戶部名下的皇商和民間藥商都動動,彆老是想著采買稀奇之物供宮裡賞玩。’
惠民藥局的用處大了,這張牌怎麼打,老官僚出身的夏吉不會不知道。
宮裡的消息果然傳的快,也有可能是有心人在背後故意推動。
太陽剛透過寒物照到地麵上,木槿就迎來了各處商家的掌櫃。
讓各位掌櫃感覺意外的是,破廟附近已經在動工。
掌櫃們看到雇工的身上帶有明顯標識的服裝哪裡還等得了。
立馬吩咐身邊的跟班趕緊回去報信。
慈慶宮標識的年輕太監,順忠王府的下人,東平王府的人,還有部分文官家的下人。
這是信號,不管多少這是態度。
這些商家背後的世家在沒點動作,那可真就入有心人的眼了。
這種場麵不止超出各家掌櫃的預料,更是連木槿都沒想到。
這還能等到午時,在木槿的催促下,張衝和田氏兄弟快速整理了資料交給木槿。
木槿坐上馬車,一邊看一邊趕往王家。
王寧遠正興致勃勃的看著戶部和禮部官員打擂台呢。
蘇培盛也不知道給雍慶帝彙報了什麼,雍慶帝留下一句午朝再議,就急急忙忙離開了武英殿。
雍慶帝連龍輦都沒上,就這麼溜達往慈慶宮走去。
‘海甸那裡的規劃做好了,今早已經有商家找去了,東平郡王府的長史是主事。
特意過來給皇後娘娘稟報,隻是規劃過於龐大,皇後娘娘不敢定奪。
來的還有文選司郎中王寧遠的夫人。’
雍慶帝微微一笑,‘一個個的都會藏拙,朕不逼迫一下還不願意出力呢!
去請王愛卿過來。’
蘇培盛招手叫來一小太監,耳語兩句,小太監小跑著回了武英殿。
‘各家的捐銀如何?’
蘇培盛一臉的笑容,‘
大清早皇後娘娘就命慈慶宮的太監將原東廠的庫房清理出來當臨時銀庫。’
雍慶帝聽了哈哈一笑,‘佳兒果然有謀算,如此安排甚好。’
說話間雍慶帝的腳步不由的加快,他是真想看看多大的規劃,連皇後娘娘不敢決定。
一進慈慶宮側殿,一位身上棉衣皺皺巴巴的中年人首先進入雍慶帝的視野。
宮女看到雍慶帝擺手,宮女立馬老實的閉嘴。
正手拉手聊天的皇後和張穗也沒發現雍慶帝的到來。
雍慶帝放輕腳步走到木槿身邊,這是海甸的輿圖。
等看清,雍慶帝這才知道為什麼皇後娘娘做不了主。
這是將城西,清河北所有的上林苑土地都圈占了。
看清上麵的規劃,雍慶帝心裡已經開始罵王寧遠。
主動建皇家園林雍慶帝自然高興,可附近就是養濟院和育嬰堂是什麼意思。
讓這些孤寡老人和幼童看看皇家的奢靡生活嘛!
惠民藥局就安排在避暑的宮殿旁,如此吵鬨如何處理政務。
雍慶帝越看越想不通,呼吸也就越來越重。
木瑾聽到不對,扭頭一看立馬喉嚨發緊,雙腿一軟就跪了下來。
雍慶帝彎腰撿起潦草的堪輿圖,親自拿在手裡打開這才發現輿圖居然大。
需要張開雙臂這才能全打開。
‘愛卿就是東平郡王府長史?’
木槿這才再次施禮!
‘起來吧,這圖是愛卿所做?’
雍慶帝問完扭頭一看,這才看到胡子拉碴,眼睛通紅,臉色發青的木槿。
不由的扭頭看看正安靜站在皇後身邊的張穗。
沒一個省心的,還沒處置好就開始到朕麵前表功。
雍慶帝剛腹誹完,外麵就通報王郎中到了。
‘讓他給朕滾進來!’
王寧遠自然比木槿強多了,進來也隻是躬身給這個帝國最尊敬的兩位施禮。
‘王愛卿好手段,袖籠裡的大才更是不少。
用人更是肆意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