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摟席歸摟席,桌子給我留下(1 / 1)

11日下午。

沈欣信心滿滿的找到衛筱。

“小老板,明天無論如何你得把日程空出來。”

得知快遞航母有動靜,沈欣激動的好幾天睡不著覺。

解了燃眉之急,而且還有可能錦上添花。

說不定能整坨大的,成為公司發展史的一個重要節點。

雖說這個重大成就即將在自己的任下展開,但沈欣不敢貪功。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快遞航母的決策大部分都是衛總做出來的。

要是自己貪功,那就真的沒有心了。

衛筱看著滿麵笑容的身心,想不出最近有什麼大事兒。

“怎麼?你要結婚嘜?”

“這叫什麼話。”沈欣還有些神秘嘻嘻。“陽江船廠有活動需要您露麵,您不會忘了吧?”

“嗷~”衛筱微微仰頭。

忘是忘不掉,但記的不多。

陽江船廠這個破攤子,本來她也沒怎麼上心,全憑陳晨折騰。

“是那個什麼小船快跑計劃吧?”

“嗯呐,有一說一,陳總手真的快,這才多長時間,項目落地了。”沈欣滿臉驚喜。

“他手確實快,和他握手要小心了,一不留神手表就沒了。”

沈欣看小老板插科打諢,有點奇怪:“怎麼?您起來不太關心那邊的事兒?”

“沒有——”

才怪!

衛筱不是不關心。

她是壓根不在乎。

前車之鑒,後人之師。

沈姐你可長點心吧,晨盾的大項目落地,和順風有什麼關係?

看似順風是背後進駐。

可!

哪一次這個項目是落到順風手裡了?

“你沒打聽項目儀式上有沒有軍方的人?”衛筱提前預判。

“有的,彆的不清楚,但林司令員肯定要來的。於情於理,您這個一把手應該去接待一下。”

衛筱抬起頭:“我嘜?他又不是我爹。”

林梟不來,還好說。

林梟來了,那穩了。

這項目你就去看吧,一看一個不吱聲。

你要是去了,很難笑著走出來。

沈欣聽出了話頭:“怎麼?難道你不準備去?”

“也不是怠慢林司令員,主要是風盾汽車業務繁忙,我有些走不開的說。”

沈欣看了看眼前的全自動生產線,充滿了懷疑:“你在工廠裡也幫不上什麼忙啊。”

“非也,明天將會有一批重要的合作夥伴來到廠區參觀,我得接待啊。”

“可是明顯陽江船廠那邊明顯優先度更高。”

衛筱一意孤行:“我早就說過,我要全身心的投入造車,快遞業務交給你了,你就去吧。”

“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為了表示對林司令員的重視,你把我們公司所有在國內的高管都拉過去。”

“啊?”

“留我一個堅守生產線,我作為一把手,吃點苦是應該的。”

衛筱一本正經,說這些話的時候臉不紅氣不喘。

老演員了。

陽江船廠的活動,那麼晨盾的人肯定會全員出席。

也就是說,工廠裡有技術話語權的人不多了。

而自己又把順風的人全都支出去接待林梟。

錢江本地有話語權的高管,更不多了!

尤其是沈欣、宋傑這些滿身反骨的老六。

絕對要支出去。

因為她準備給了一場好戲。

準備邀請那些已經和風盾汽車簽署了供應協議的人來參觀。

本來還糾結日子定在哪一天,現在可好。

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送走沈欣之後,衛筱立刻撥通總秘的電話。

“彤姐!快快快!挨個邀請供應商來工廠參觀。”

“……”

“對對對!日期就定在12號!”

“……”

“一點都不突然,本總裁經過了深思熟慮,你先邀請,請不動的我親自出馬!”

“……”

“錘子,什麼叫賣工廠?這叫技術共享!”

……

……

12日早晨。

五百公裡之外的七江港。

這裡是下遊乾線的重要港口,內河航運的樞紐之一,也是快遞航母的首個錨地。

和衛筱預料的一樣,晨盾全體出動。

總工以上所有高管,全都列席。

一二三把手排排站。

八點剛過一點,一輛中巴車駛來。

順風除衛筱以外的所有高管也全員到場。

大家都有些感慨。

因為很久沒有見過這麼齊整的全家福了。

由於業務越搞越大,高管們各自身上擔任的職務越來越多。

大家不是在飛機上,就是在去機場的路上,很難湊到一起。

“衛總怎麼沒有來呢?”曹子華看到打頭下來的是沈欣,有些疑惑的看向陳晨。

陳晨從身心那兒早就得知了消息。

雖然不理解,但尊重。

相反,衛筱不來,場麵還好控製一些。

“沒衛總,你還不活了?”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們整出這麼大一個活兒,不得當麵滋衛總一臉?”

陳晨不再理會老曹,上前跟順風的人客套,順帶介紹總流程。

船廠準備了一個象征性的剪彩儀式,定在十二點。

剪彩之後,快遞航母將組織一場全聯動演練。

全程模擬真實運行狀態,各個部門都將百分之百投入。

這也是今天的重頭戲。

為了保證公關需要,船廠還特意通知了媒體,會在傍晚六點召開新聞發布會。

聽到這兒,宋傑有些奇怪。

“陳總,那四點到六點這段時間乾嘛呢?”

沒等陳晨回答。

一陣引擎聲從遠處傳來。

聽這動靜,陳晨就知道是軍車,立刻帶隊前往門口迎接。

林梟率先走下車子,跟在他身後的大約有十幾個官兵,清一色的軍裝。

綠藍白深藍……

而且每個人的肩膀上都很沉重,星星是標配,鬆枝也不在少數。

“陸軍,海軍,空軍,這是啥?火箭軍?不是……這怎麼還有海警?”

沈欣看著每個人的軍服,隱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俞兆林跟個大聰明似的還咋擊殺了:“是啊,陳總牛逼大發了,搖來這麼多領導給咱展台,衛總不來真的是可惜了。”

站在第一排的陳晨聽林梟介紹帶來的軍官,心裡也直犯嘀咕。

人多,而且雜。

除了兩位主官之外,其他的都是裝備論證出身。

“林司令,我邀請您來剪彩,您這個陣容過分了。”陳晨也不客氣。

林梟明知故問:“過分嗎?你有喜事,我不得帶著全部人馬來道賀?”

我信你個鬼。

陳晨一眼就看穿了林梟的心思。

糟老頭子壞的很。

人家彆人過來慶賀喜事,好歹還隨份子呢。

你可難說。

份子我都不奢求了,關鍵是你彆帶這麼多親戚啊。

陳晨腦海裡已經浮現出了農村摟席的畫麵。

“給點麵子,摟席歸摟席,待會起碼給我把桌子留下來。”

林梟壓根不鬆嘴:“那我先看看你的席麵再說。”

中午十二點半,剪彩儀式結束,場麵上的活兒基本全都乾完了。

全流程演練隨即展開。

可前來參觀的嘉賓到現在還有些摸不清頭腦。

尤其是林梟。

剛才陳晨和任樂霖還有沈欣都上台演講了。

巴拉巴拉巴。

沒什麼乾貨,全都是裡程碑、新紀元、濃墨重彩的一筆之類的措辭。

講真。

林梟看著眼前這艘巨大的平板船,到現在還有點摸不透。

“小陳,你的思維跳脫我是明白的,但這次我真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陳晨:“您使勁兒摸摸,肌肉拉伸開就能摸到了。”

“話多的很,快遞航母是個什麼東西,我沒畫麵啊。”

一上午的折騰,林梟得出最乾的乾貨。

就是這個項目的名字。

航母,顧名思義,肯定不是純民用的。

但加上快遞這兩個字,他有點拿不準了。

送快遞這一塊,是陳晨的舒適區,沒人比他更懂送快遞了。

除了汽車火車飛機火箭之外,林梟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方式能把快遞扔在彆人的頭上。

陳晨帶著大家來到位於船上的調度室當中。

一個巨大的led屏幕映入眼簾。

看起來就像是交管中心的實時指揮大屏。

“諸位請看,這是我們晨盾獨立自主研發的智慧大屏,microled加上全智能觸控,已經創下了全球記錄,是同類型尺寸最大的屏幕。”

林梟看了看指揮室的幕牆,忍不住癟嘴:“有什麼用?”

“可以觸控。”陳晨點按屏幕。

林梟不滿意:“我知道,還有什麼用?”

“還能識彆手勢。”

陳晨離遠兩步,通過了手掌的動作控製屏幕。

“嘖!你說點有用的。”

“還能3d立體展示,全息投影。”

話音落下,指揮室正中央出現了虛幻的沙盤,引得眾人嘖嘖稱奇。

可林梟吃過見過。

這玩意兒要是十年前出來,還有點說頭。

現在他已經見怪不怪了。

一塊屏幕玩的再花,他也是一塊屏幕。

他在乎的事這快屏幕之內的核心。

毫無疑問,這是一塊用來指揮的總控屏。

從屏幕的樣式和大小分析,它最少可以同時智慧上萬個單位。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這玩意兒應該是人工智能控製的吧?”

陳晨避而不答:“這塊屏幕的控製核心,在離此地三百公裡的深水庫區,有3800個專業的操控人員控製。”

“3800個?乖乖!”

純人工,沒有智能!

陳晨解釋道:“目前人工智能可以負責大部分運算的工作。”

“但最終的控製指令,還是需要人力發出。”

“這套係統目前隻處於內測版按本,我們儘量爭取在正式應用的時候,能夠迭代至一兩百人的團隊。”

林梟:“你是不是為了跟我裝窮,故意整這死出?我咋不信你的人工智能還要三千多人操控呢?”

人工智能林梟不是特彆懂。

但陳晨他懂的。

屬蜂窩煤的,八百個心眼子。

他早就學會了韜晦那套戰略,表麵上一口一個技術達不到,實際上一問一個不吱聲。

“真沒騙你,這套係統的應用場景太複雜,處理要素過多,技術還在迭代之中。”

林梟不信:“能有多複雜?”

隨著陳晨右手一揮,大屏幕上出現了這次全流程演練的所有要素。

超過四十億!

看著屏幕上比電話號碼還長的數字,所有人都愣了。

駁船、輪船、滾裝船…

汽車、叉車、無人車…

運輸機、信號機、空管機…

再加上不直屬與晨盾管理的其他航空要素、交通要素以及貨物要素。

整個沙盤呈現出的態勢,不亞於一場中型戰役。

林梟是吃過見過的,這完全就是在指揮大軍團作戰。

陳晨在沙盤中選定了一輛無人車,屏幕上清楚的標注了這輛車的信息。

A30125,港內中轉車。

任務:運送價值物品至H32區進行寫在。

規定時效:13分20秒之內。

預定道路:擁擠,預計耗時14分50秒,備用道路方案32套……

一輛車,擁有多個維度的要素要求。

既要運送貨物,還要考慮時效。

最重要的事運送途中,還需要處理不同的該內其他交通要素。

一台車,可能就會耗費一個人工智能幾秒鐘的時間。

而像這樣的單位,整個係統裡還有四十多億。

所有人看到這裡,隻有一個感覺。

3800個人真的不多。

這樣的強度對任何模型來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人家晨盾隻不過多出了3800個幫手而已。

這要是給其他公司,再招3800個三體人,也不一定能讓係統運轉的這麼絲滑。

想到這兒,林梟不虛此行的抬起頭:“這個就是你說的戰顱係統了吧?”

陳晨沉默了片刻。

“現在叫智慧物流網絡。”

你個癟犢子…

林梟苦笑不得。

彆人起名都是往高大上那邊貼。

要麼從山海經裡找,要麼就逮著生僻字整。

你倒好,給我來這一套。

他是做過調查的,指導晨盾一直在研究一套全域智慧網絡,代號戰顱。

具體強度怎麼樣,從沒有披露過。

但風靡全網的靈樞AI林梟是有印象的。

這個麵試之後下載量過五億,綜合能力排名第一的推理模型,頂多算是戰顱係統分出來的一根毛細血管。

血管都嘎嘎亂殺了,主乾能差到哪兒去?

“孫工!”

林梟在人群中尋找著來自參謀部信息支援部隊的技術官員。

“你覺得這個係統,和你們自己在研的那個項目比怎麼樣?”

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三七開吧。”

“誰三誰七?”

年輕人有些沮喪:“人三拳,我們過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