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打飯的仆婦看到張溫停下手裡的活,都笑著叫一聲張管事。
‘聞著就香,今兒中午燉的什麼!’
張溫問的時候,雍慶帝和王寧遠已經伸頭往木桶裡看去。
豬肺,豬心燉的白菜豆腐,湯裡的油花明亮顯眼。
‘采買的菜蔬送到了?’
仆婦看了雍慶帝和王寧遠一眼,這才回張溫的問話。
‘送到了,真是夠奢侈的,那芹菜,韭菜跟剛入秋時的一樣鮮嫩。
小管事,給木大人說說,再訂兩個石磨,回頭連豆腐我們都能自己做。
又不是什麼難事,何必在這上麵花費。’
張溫聽了搖搖頭,‘各位大娘嬸嬸已經夠忙碌,不休息好怎麼有精力做第二天的活計。
銀子不是這麼省的,何況咱們訂的豆腐也是村裡鄉親做的,多份收入他們也能過個好年。
生點豆芽就行,銀子的事不用你們操心。’
說完張溫趕緊追上王寧遠幾位。
‘都快點吃,黑麵饅頭管夠。
自己家孩子看著點,彆灌一肚子涼風在肚子疼。’
雇工們嘴裡吃著東西還不忘回答張溫的囑咐。
‘張管事放心,都是皮實孩子不礙事。’
總有人還不放心,大聲扯著嗓子問。
‘張管事,明年開春真的給娃兒們建學堂,教他們讀書?’
張溫雖然回答過無數次,不少工地上也總有人問。
可張溫依然一臉的鄭重,‘這裡是皇後娘娘慈心,見不得你們受苦。
第一窯磚出來就給孩子們建學堂,這是早就定下的。
就連女童們也能入學,不再做睜眼瞎。
可也彆高興太早,孩子們該收拾落葉收拾落葉,該拔草拔草。
木大人已經在訂雞崽和豬崽了!’
‘該乾,敢偷懶看老子不打劈了他。這是掉進福窩窩嘍。’
嘴裡說著最凶狠的話,可眼睛卻通紅一片。
‘陛下,咱們是在這對付一口,還是去災民的住所在吃。’
雍慶帝看看身邊的人,‘不急,咱們先去看看再回來吃午飯。’
說著示意剛和雇工說完話的張溫帶大家下去看看。
張溫回頭看了一眼劉良,劉良立馬跑著回到棚子。
眨眼工夫就抱著一堆柳編的帽子再次出來。
雍慶帝一邊觀察著手裡的帽子,一邊往坑中走去。
‘這帽子不是隻有煤窯和石場才用嘛?’
王寧遠看看幾位工部主事,笑著回道。
‘愚記得隻要工部工程都有要求佩戴此帽,用來保護工匠安全。
有些特殊崗位還必須強製佩戴豬嘴。’
這麼急的時間內,這裡能采購到,工部那裡自然是沒有按製執行。
都是小作坊出來的柳編帽,誰會大量囤貨。
明顯是工部采購的剩餘!
雍慶帝哼了一聲,幾位主事臉色立馬一變。
‘真正是肱骨之臣,一提工匠你們各個當寶貝。
就是這麼對待匠人,對待朝廷銀子的。’
張溫和劉良兩個賊精,這會也猜出雍慶帝的身份了。
‘嗯,工部匠人已經休沐,不少也來了工地。
剛才吃飯的人裡就有,還是幾位主事大人介紹來的。’
雍慶帝腳步一停,扭頭掃視一圈同行的人。
‘還真是雁過拔毛,朕的工匠連養家糊口都做不到嘛?
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簡直豈有此理!’
王寧遠看看幾位主事,拱拱手開口道。
‘陛下,官大一級壓死人,如果不是用心的臣子,怎麼會冒著天寒地凍來到工地上取經。
有油水的位置且香著呢,要不是微臣家看門狗凶狠,門檻早就被踏破了。’
看到雍慶帝眼裡的怒火減了三分,王寧遠這才將幾位主事的為官經曆說了一遍。
聽王寧遠說完,雍慶帝這才意識到吏治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這一刻雍慶帝對於儘快將內閣掌控在手裡的願望更加強烈。
看著已經帶著柳編安全帽進了窯口的雍慶帝,王寧遠心裡越發的感覺到不安。
今天雍慶帝的情緒起伏之大讓王寧遠感到異常奇怪。
到底是遇到了什麼事,讓一位皇帝的情緒能夠如此外放。
已經到了都不加掩飾的地步,肯定不僅僅是微服私訪這麼簡單。
是宮裡還是外地,王寧遠滿心的好奇!
從圖紙上看還好,真正深入這個有二十二個窯口的輪窯才知道這個工程有多浩大。
主煙道的位置,支煙道的位置,預熱窯,燒製窯,冷卻窯,出磚窯的運作原理。
被雍慶帝問到點子上,張溫也隻能退避三舍,請王寧遠親自出馬。
‘陛下,這隻是依照地形進行的最簡單的初步工程。
真正建設要到水泥窯建立起來之後才會加快。
我朝的耐火磚產量有限,輪窯後期工程需要耐火磚和耐火水泥完成。
據微臣了解,因為耐火材料的短缺,輪窯的設計生產一直沒能實現。
這口輪窯正式投產後,不止能燒製磚瓦,還能燒製耐火材料,耐火磚的產量也會大增。’
聽著王寧遠的解釋,雍慶帝看向工部幾位主事。
‘回陛下,耐火磚因為原料的嚴謹,還需根據需求調配原料。
現有的耐火磚多數用在金屬冶煉和陶瓷器窯口。’
說到這雍慶帝也明白過來,由於各個行業的保守,耐火磚的原料配比更是秘方。
就連皇家的瓷器窯口都屬於嚴格的保密產業。
更彆說用於銅錢製造的寶泉局和寶源局。
想從他們那裡要到耐火磚的原料配比更是難如登天。
就是皇上也得慎重考慮,技術分享,說的容易!
這也是影響工業發展的攔路虎,各方太注重自己的利益。
都在用心守護著自己的工業成就,用心經營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工部不止是來學習,更是一種監督,審視,看看突然闖進來的皇後,確實的說王家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愛卿此言的意思是手握耐火磚的原料秘方。
也是能支撐起如此大輪窯的底氣?’
王寧遠也隻是笑笑,對著陛下拱拱表示現在不能說。
有媳婦張穗在,悄悄的在老家實驗各種耐火磚難度不大。
更何況現在還有田氏兄弟以及他們身後的墨家,更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