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民不可欺二(1 / 1)

看著滿身補丁的婦人從水井裡打水,提著倒進圍著幾個剛長出發茬的女童前的女盆裡。

女童們手指通紅的洗著木盆裡的白菜,辣椒。

身邊幾個木盆裡已經滿滿的都是白菜。

不用問也知道這裡是夥房,王寧遠指指隻有屋頂的棚子。

‘這裡隻允許婦人和孩童在這吃飯。

所有的男子都在自己的勞作的地方用餐,一視同仁沒有例外。’

雍慶帝點點頭,看看舊磚壘起的廚房。

‘有章法就好,比朕想象的有條理。’

繞過廚房房是一片還沒放倒的國槐林,隻是樹林裡被清理的異常乾淨。

王寧遠指指樹林裡黑色的地麵。

‘這裡本該有近兩尺的落葉,是孩子們清理出來,專門用來積肥。

加上人黃,各類牲畜的糞便一起在糞坑裡發酵,肥力不錯。

糞坑是在司農寺張玉汝張大人的指導下修建的。’

雍慶帝微笑著點點頭,‘你們倒是守望相助,總不忘了給對方誇功,朕曉得!’

穿過樹林,十幾個鼻青臉腫的光頭少年在一隊頂盔摜甲的侍衛目光下紮著馬步。

柴讓看到王寧遠一棍子抽在少年的背上。

下手之重,連王寧遠的眉頭都不由跳動一下。

‘與你何乾,目視前方,連左右都分不清的蠢貨。’

被打的少年回頭時眼睛裡還流出一絲怨氣。

隻是動作卻做的毫無瑕疵。

柴讓手裡提著木棍從兩排紮著馬步的少年人中穿過。

雙手豎持木棍對著王寧遠三人躬身施禮後這才笑著問道。

‘老爺,您怎麼來了?’

王寧遠點點頭,突然一腳踹向他的右胯。

柴讓身子一晃,眼裡露出一絲笑意。

在府裡學堂,他們常被王寧遠偷襲,都成養成習慣了。

隻是這出乎意料的動作,惹的雍慶帝和順忠王都納悶的看向柴讓。

看著個頭不高,勉強算的上敦實的少年下盤居然如此紮實。

真是人不可貌相,剛才的凶狠,此時的憨厚和驕傲都讓人眼前一亮。

‘一個個都忙的腳不沾地,他們是怎麼回事?’

柴讓哼了一聲,‘一個個野性難馴,欺負人都成習慣了。

小小年紀作威作福,讓他們乾活反而拖慢了進度。

我這安排完事過來操練一下他們。’

柴讓的戰鬥力王寧遠自然了解一些,沒忍住還是囑咐兩句。

‘彆沒個輕重,他們身子骨能和你比嘛?

彆打壞了,最後還得花錢治。’

柴讓嘿嘿一笑,看看雍慶帝和順忠王。

‘昨兒朝天宮來了四位牛鼻子老道。

正骨的手法嫻熟,連草藥都是自己帶來的。

有他們在,我更能放開手收拾他們。’

吆喝牛車的聲音從後麵傳來,‘勞駕讓讓,小心磕著碰著。’

四人讓到一邊,雍慶帝這才問道。

‘在打什麼,需要這麼多鐵錠?’

牛車經過侍衛的檢查往後麵的後麵走去。

‘陛下過去一觀便知!’

說著王寧遠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看到一排十餘座鐵匠爐,一瞬間都感覺自己置身於京城的鐵匠胡同。

看到腳踩風囊的孩童,雍慶帝不由的看向王寧遠。

‘不勞作不得食是這裡的鐵律。

被鐵匠鋪收下來也算給他們找一條生路。

不能人人都奔著科舉而去,三百六十行,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更需要的是平衡。’

雍慶帝突然發現王寧遠說話太有吸引力,不自覺的回說著思路繼續想下去。

這種洗腦的話語連順忠王都聽出來了,

總之開國期間各種政策越來越不適應當下的國策。

都看出朝廷矛盾不少,可有機會總要給上位者施加壓力也讓陛下和決策者非常不舒服。

看到用石碾壓出來的鐵皮,雍慶帝一臉的好奇。

王寧遠一把拉住雍慶帝的胳膊。

‘小心,鐵皮鋒利,小心傷著。’

雍慶帝任由王寧遠拉住,聽的進入勸也是優點。

‘如此薄的物品,用於何處?’

不得不佩服當下鐵匠的手藝,隻要表述明白,他們就能打造出所需要的物品。

更彆說他們還能根據你的要求做的更加完美,甚至比要求打造的更好。

王寧遠看看鋪子深處擺放的物品。

‘貴人稍等,那兩個鐵爐的爐盤還在沙模裡放著,不能給供給處送去。’

鐵匠說著,用鉄鉗夾著鐵塊放進炭爐。

黝黑的臉龐一轉身立馬就變的嚴厲起來。

‘愣著乾嘛,放下手裡的活,將鐵爐抬出來。’

聽到鐵匠嚴厲的話語,王寧遠小心的解釋道。

‘這些鐵匠都是從鐵匠胡同特意請過來的。

都知道這裡有皇後娘娘的臉麵,都是鋪子裡的大匠親自坐鎮。

更何況這裡很多器具都不是外麵常見的,所以管理異常嚴格。’

雍慶帝看著炭爐由衷的點點頭,‘到底有底蘊,連人家鋪子裡的爐子都連鍋端過來了!’

看到搬出來的爐子,兩位真正的貴人一下好奇起來。

‘持正腦子果然異於常人,居然能有如此妙法。’

順忠王指著鐵爐後部方形的爐桶。

‘這裡是能加熱的吧,這裡還能做飯,果然好構思。

隻是這生鐵的爐子,國朝生鐵的產量有限,夠北方百姓用嘛!’

順忠王自己說完,又感覺不對。

‘持正是否已經對生鐵冶煉有了新的思量。’

王寧遠聽到順忠心王這麼說,都覺得無奈。

封建時代的人智商真不能小看,隻從一點能想到產業鏈上的問題,這種人誰能小覷。

‘五弟不用捧他,要是沒有猜錯他手裡是不是握著墨家人。

蘇培盛,去請田先生過來!’

這還怎麼藏,這些在政治鬥爭圈裡長大的人心思轉變之快簡直出乎王寧遠的預料。

雍慶帝和順忠王已經拿起拐脖和煙囪開始試裝。

王寧遠接過雍慶帝手裡的腰牌開始出去調動侍衛和羽林衛。

等守衛人員安排完畢,王寧遠回來的時候臉都變了。

田氏兄弟都到了不說,還有幾位頭發花白的中年人已經跪在雍慶帝麵前。

鐵匠營裡的匠人更是一個外人都沒有。

‘王大人,陛下請您過去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