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是一個口碑非常魔幻的存在。江湖上經常說他們的是四兒子店,因為專門坑老子。
常規認知裡這個老子是客戶,實則不然。
他們連廠商也坑。
在他們坑客戶之前,還要跟廠商先進行一番博弈。
4s店的本質是汽車生產廠商的外包銷售渠道,畢竟賣車不是買菜,屬於搭建消費,用戶買之前都得看車買車試車,這就需要龐大的體係來支撐。
而往往廠家會在這一步選擇身前,通過外包的銷售方式來實現和客戶的互動。
導致一部分4s店成為了二道販子的存在。
經常投機倒把的人都知道,二道販子是這個世界上節操最差的一群人。
具體到汽車領域,更是如此。
正常情況下,四兒子店老老實實賣裸車,掙的錢也就是八到十二個點。
這點錢自然是喂不飽二道販子的,所以他們總想著整點花裡胡哨的東西,這些騷操作自然是由用戶承擔。
首先是價格博弈。
任何銷售都知道自駕車的底價是多少,但他們從不會給用戶看底價,給個一萬塊的優惠,還說自己要上樓去跟經理請示。
如果消費者能跟著他上樓,會發現他僅僅是上樓蹲了個坑而已。
除去價格之外,還有PDI檢查費、保險、車膜、牌照一堆等著。
客戶稍微質疑一下,四兒子店會甩鍋說這是廠家要求,他們沒有辦法。
最終還是由客戶和廠家承擔了所有。
在衛筱看來,四兒子店是上個事跡的產物,老舊過時且全是負麵作用,沒必要保留。
“老宋,賣個車而已,沒必要給自己請來一群祖宗。”
可宋傑不理解:“話是這麼說,但換個角度看,4s店也是我們的最大客戶。”
他覺得衛總的理解有些偏差。
她把四兒子店當做了經銷渠道,而宋傑以為這個群體是客戶。
無非就是車廠以批量低價的形式,保證了銷量,從而降低了流水線的成本。
“之前也有人搞過直營模式,但下場不太好看,畢竟大宗工業品還是需要銷售規模的。”宋傑腦海裡蹦出很多友商錘死掙紮的畫麵。
衛筱態度堅決:“那些驢馬蛋子怎麼和本總裁比?”
宋傑:“……”
“我的意思是,新時代的銷售,其實更多的是在網絡營銷上。”
“至於線下,每個城市保留一到兩個交付點就足以。”
“沒必要搞得滿大街都是。”
沈欣聽了半天,她雖然不願意給宋傑撥錢,但站隊還是偏宋傑。
她隻是希望壓縮一下成本。
於是出聲幫腔道:“那用戶在買車之前的流程呢?比如試駕這些。”
“試駕在交付店完成,其他全部在app解決,這樣會給消費者避掉很多雷。”
宋傑和沈欣不置可否。
消費者是避雷了,可廠家有些踩坑的意思。
這種銷售模式業內有人嘗試過,下場不怎麼好。
究其原因,還是覆蓋麵不夠,滲透率不高。
也不是每一個準車主都願意打車穿越城市去另一端試駕車輛的。
這其中的弊端無法用數據量化,但弊端肯定是有的。
沈欣再次嘗試:“衛總,關於模式的問題,我們還是再考慮……”
“不用考慮了,我意已決,再勸自殺。”
衛筱嘴硬的不行,因為她知道再怎麼掰扯,自己也是理虧。
采用直營方式,對銷量肯定是有影響的。
可是!
那又怎麼樣呢?
按照目前的成本可算,賣一輛車她得虧三萬出頭。
這已經是無法挽回的事實了。
陳狗拿出的整車方案太紮實,用料太猛,根本賺不了一點。
按照他的說法,後期成本才能降下來盈利。
前期的陣痛是免不了的。
行,陣痛免不了,那我痛的輕一點總行了吧?
前期用直營的方式稍微控製一下銷量,少虧即是賺。
等到陳狗那邊生產成本降下來,再慢慢擴大渠道。
直營這種方式就很香了。
等於衛筱把銷量完全掌控在了自己的手裡,隨時調控。
不過營銷的方式不是洋娃娃最關心的。
在她看來,這次會議的重點在於營銷的規模。
“現在生產和銷售的大部分事情都已經定了,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風盾汽車的前景在哪裡?”
衛筱看向俞兆林,希望從他的嘴裡得出幾個數字。
市場調研確實也是他的強項。
過去這些日子他一直在精心準備,收集友商同級彆競品的情報,深入了解他們的銷量。
最後通過評估,他心裡有一個大概的預期。
“之前陳總提出我們擠壓b級燃油車的市場,這個市場規模按照前年數據推算,大致是一千二百萬輛。”
“不過這塊市場目前仍在承壓運行,所以未來的年銷量大致會在一千萬輛左右。”
“而這其中大部分都是低端車,並不是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
“所以參考BBA的年銷量,我覺得更為穩妥。”
“我估算,新一年的BBA同級彆的銷量加起來,大約在75萬輛左右。”
衛筱聽著這個數字,有些意外。
消費者嘴上都在罵燃油車,但身體都很誠實,還是在酷酷買。
75萬輛不少了,還要啥自行車?
尤其是陳晨,說話真的不打草稿,嗷嗷喊著要搶占人家的市場。
75萬輛,你搶的過來嗎?
撐不死你!
你要是全部都拿下來,那你就是宇宙第一大汽車廠商。
畢竟賣的是b級車,不是馬路三大媽。
衛筱一想就來氣:“你聽陳晨嘴上放屁的,他畫的餅還少嗎?”
俞兆林憨厚的笑著:“我也覺得直接搶占bba的市場並不現實,沒所以我覺得參考當前新勢力的銷量比較靠譜。”
“目前電動車的銷量冠軍,年銷量在50萬輛。”
“但人家擁有成熟的銷售和生產體係,我們暫時碰不了瓷。”
“和我們情況差不多的一家廠商,也是今年剛入局,成績很不錯,年銷量13萬輛。”
“我覺得以這個數據為標杆,是中肯的選擇。”
沈欣拿起報表翻找了一下,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十三萬輛?那就是十名開外了?”
有點太少了。
畢竟當時造車的時候是豪言壯語。
可到了定銷售目標,一問一個十名開外。
按照榜單往後開,前十的名頭還算響亮,再往後就都是些邊角料。
和這些品牌混在一起,顯然不符合風盾汽車一開始的定位。
宋傑也有雄心壯誌:“十三萬輛肯定不是風盾汽車的標準,我覺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銷售規模至少要在20萬輛左右,擠進前五。”
俞兆林:“二十萬輛的話,我們可能得努力。”
沈欣:“那怕什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們順風要打就打高端局。”
三巨頭的信心還是比較足的。
原因無他,陳晨給他們的底氣太硬了。
原型車已經定了,他們仨覺得手裡有這張牌,夢做大一點不妨事。
可此時的洋娃娃臉色賊難看,連忙矯正會議風向。
“我們畢竟是新手,剛發育,不能太浪。”
20萬輛。
一輛虧一萬。
本總裁得虧出20億。
像話嗎?
本總裁的初心是為了賺錢來的,雄心壯誌的莽進去造車,頭一年先搭20億進去。
我不如去做慈善呢。
自己手下的這群人她也清楚,你給他們定個目標畫個餅,他們是真的會吃的。
畢竟水平都不是蓋的。
要是一開始銷售目標定的很高,這些老六很有可能會實現。
那就虧大發了。
所以衛筱立刻降低大家的:“我們還是理智一些,第一年保五爭十。”
“完成五萬輛的目標,我們成功。”
“如果達成十萬輛,那就是超預期。”
“意淫一時爽,事後很迷茫,不要勉強自己。”
宋傑還在掙紮:“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再勸自殺,銷量目標就按照這個數字去實現。”
……
離開辦公室,三巨頭默契的來到了宋姐的辦公室。
雖說小老板的營銷規模和策略定的比較合理,但他們總覺得這不是自己認識的衛筱。
以前的衛總總是心高氣傲,要做就做最好的。
當時沒什麼東西的時候,總想著嗷嗷搞創新,動不動就壓上全部身價。
現在既有原型車,又有晨盾提供的技術保障,甚至連供應商解決了。
衛總倒是慫了,他們有些想不同。
“我雖然不支持老宋搞那麼多4s店花錢,但小老板的目標業態保守了。”沈欣說道。
“嗯,五萬輛的最低目標,我感覺有手就行。”宋傑有點憋屈。
俞兆林雖然是比較保守的那一派,但也覺得眼前的衛總麵目全非:“她不會被誰上了身吧?”
“瞎說!”沈欣給他一個白眼。“我感覺是年齡和閱曆的增長,讓她變得保守了。”
在場的三人年齡都比衛筱大很多,按理說是最保守的時候。
可是自從衛筱入住順風之後,帶領他們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跡。
現在的他們覺得年紀越大,越應該闖。
萬萬沒想到的是,原來帶他們乘風破浪的那個旗手先慫了。
這可不行!
宋傑覺得有道理:“小老板接手順風也有段時間了,其實也遭遇了不少的事情。”
沈欣:“我就是這個意思,看似來時的路很順,實則波濤海浪,小老板歲數還沒到處變不驚的時候,可能有ptsd了。”
“也是辛苦她了,這麼小的年紀就要扛起這麼大的風雨。”
三人對對眼神,思想變得高度統一。
以前是小老板替他們撐傘,讓他們從物流巨頭一躍成為科創龍頭。
彆的不說,每個人手裡的期權都翻了好幾十倍。
不論是感情上還是業務上,他們都不願意看小老板沉淪下去。
該到他們反哺回去了。
沈欣轉頭看向宋傑:“之前沒有同意你的方案,一方麵是花費大,再者就是不夠創新。”
“要麼我們再合計合計,再直營這條路上好好鑽研一下。”
“如果你有好的方案,我可以想辦法再給你擠點錢。”
對事不對人。
沈欣並不是覺得錢花的太多,而是花的不值。
現在小老板已經敲定了直營的方案,這個原則不能更改。
那麼沈欣希望宋傑能下下功夫,把直營玩出花來。
隻要在短期內達到五萬輛的目標,小老板的信心自然會提升上去。
宋傑憋著一股勁,想讓小老板振作起來,於是拍拍胸脯。
“你等我再研究研究,儘快給你個方案。”
俞兆林也群策群力:“小老板有一點說的沒錯,新時代了,我們得跟上時代,所以營銷這塊,你去跟蔣坤碰碰頭,他可是個營銷鬼才。”
宋傑聽從了老搭檔們的建議,轉頭就拐出了辦公室,直衝蔣坤所在。
“直銷?衛總定的那肯定沒毛病,我一萬個支持。”蔣坤聽完沒心沒肺點頭。
“你能不能把注意力從你那破電腦上拿開。”
宋傑一看蔣坤就是在神遊。
他是除了名的摸魚怪。
除了衛總親自交代的任務之外,蔣坤幾乎不乾任何實質性的活兒。
也不把比他高一級的幾位副總裁放在眼裡。
“現在討論的不是銷量的問題,而是衛總的信心問題,衛總對你不薄,恩情你總是要還的吧?”
蔣坤抬頭:“恩情?我上個班咋還給我乾到光之國來了?”
“少扯犢子,現在衛總要求要直營模式,但是我覺得這樣銷量不能保證,你有沒有好的建議。”
蔣坤這才完全放下鼠標。
說歸說,鬨歸鬨,摸魚歸摸魚。
衛總的好他還是記著的。
“其實我認為衛總的想法是對的,傳統的營銷模式不說效果如何,首先會讓年輕人抵觸。”
“因為那裡充滿了不真誠和套路。”
“直營模式就不一樣了,銷售人員更像是npc,背後由廠家背書,消費者會更信任一些。”
宋傑瞬間覺得通透了很多。
風盾汽車的客戶群體已經不是他這樣土埋半截的人了,而是那些第一次買車的年輕人。
所以營銷的手段,儘量要讓他們舒服。
“那你覺得用什麼方式,能夠最大化的獲客,打動年輕人?”
蔣坤嘴角一癟:“真誠是必殺技,直接給他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