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各方利益十四(1 / 1)

烏雅看了一眼王寧遠,這才接著說道。

‘寧榮街有賈府的賈丁提著燈籠巡邏,我們就沒有冒然查探。

到底去了榮國府還是寧國府就不得而知。

莒超本想前去查探,被小的攔了下來。’

說完小臉上一臉的懊惱,‘早知道小的出門就帶上海東青了,有它們在肯定能探查清楚。’

德哥兒從王寧遠懷裡下來,走到烏雅身邊拍拍他的肩膀。

‘還真是夠小心謹慎的,路上遇到兵馬司的人沒?’

烏雅搖搖頭,對著德哥兒一笑,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少爺放心,有踏英跟著我躲過兵馬司夜巡隊還不容易。’

烏雅能從小俘虜一路活著到東平王府,還能給自己掙出一條活路,除了直覺,小心謹慎自然不缺。

韓彬擰眉看了一眼王寧遠,家裡所學還有德哥兒的所作所為韓彬自然了解。

可烏雅的表現自然驚豔,實在出人意料。

都是高門大戶,一路躲過去,還能這麼快追上。

王寧遠輕輕的點點頭,韓彬這才和張老拐小聲嘀咕起來。

韓彬和張老拐嘀嘀咕咕,仨小隻也在那交流心得,王寧遠輕輕拍拍兩個木匣,示意一會打開讓他們先看。

有了徐嬤嬤就是不一樣,張穗躺在榻上享受著徐嬤嬤的按摩。

聽春在一邊小聲的讀著書,房間裡連張穗最喜歡的熏香都停了。

聽到腳步聲,張穗扭頭看看王寧遠。

‘什麼時候回來的?’

王寧遠把雙手放進腋下暖熱。

徐嬤嬤笑著讓出位置,跟著聽春退了出去。

換成王寧遠,張穗明顯有點不適應。

‘還是宮裡人會享受,也不知道徐嬤嬤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吃喝穿戴,首飾衣物擺放,孕期營養真是一點不比後世差。

不對,應該說比後世還精細,還全麵。

他們真是把伺候人的學問當成一門學問,係統的整理了一番。’

剛說完聽春就在門外打招呼,‘夫人,徐嬤嬤安排的豆漿。

說是喝完您就能就寢。’

王寧遠起身開門接過托盤,媳婦已經慵懶的坐了起來。

看著媳婦小口的喝著豆漿,王寧遠這才開口道。

‘也許是咱們地位太低,真正的達官富貴家裡享受的待遇也不比現在差吧。’

張穗聽了搖搖頭,‘那些國士享受到的療養自然不會差。

相信也有不少像咱們這樣的幸進之臣的人家。

可我心裡總覺得受之有愧。

老爺,現在我是真想和你一起改變這個世界!’

王寧遠搖頭苦笑一下,‘怎麼這麼快就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覺悟了,以前怎麼沒發現你這麼多愁善感。’

張穗白了自己男人一眼,一抬下巴,示意將銅盆拿過來。

漱過口後,將水吐到銅盆裡,這才褪了罩衣躺在床上。

王寧遠才將今晚在秦家的事起了頭,媳婦已經打起了小呼嚕。

將棉被蓋好,小心的放下帷幔,悄悄的退了出去。

‘小心守著夫人!’

聽春立馬蹲身應是,看了王寧遠一眼這才開口道。

‘老爺,徐嬤嬤的意思是讓我和畫冬妹妹晚上輪流值守。’

不說還沒注意到,東二間裡已經變樣。

兩張床已經擺了進來,上麵還放著被褥。

王寧遠指指床鋪,聽春這才小聲答道。

‘還有一張是徐嬤嬤的!

她的意思是讓老爺和夫人暫時分開睡,省的打擾夫人休息不好。

書房外的床鋪已經給老爺收拾妥當。’

王寧遠一愣,‘徐嬤嬤呢!’

聽春眉頭一皺,做了一個噓的手勢,一拉王寧遠的衣袖到了正堂。

‘老爺,徐嬤嬤到廚房吃夜宵了。

說來也怪,她對各種飯菜異常了解,可對府裡的飯食卻異常誇讚。

不是出自宮裡嘛,什麼山珍海味沒吃過。’

王寧遠搖搖頭,‘整日裡活的戰戰兢兢,什麼山珍海味能品出味來。

宮裡的規矩比天大,她們的日子不一定比咱們強。

行了,給你們說這些乾嘛!

先辛苦幾天,回頭在挑幾個人上來,彆把你和畫冬累壞了。’

又囑咐了聽春幾句,王寧遠這才出了正堂。

過廳都沒進,王寧遠直接去了二院的廚房。

剛到門口就聽到徐嬤嬤說話的聲音。

‘以後老爺晚上在操勞,不可在奉茶,府裡有上好的黃豆就多飲豆漿,稍加糖霜不可過多。

每日清晨每人一大杯蜂蜜水,既能益氣通腸,還能補水養顏。’

勤秋笑著應道,‘在老家坐堂的郎中也不是沒囑咐過。

隻是咱們家三位主人口味獨特且難勸呢!

也是大夫人說話管用,現在徐嬤嬤來了,多囑咐夫人兩句。

老爺和德哥兒都聽夫人的。’

廚房裡沉默一會,這才傳出徐嬤嬤的聲音。

‘你們一個個的心眼不少,罷了我這把老骨頭也沒甚可惜的。

就全了你們的心思,當一回槍好好勸勸夫人如何養生。’

勤秋和兩位廚工發出一陣銀鈴般的笑聲。

‘瞧徐嬤嬤說的,我們是敬重您呢,怎麼舍得拿您當槍使。’

王寧遠搖搖頭,這個徐嬤嬤還是有識人之明,還不難一天就把家裡的幾個大丫鬟摸透了。

王寧遠敲敲門,廚工打開廚房門。

‘老爺,秋姐姐老爺來了!’

王寧遠邁步進了廚房,徐嬤嬤倒也不嫌棄,直接將碗放在案板上,手裡捏著半個馬蹄燒餅站了起來。

徐嬤嬤正準備行禮,王寧遠擺擺手。

‘接著吃你的,我找勤秋說幾句話。’

勤秋聽到找她,立馬放下菜刀和食材,雙手在圍裙上一擦。

‘老爺,啥事!’

徐嬤嬤聽到勤秋這樣差點沒笑出來。

‘家裡人多,節後府裡上門的人也不少,你多挑幾個丫頭上來。

對了,秋裡你就要和劉槐成親,接手的大廚可有眉目?’

勤秋臉一紅,腦袋低垂,配上她的身形這反差還真有點讓人不適應。

‘老爺,初三四的鋪子裡夥計家的娘子都要帶閨女來給夫人磕頭。

到時我留心些選幾個留在家裡聽用就是。

至於接手的人,我已經寫信回老家,師傅她老人家還想來伺候老爺一家。

她家的酒樓也就那樣,本本分分不想在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