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各方利益四(1 / 1)

張穗看到跟在自己屁股後麵,嘴裡嚼著蜜三刀的兒子就煩。

‘娘,也蜜三刀也不甜,您怎麼想起吃這些的。

還有這糖角,都不如老家大集上賣的好吃。

娘您慢點,現在您可是家裡最尊貴的人。’

張穗停腳步,抬手就給了兒子一下。

‘就你話多,吃東西還堵不住你的嘴!’

說著還示意兒子看在一邊站著的老嬤嬤。

‘這是宮裡來的徐嬤嬤!’

德哥兒自然早就看到徐嬤嬤,隻是母親沒有開口,德哥兒也沒多問。

掏出手絹將手擦乾淨,這才拱手彎腰施禮。

‘徐嬤嬤好!’

突然覺得不對,又抬起頭看向這位鶴發童顏的老婦人。

徐嬤嬤儀態端方,雖然氣質典雅,不開口還真不會奪了主人的光彩。

徐嬤嬤雙手交疊放於腹部,隻是輕輕的點頭。

微笑間這才顯示出歲月的痕跡,額頭深紋和脖間的橫紋異常明顯。

嘴鼻間的法令紋弧度出來,徐嬤嬤臉上的溫和讓德哥兒都防備心大減。

‘德少爺叫一聲徐嬤嬤就好,要是少爺願意叫一聲徐奶奶,老身也不介意!’

德哥兒立馬痛快的叫了一聲徐奶奶。

一聲徐奶奶叫完,徐嬤嬤臉上的皺紋也隨著柔和起來。

王寧遠夫婦倆對她還有防備心理,更多的還是在審視。

可德哥兒一句徐奶奶算是接受了自己。

徐嬤嬤心裡剛放鬆一點,德哥兒就走到徐嬤嬤身邊。

‘徐奶奶,您皮膚真好,放心用不了兩天我娘就得向您取經。’

徐嬤嬤嗯了一聲,抬頭看向張穗。

張穗禮貌的笑笑,就準備在椅子上坐下。

‘夫人,您氣血充足,食欲漸長,更該多走動走動。

有老身看著,您且放心。’

嘴裡說著,徐嬤嬤走到張穗身邊扶著張穗的胳膊又在屋裡溜達起來。

德哥兒也想學著托住母親的另外一隻胳膊,沒想母親一甩胳膊不想接受這份殷勤。

‘臭小子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說吧又有什麼事?’

德哥兒嘿嘿一笑,‘娘您是在廣寧門外買了兩個破院子?’

張穗嗯了一聲,低頭看看跟在身邊的兒子。

‘我記得說這事的時候你在跟前,本來打算在那裡建一個客棧的。

金陵那裡要用銀子,這事可能得耽擱兩年。

正好廣寧門外不少人家去了海甸,那裡原有的客棧也夠用。

怎麼你也用,說來聽聽!’

說著張穗腳步一頓,‘你們互助社有銀子租院子嘛?’

德哥兒吸吸鼻子,‘瞧不起誰呢,我們哪個不是富家子!’

剛說完腦袋上就挨了一下,一隻蔥白般的食指就戳在德哥兒的腦門上。

‘你結社,我們當父母的不管,隻要不耽誤學業就好。

可你也不能如此口無遮攔,都是官員子弟,怎麼能說富貴!’

德哥兒站直身子,腦袋一低立馬老實的受教。

‘真以為自己多有號召力,不全是看在你李爺爺,你父親的麵上才讓後輩入社的。

擦亮你的眼睛,年紀小正是三觀形成的時期,心思變化更是如海般難測。’

德哥兒看了一眼母親身邊的徐嬤嬤,這才小聲的回答道。

‘娘,一共二十二個社員,全都是我和夏奶奶特意篩選出來的。

都和標哥兒差不多大,無論家世和家教都是上上之選。’

張穗那一眼,徐嬤嬤讀懂了,滿是我兒相信你,我們家也就接納你。

在宮裡一輩子,見過宮女鬥心眼使絆子。

見過宮妃爭寵將身邊的太監宮女棄若敝履。

皇子之間反目成仇,父子之間為了權力互相虛與委蛇。

皇帝,皇後對於皇子,皇女,宮女,太監有絕對的話語權,生死寵愛也隻在一念之間。

身在深宮,徐嬤嬤見過太多黑暗,各種毒辣心思。

突然出宮時的忐忑一點不比當初入宮時少。

深宮裡那些無家可歸,無人照料的老宮女,老太監是如何落寞,有一口薄棺已經算是優待。

不抱團取暖那種淒苦又怎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出宮前皇後娘娘說的清楚這是給自己找的養老人家。

皇後不需要自己給宮裡提供任何信息,隻需為了自己不多的後半生努力融入王家。

回想起王家老爺看自己時探究的眼神,夫人審視的眼神,想融入更需要敞開心扉。

徐嬤嬤扶著張穗坐下,倒了一杯菊花茶,微笑著遞到張穗手裡。

張穗接過茶杯喝了一口,不由抬頭看向正轉身去倒水的徐嬤嬤。

德哥兒自然也注意到母親的動作,忙用眼神詢問。

張穗微微一笑,三小口將不多的茶水飲完。

‘夫人,屋裡有火爐,空氣乾燥,要多補水。

夫人嘴角起了些乾皮,老身做主換成了菊花茶。

夫人氣色充足,腸胃通暢不需要添加蜂蜜。’

德哥兒聽著徐嬤嬤的敘述不由看向母親,嘴角有乾皮自然能看到。

氣血和腸胃又是怎麼判斷的?

‘德少爺,喝點溫水就好!’

德哥兒接過茶杯,笑著說道,‘徐奶奶,叫我德哥兒就行。’

一口水進入口腔,德哥兒總算知道母親為什麼滿意!

聽春跟在母親身邊多年,這份貼心還真是不如這位老嬤嬤。

‘接著說咱們的,怎麼剔除社員我和你父親都無權乾涉。

可他們的父母更重視的還是他們的學業,都是官宦人家的孩子,為官出仕才是家之根本。’

德哥兒靠在母親身邊的椅子上,‘這我能不明白嘛!

社規的第一條就是大家在學業上互助,取各家之長。

以後入社我們會用推薦考察製度。’

看到兒子一心想著自己起社搞事,當父母的能怎麼辦。

誰叫兒子的心理年紀已經趨於成熟,是頭破血流還是康莊大道那也是孩子選擇的路。

‘想要院子就是已經湊了夠了銀子,也想好乾什麼了?’

德哥兒嗯了一聲,‘我們湊了一百兩,向夏奶奶借了一百兩,順忠王府三管家答應借一百兩。’

張穗一盤算,修整院子一百五十兩足夠,剩下的算是起步資金。

‘社員裡有一位工部主事子弟,家裡有資源,我們打算聘用那些老工匠。

我們打算做高中低檔益智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