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賈總的驕傲(1 / 1)

“小老板,東汽的賈總到了,在大會議室。”

沈欣推門走了進來,身穿著一身精致剪裁的西裝,顯得有些著急忙慌。

衛筱聞言摩拳擦掌,從椅背上拿起了自己的外套,麵對鏡子仔細的梳理額前的劉海。

“沈姐,讓宋傑和俞兆林準備好資料,在前台待命。”

“你和我先去會會這位賈總。”

“要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應對這場磋商。”

妝容儀表確認無疑,衛筱走出辦公室,一路上都在給自己打氣。

自從和盧叔請教之後,衛筱茅塞頓開。

對於造車的具體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框架。

盧叔說的沒有錯。

3分垂直整合,7分水平協作是她目前最優的選擇。

那麼。

找一家靠譜的代工廠進行合作就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

這家公司的選擇衛筱斟酌了很久,做過無數次的橫向對比。

國內擁有整車製造資質的企業並不多,刨除貨車和商用汽車,剩下的乘用車製造廠家更是屈指可數,滿打滿算十來家。

所以衛筱的合作對象就選定在這十來家公司中。

至於怎麼選,衛筱也經過了一番頭腦風暴。

首先,車企自身的業務要過硬。

不能是那種在前一階段趁著熱錢入場的新玩家。

也不能是靠著一張牌照吃老本,沒有硬實力的老企業。

一定要是那種深度參與了國內汽車工業發展,並且拿出過過硬產品,有成功經曆的企業。

於是。

名單裡的企業數量瞬間減半。

其次,車企自有的新能源品牌不能太強勢。

比如近十年崛起的那些自主新能源品牌。

人家抓住了市場機遇,深耕十多年,從默默無聞的小廠家乾到年銷量500萬量的巨頭。

旗下品牌七八個,各個都是戰鬥力極強的車型。

像這種企業,跑去合作,無異於自找苦吃。

人家沒有外部資金介入,都活的好好的,乾嘛還要費勁巴拉搞合資?

如此。

衛筱的名單裡隻剩下了三家老牌國企。

這三家企業都有幾十年的曆史,深度參與了汽車工業的發展。

早年市場上百分之九十的合資車都出自這三家之手。

隻不過體量太過龐大,難以轉向。

當新能源浪潮襲來的時候,他們航母掉頭,有些慢了。

等回過神來的時候,新勢力已經搶占了市場。

他們後知後覺的發布新能源品牌,在市場的夾縫中求生存。

但效果一般,隻能靠燃油車合資車的底蘊硬撐。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所有車企裡最需要新能量注入的。

隻有大膽改革,才能在產業轉型中占得一席之地。

而且這三家的工業底蘊厚,品牌有保障,恰好符合衛筱自身的要求。

所以衛筱選擇了東汽作為最終目標。

原因無他,因為自己的人脈可以夠得到。

“賈總,幸會!”走進大會議室的衛筱滿臉商務。

賈旭召對於這位物流女王心裡還有一些敬意,連忙起身相迎,一個勁的誇順風的總部壯觀,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他來之前,中間人老盧隻是說順風有意向合作。

賈旭召想當然。

一家物流企業要和自己這個車企合作,那自然是關於采購貨車方麵的事情。

如此一來,他是乙方,衛筱是甲方。

自己天然弱勢。

如果順風想采購自家的貨車,那可是一筆大訂單,求之不得。

不過。

衛筱很快開門見山。

聞聽順風想要進入新能源領域,賈旭召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要不……坐下說吧……”

隨著甲方乙方和中間人盧斌的落座,就聽衛筱自信滿滿開口。

“賈總,貴司是國內汽車製造業的總龍頭。”

“當我確立造車這個戰略的時候,貴司是第一個出現在我腦海裡的選擇。”

“今天請您過來,我們完全抱著學習的態度,希望您不吝賜教。”

一旁的沈欣越聽越緊張。

此時的小老板讓她感覺到陌生。

她不是那種虛偽客套的人。

一般的商務會麵都是直來直往,行就是行,不行就不行。

很少溜須拍馬,在言語上打太極。

可今天,她不滴。

措辭和表情都像是拿過奧斯卡一樣,假的一批。

可見小老板對於賈旭召有多重視了。

但對麵的賈旭召反應平平:“衛總過謙了,您在物流行業也是龍頭,讓我當您的老師,我慚愧的很。”

“您當得起。”

衛筱能聽出賈旭召的潛台詞。

看來這次的難度不低。

賈總的言下之意,我們各乾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所以她隻能見招拆招。

“呃……”

賈旭召沉吟了一聲。

“目前的汽車行業,廝殺很激烈,我個人感覺已經不存在入場的時機了。”

嘶——

言畢。

衛筱還沒來得及說話,沈欣倒吸一口涼氣。

拒絕的好直白!

這話翻譯過來:彆跟著瞎摻和。

現在的產業已經進入到了存量廝殺的階段,不是藍海。

新玩家的加入,隻會讓戰場變得更焦灼,而不能把蛋糕做大。

站在東汽的角度看,他們雖然拿不到第一,但至少還站在廠商比賽。

這個時候順風再殺進來,其實是多了一個競爭對手。

中間人盧斌也感覺到風向對衛筱不利,於是開口和稀泥。

“事在人為嘛,沒有不對的時機,隻有不對的玩家。”

盧斌是毫無保留的支持衛筱的。

畢竟拋開人脈關係,還有切實的利益存在。

如果衛筱能順利和東汽牽手,自己作為上遊供應鏈,自然是多了一個客戶。

所以他才費儘心機攢這個局。

不過小侄女的處境很艱難,人家老賈抬手就已經表明了態度,很堅決。

自己能做的隻能是儘量緩和氛圍,給侄女一點餘地。

至於如何打動老賈,隻能看衛筱的發揮了。

麵對眾人的目光,衛筱調整了呼吸,再次開口。

“賈總說的很對,現在的新能車行業已經規範化了,所以我們才想和東汽這樣的老前輩取經。”

“當然,順風不是拿來主義者。”

“我們一定會付學費,哪怕再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談判不順利,那就加快步伐。

提前把籌碼拋出來,穩住賈旭召。

“順風雖然未曾涉足製造業,但我們和晨盾常年深度合作。”

“尤其是我們和晨盾聯合設立的創新研究院。”

“一直在致力於電氣技術的研發。”

“如果我們能合作,晨盾自然也會入局。”

賈旭召的目光清澈了一些。

說起技術,他不懷疑。

人家晨盾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在無人機市場迅速崛起,做的都是軍用級的產品。

雖然不是一個行業內的,但無人機和新能車的相同點太多。

晨盾一定能幫得上忙。

不說彆的,晨盾是國內唯一一家有全智能生產線的製造業企業。

這對於賈旭召有很大的吸引力。

衛筱和陳晨的關係外界早有揣測,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

順風造車,賈旭召覺得沒什麼吸引力。

可如果……

晨盾想造車,賈旭東確實想展開了解一下。

“願聞其詳。”

看到賈旭召有點上套,衛筱立馬添柴加火。

“如果我們可以合作,晨盾儲備的三電技術自然會加入到供應鏈之中。”

“由東汽提供整車製造,電池電機和電控由晨盾負責。”

“我們們順風提供物流、營銷和資金支持。”

“這樣整合下來,我們會打造一支幾句競爭力的品牌。”

看衛筱勢在必得的樣子,賈旭召眉眼一沉。

“那麼這個品牌的股權結構呢?”

衛筱脫口而出:“順風和東汽都占四成,晨盾占兩成,當然具體比例我們可以在做商討。”

“您的意思是,順風和晨盾加起來一共是六成?”

“原則上是的。”

賈旭召深藏不漏,接著問道:“這其中晨盾提供三電技術,我們提供整車生產,那順風在生產環節是何種何種角色?”

聽來聽去。

這裡頭好像沒順風什麼事兒。

晨讀的技術沒的說,賈旭召是認可的。

如果能夠和晨盾強強聯合,確實有點吸引力。

關鍵是順風。

你隻提供資金、營銷物流這些有的沒的。

我需要嗎?

仔細算下來,衛筱和之前那些想在新能車市場撈快錢的企業好像沒什麼兩樣。

都是背著一麻袋錢就想殺進製造業。

前兩年這套還能搞,現在不比從前了。

製造業,生產線為王。

順風啥也沒有,還想占四成股本?

你這四成不要緊,關鍵是傻子都知道你們和晨盾關係好。

你倆4+2=6。

占股本的絕大多數,那我東汽在這種合作中有什麼地位?

麵對質疑,衛筱不卑不亢。

“賈總,我重申一遍,順風造車的決心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我們不會隻在資金環節投入,我們會深度參與生產環節。”

“順風和晨盾共同控股的AI研究院,前身叫做路通科技。”

“這家公司早就在自動駕駛領域布局了,並且有足夠的技術儲備。”

“他們自身的智能駕駛係統,完全不虛任何一家企業的駕控。”

“如果成功合作,我們會為這輛車提供全套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嘿嘿!

你以為晨盾是我的底牌,其實蘇雪鬆的路通才是底牌。

晨盾厲害毋庸置疑,但是相對造車,路通才是王炸。

蘇雪鬆這麼多年,彆的沒整出來,技術儲備了不少。

尤其是陳晨對路通進行改組之後,這家企業的技術突飛猛進。

人家搞的智能駕駛係統是工業級的,連接的數據量十倍於民用,規格高的一批。

這種企業出來搞乘用車智駕,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聽到小老板拋出的籌碼,一旁的沈欣在心裡直豎大拇指。

說的是。

路通雖然改組了,大頭還是在順風這裡。

當時大家覺得小老板投資路通,純粹是為了給舅舅找工作。

沒想到。

幾年前射出的子彈正中眉心。

路通積攢下的智駕技術,正好是順風談判中的最大籌碼。

小舅蘇雪鬆也不是完全的酒囊飯袋。

這些年錢沒少花,技術也沒少搞。

之前沒有產生利潤,是因為小舅的東西太超前,使用前景不高。

但放在這個時間點,小舅的技術剛剛好。

路通科技的那一套東西,稍作修改,無限接近於L4。

不少順風的貨車已經用上了這套係統。

尤其是人家的大數據聯網服務,經過陳晨改造之後,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車路雲功能。

如果能放在家用乘用車上,一定是妥妥的第一梯隊。

“哈哈,這就是我佩服我這位小侄女的地方,她年紀不大,眼光卻很長遠。”

盧斌發自內心的讚賞,一直在給她點讚。

這些年順風可沒少折騰。

晨盾就不說了,被認為是衛筱最成功的投資。

可除了晨盾之外,衛筱還有很多持續性的投入。

不管是盧斌自己,還是賈旭召,這些外人很容易被固有印象綁架。

以為順風還是那個送快遞的物流中堅。

以為衛筱還是那個接受家業,嗷嗷瞎折騰的商二代。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大家站在某一個節點往後看的時候。

順風儼然是一尊龐然大物,集航空航運、物流設備、飛行器等諸多產業為一體。

轉過頭。

盧斌苦口婆心:“老賈,順風的實力其實是被低估了。”

“他們和那些賣掃地機器人造車的不一樣。”

“順風本就是行業中堅,還有海量的技術儲備。”

“你們倆聯合起來,聲量天然就大一倍,一加一可以大於二。”

賈旭召在旁邊聽著,麵色越來越沉重。

他並沒有感覺到順風的強大對於自己是什麼優勢,反而有一些緊迫感。

“稍等一下,如果我理解我沒有錯的話。”

“按照剛才的方案。”

“晨盾提供三電,順風提供智駕,我們提供車身。”

“是這樣嗎?”

衛筱笑著點點頭:“沒有錯,這是我們能拿出的最大誠意。”

“也就是說,你們提供靈魂,我們隻提供軀體?”

“作為一家連續十八年占據國內汽車銷量榜榜首的企業。”

“我們是無法接受這種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