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總,這是今年的預算,您看一下。”
錢江,順豐產業園副總裁辦公室。
沈欣咬著筆尖若有所思。
“放那兒吧。”
作為順風實質上的一把手,沈欣現在的心思幾乎沒怎麼在快遞業務上。
因為造車那邊的動靜太大了,她時不時就得摻和一下,而且是主動的。
其實小老板初次提出這個戰略的時候,沈欣不怎麼讚成。
覺得在主業麵臨困境的時候,分出太多的精力去搞副業屬於不務正業。
可隨著項目的進行,她也有點投入了。
誰也想不到。
順風造個車,突然就爆了。
不管什麼行業,隻要有成績,誰都願意往上貼。
於是此時的沈欣還在回味小老板提出的智行生態戰略。
進來彙報工作的俞兆林看沈欣不在線,有點小埋怨。
“沈總,你還是先看一看吧,情況不容樂觀。”
“趨勢基本上是穩住了,按照郵政那邊發布的數據,全國的快遞業務大量同比增長了11%……”
沈欣這才回過神來,拿起了報表。
進看一眼,她明白了屬俞兆林所說的不容樂觀是什麼意思。
由於直播電商成為購物的主流,消費者下沉化、碎片化,使快遞業務轉向輕小件、逆向化。
總體上是量增價減的行情。
單量是保住了,但每單的客單價在逐步下跌。
四年前快遞客單價是10.55,三年前9.54、再到後來的9.55、9.04。
一年比一年低,而且肉眼可見,明年還是止不住。
對於其他快遞來說,這個客單價目前還在承受範圍內。
可順風,主打的是差異化高質量服務。
成本自然比比人高。
俞兆林急得直嘬牙花:“我估計單價跌到八塊錢,是眨眼的事兒。”
“關鍵我感覺我們的生死線就在8塊錢左右。”
“一旦低於這個價格,利潤會慘不忍睹。”
“日子本來已經很難過了,如果不想辦法,這可能會是史上最大危機。”
沈欣能聽出俞兆林有明顯的秦湘。
於是抬頭問道:“那你的意見是?”
“保單量,提單價。”
目前快遞業務,沈欣負總責,俞兆林二把手。
剩下的精兵強將,全都被小老板調去造車了。
所以俞兆林感覺他身上的擔子可重了。
自從市場部把數據發過來之後,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
思來想去,他覺得隻有這個方法還值得一試。
“你聽起來兩者是互相矛盾的。”
“實則不然。”
“行業發展的趨勢有利於友商,這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客單價比較高的那一方,我們是劣勢,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如此大環境,我們隻能狠心破釜沉舟了。”
“一手保單量,先用補貼,把市場份額保住,爭取搞死幾個同行。”
“等到業務穩固一點,逐漸的把單價提上來,把這兩年的虧損補進去。”
沈欣沒有發表看法。
一味的沉默。
俞兆林的想法是常規路線,之前在各個行業都有用過。
當市場陷入僵持階段,為了爭奪有限的客戶,幾個主要競爭者開始內卷。
瘋了一樣的補貼,給消費者撒錢。
一旦市場回歸到穩定的三足鼎立,或者一家獨大的局麵。
再用後續的提價補回損失。
看似沒有問題。
消費者在前兩年確實得到了真金白銀的優惠,可後來呢?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最重要的是,按照俞兆林的說法他們必須先搞死幾家友商。
沈欣很懷疑,如果快遞業隻剩三到五家有競爭力的廠商,行業真的會好起來嗎?
這是值得深思的戰略問題。
如今的自己,已經不是分管具體業務的執行者,棋子。
而是主管集團戰略的棋手。
角色的變化,要求思維也要立刻變化。
沈欣從業多年,經曆和手段不可謂不豐富。
但真正坐到了這個位子,她覺得之前的經曆幾乎沒什麼用。
一人肩負著整個集團業務的生死,每一步棋都尤為重要。
不僅僅是對自己業務能力的考驗,更多的還有戰略考量、戰略定力這些曾經自己接觸不到的技能。
“原來小老板真的沒那麼容易。”
“啊?”
沈欣搖搖頭:“沒什麼。”
坐在這個位置上,她才能理解衛筱的苦楚。
當初的創新無極限戰略,站在馬後炮的角度,誰都覺得是神之一手。
給順風續命到了現在。
可時間撥回立戰略的前夕,也就是小老板還沒勾搭上陳晨的時候。
天知道小老板做出這麼破釜沉舟的決定,需要多大的勇氣?
她真的是個天才。
那麼……
“如果是小老板,麵對今天這樣的局麵,會怎麼做?”沈欣突然發問。
俞兆林恍惚半晌,猶豫道:“她……她可能會讓利於市場吧。”
“我也覺得。”
先競爭,後提單價。
看似能保住當前的局麵,甚至有可能回光返照一下。
但當局麵穩定之後,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就像外賣行業一樣。
如果生產力沒有巨大的革新,行業也就那樣了。
“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像小老板一樣,目光更長遠一些,不要著眼於眼前的得失。”沈欣若有所思。
“那你的意思是?”
“單量可以不保,先著手把快遞時效提上去。”
沈欣覺得如果是小老板做決斷,肯定也會這樣做。
“那單價呢?”
“單價儘量低。”
沈欣自知自己絕對達不到小老板那樣的戰略高度。
所以她隻能從表象上照貓畫虎。
總結小老板上任以來的商業決斷,無非就兩點。
第一,保快遞時效。
通過大量的研發投入,著重推進生產力的更新。
於是在她掌管期間,無人機逐漸成為了順風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降低客單價。
但凡有任何價格上的抉擇,小老板總是嗷嗷喊著降價。
當初大家都舉反對大旗。
但回過頭一看,降價不降服務,反倒鞏固了市場,形成一眾死忠粉。
小老板這麼做的雄才偉略,正著學習還真不好學。
但是倒著抄,照貓畫虎,沈欣覺得還是可以的。
俞兆林也能大概理解沈欣的意圖,但他沒那麼大的膽子。
“一方麵保快遞時效,另一方麵降低客單價,我怎麼看都是虧的啊。”
沈欣點頭:“確實,那我們和小老板之間,還缺了什麼?”
“缺了一個陳總。”俞兆林想都沒脫口而出。
!!
一語點醒夢中人。
沈欣覺得自己就像個傻逼。
嗷嗷複盤了小老板的操作那麼久,愣是忘了這個最關鍵的點。
小老板哪次操作,不是有人家陳總在背後撐著?
她立刻站起身,從背後的櫃子裡翻找材料。
俞兆林有些奇怪:“咋了你?”
“陳晨真是個天才!”沈欣像是瘋了似的翻箱倒櫃。“陳總早就預判到了今天的局麵,他還給我們留下了錦囊妙計。”
“啊?”
“找到了!”
沈欣終於在機密文件中找打了一份厚厚的計劃書排在桌麵上。
小船快跑,快遞航母。
“陳總早就布局了造船業,提出用水運來豐富公司運力,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臥槽……”
俞兆林差點都要忘了這一茬。
這個是大家都有印象。
當初剛提出來的時候,沒幾個人同意,所以順風這邊就沒什麼水花了。
可結合現在的局麵,陳總簡直神了。
人家早就預料到快遞會向著碎片化的方向發展,單價會一降再降。
要論成本低,有什麼比水運陳本還低的呢?
俞兆林一萬個佩服,恨不得伸手遙遠拜:“陳總和衛總太牛掰了,不怪人家賺錢呢。”
“陳總搞項目,衛總定戰略。”
“雙劍合璧,簡直無敵。”
沈欣看了眼計劃書的詳情,細思極恐:“這都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在這裡!”
她指了指項目的預期落地時間。
俞兆林都看傻了。
就是最近三個月!
當他們還在前瞻接下來遇到的風險時,陳總和衛總已經把具體的解決手段給落地了。
牛逼的媽媽給牛逼開門,牛逼到家了。
沈欣打了個電話,聽說陳總就在二期,馬不停蹄的和俞兆林飛奔下樓。
如果小船快跑項目成功的話,保單量和降單價不但可以都要,還能把價格降到最低。
“陳總!你在不在?”俞兆林明知故問的敲門。
屋內:“不在。”
“陳總你真會開玩笑。”俞兆林推開門,笑的很便宜的樣子。
看到有人在,他和沈欣也就規矩了一些。
“這位是?”
陳晨指了指眼前的吳前:“陽江船廠的總工,吳前。”
“太好了!船廠的人在,我們就放心了。”
沈欣和俞兆林一左一右,各自搬來一把椅子。
吳前還想跟他們打招呼客套一下,畢竟是第一次見麵。
可這兩位眼裡隻有對小船快跑的渴望。
“陳總,我們聽說你的快遞航母快要早好了是吧?”沈欣罕見的溫和。
“你們聽誰說的?”陳晨不以為然。
“因為當時項目書上寫著這個項目預計年內竣工啊,馬上都年底了。”
“嗷,項目書上隻是寫了個大概時間,預估嘛,你們懂的,有誤差。”
一言至此。
沈欣和俞兆林明顯失望的不行。
“那什麼時候能竣工?”
吳前突然發聲:“這個項目年中就已經下水了,現在在搞功能性測試,估計年末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
沈欣和俞兆林有些發愣。
先抑後揚,激動執勤更加明顯了。
晨盾的手是真的快。
項目書上寫著年內下水,實際上人家已經提前半年搞定了。
得勁兒!
他們猜這種巨大的項目下水是一方麵,投入使用還得磨一段時間。
畢竟不是汽車飛機的什麼的,隻要能動就能用。
實際情況是。
陽江船廠那邊早就竣工了,大船也已經拉到了錨地。
曹子華正在帶著十來家雙尾蠍青春版在船上搞起落適應性訓練。
隻要這些飛機完全適應了航母的情況,原地就能搭載快遞投入使用。
想到這兒,沈欣長舒一口氣。
“陳總你不知道,我們現在遇到一些難題,絞儘腦汁的想辦法要縮減運力成本,太指望你這艘船了。”
“我知道。”陳晨點點頭,心說這不就是為你們準備的嗎?
收購陽江船廠,是老爺子出的大頭。
當初陳晨承諾,主要戰略就是小船快跑,最終的受益者還是順風。
他也是這樣做的。
快遞航母的所有配置,都是量身為順風打造的。
這船,一定要會到衛筱的手裡。
“那……我們什麼時候考察一下這個項目?”
吳前插話道:“這個月十二號,整個項目有一個協同性演練,你們可以來指導一下。”
俞兆林心裡有逼數,連忙擺手:“可不敢說指導,折煞我們了。”
陳晨也覺得合適:“反正你們作為甲方,遲早要看,十二號不錯,一起研究一下,最好能把你們的業務融合進來。”
話音落下。
隻有沈欣沒有跟著符合。
進步神速歸神速,十二號考察項目也很好,越快越好。
關鍵是,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晨盾曆年來的大項目,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不穩定因素。
“陳總……那什麼,內個……”
眼前的沈欣讓陳晨感到陌生:“真是近墨者黑,你現在怎麼也跟曹子華一樣娘們唧唧的,你說唄。”
“我的意思是,十二號隻有我們自己人去看嗎?”
“不,還有林首長和海軍的人也要來。”
“……”
怕什麼來什麼!
沈欣的氣泄立刻一半。
晨盾和順風之間,總有一個第三者——油漆桶!
但凡是大項目,基本上都是軍方先用,剩下的在給順風。
小船快跑能例外?
而且以前,軍方都是最後一個到的。
這次倒好,項目沒完工人就來了,擱這排隊呢?
“那這船還能到我們手裡嗎?”
陳晨有絕對的自信:“八九不離十。”
“你每次都這這麼說的啊!哪次到我手裡了?”
“這次我準備了防狼措施,刷什麼也刷不到航母上麵去,我保證。”
沈欣還是不信:“我真不信你的保證,我估計就你那征信,掃共享單車都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