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火箭炮能有多大動靜?(1 / 1)

陳晨微微一怔,腦袋裡過了一遍,好像沒毛病。

“如果按照蓉城航展的時間來算,我好懸能拿出個原型車。”

“不過這樣也好,到時候新車的發布會和晨風防務的展台可以合並在一起,挺方便的。”

“你那邊做好預熱,生產你交給我。”

衛筱一拍胸脯:“有我營銷鬼才在,放心吧。”

其實航展的功能近些年有些模糊了,從一開始的航空展逐漸的轉向防務展。

再加上近些年晨盾這種公司的嶄露頭角,越來越多的民用公司也參與了進來。

現在的大型航展,其實更像是特種機械展。

除了傳統的飛機坦克武器之外,還有無人機、機器人和消防設備。

因為這些業務,本就是參展廠商旗下的業務,都是通用的。

那麼汽車去參加防務展,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況且硬派越野車的核心消費群體,和軍迷是高度重疊的。

當然。

汽車去參加防務展,對車子的品質要求很高,和一群軍規級的機械放在一起展覽,很容易比較出參差。

這也是陳晨要工作的重點,民用版的風暴坦克,畢竟是和蓮花汽車合作。

他們的生產工藝肯定不如晨盾那麼嚴謹。

陳晨把這份重任交給了一直在一線浸潤的齊莽,希望他能去蓮花監督一下,類似特派員的角色。

月底。

民用風暴坦克的事兒形成了章程,陳晨也就放心了。

他轉過注意力,關注了一下信火一體項目。

遊戲開發組的人員已經全部齊備,遊戲的核心框架已經確立,所有重要的開發工作都已經提上了日程。

接下來要磨時間是美術資源方麵,畢竟給全軍的裝備進行建模是個慢工出細活的事情,著急不得。

雖然美術資源梗程序功能不一樣,不會有bug,也不會影響玩家體驗。

但陳晨希望儘量做到完美。

即便遊戲不成功,半路垮台,這些精細的戰術裝備模型日後可能也會派上用場,當做軍備資料庫轉交給軍方。

時間來到月底,陳晨參加了一場討論會。

主題是確定遊戲初期的對戰玩法。

《信火一體》大致分為兩個大的模塊,劇情模式和對戰模式。

其中對戰模式是核心重點。

因為按照陳晨的預計,這個模塊將會承擔訓練大模型的主要任務。

玩家以30人小隊的編組匹配進入遊戲,在不同的地圖進行對戰,綜合fps和即時策略。

這個想法對於製作組來說,是巨大的挑戰。

在此之前,他們從沒有經手過體量如此大的遊戲。

“陳總,按照您的想法,目前是30個人的小隊。”

“分為突擊、裝甲車組、炮火支援、空中支援和指揮係統。”

“也就是說,我們在同一張地圖中要搞出五種玩法。”

郭鑫亞曆山大的彙報,眉頭凝重。

可陳晨聽完擺了擺手:“還有後勤保障和支援。”‘

“啊?”郭鑫微微一愣。

“早就說過了,信火一體主打是真實。”

陳晨目光堅定。

“在戰場上,不能沒有彈藥補給吧?”

“???”

所有策劃組的成員紛紛抬頭,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在對戰遊戲中設置後勤保障位置的。

完全沒有概念。

陳晨繼續說道:“一個玩家,最多攜帶的物資必須是額定的。”

“以子彈為例。”

“目前各國步兵通常會攜帶300-400發子彈。”

“那麼突擊兵玩家的子彈數量必須在這個數字之內。”

“一旦消耗殆儘,除了從敵人屍體獲取之外,就隻能從己方後勤兵獲取。”

“除此之外,醫療物資、炮兵彈藥、通信物資也是一樣。”

“要想贏,就必須仰賴於後勤保障。”

打仗打的是後勤,這句話陳晨都已經聽出繭子了。

他認識的幾乎所有穿軍裝的人,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信火一體如果沒有後勤保障係統,在大模型模擬這塊會產生嚴重的失真。

畢竟真實的戰場可不是無限彈藥的。

但這個要求對於遊戲策劃組來說,幾乎是第一次聽說。

戰爭遊戲幾乎沒有設置後勤玩法的先例。

其他遊戲倒是有設置彈藥上限的機製,但無一例外,都是擺設。

就算自己的子彈打光了,也能以其他方式獲取。

比如戰場空投包、地圖拾取之類的。

再加上他們的遊戲跨度很短,一局三四百發子彈,完全是夠用的。

而信火一體的時長是常規對戰遊戲的幾倍,彈藥需求量巨大。

如果按照陳晨所說,在彈藥和物資上設置搶先知,可玩性會大大降低。

“陳總,意思我能理解,但執行起來有些難度。”郭鑫直撓頭。“沒有玩家願意去遊戲裡當個運輸兵的。”

陳晨目光堅定:“玩家其實比你想象的無聊多了,喜歡玩模擬卡車的人大有人在。”

“同樣是駕駛載具,wasd四個鍵,操作簡單。”

“但他們一玩就是一整天。”

“你也可以設置類似的機製來吸引玩家,並且給出強刺激。”

“比如戰後結算時,運輸兵玩家的軍功比例大於常規玩家,可以給大量的經驗值和金幣補償。”

郭鑫慢慢理解了一些。

陳總為了讓遊戲真實起來,真是不擇手段。

從目前確立的遊戲機製來看,這款遊戲至少已經涵蓋了六七種玩法。

如果搞得好了,肯定會是現象級佳作。

但如果搞不好,有可能會成為一團亂麻。

陳晨也意識到這種大雜燴玩法的弊端,所以儘量的在其他地方彌補。

“目前遊戲的地圖不宜多。”

“以三張為最佳,因為遊戲內容太多,玩家玩不過來,我們也做不過來。”

“所以這三張必須能夠代表這款遊戲的靈魂。”

“先前我和郭鑫他們討論過淞滬會戰那張地圖。”

“這一章以陸軍大軍團攻防為主,主要側重單兵玩法。”

“那麼另外兩站就必須側重裝甲和海陸結合。”

話音落下,人群中一位策劃舉手:“我們目前的考慮是沙漠地圖和島嶼地圖,這樣就形成了三張地形各異,差異化極強的對戰地圖。”

陳晨點頭:“可以,沙漠或者荒漠地圖,可以取名朱日和之狼,島嶼地圖的話,你們懂的。”

有人立刻舉手:“懂是懂的,但這樣做會不會受指導?”

看著策劃提出質疑,郭鑫示意讓他坐下。

你們是沒見過陳總和國安勾肩搭背的樣子。

很明顯,陳總手裡抬著尚方寶劍。

誰受指導,陳總都不可能受指導。

“這三張地圖,各自有對戰模式和劇情模式。”

“也就是說,玩家會獲得6種不同的體驗。”

“我覺得第一階段是夠的。”

“三張地圖按照線性成長,分彆是淞滬-朱日和-島嶼。”

“你們完善一下成長係統和劇情邏輯,再增強一下的劇情模式和對戰模式的關聯。”

“儘快給我交一份細綱過來。”

陳晨一邊說,一邊看向一直不說話的蔣坤。

“你和路通科技的人對接一下,把之前說的模型的事情敲定,要在郭鑫他們拿出細綱之前,把大模型抽離出來。”

“……”

眨眼間,時間來到中午。

其他人紛紛奔向食堂,陳晨也想跟著去,但中途接到了謝超文的電話。

他不得不返回辦公室,找僻靜的地方接聽。

信火一體的主體大腦,陳晨寄希望於遊戲和ai部門完成。

而手臂的職責,則是由遠在西京的謝超文和曹子華負責。

自從小老板交代任務之後,他們也進行了討論,並且確立了方案。

因為小老板的要求其實對他們來說很簡單,所以速度很快。

西京分部討論後認為智能彈藥的功能架構,實際上和之前的三體式網絡中的一段十分相似。

所以他們不準備另起爐灶,而是繼承和發展。

這個方案也得到了陳晨的首肯。

一來能加快研究的進度,二來能節省很多資源。

雖然立項是按照火箭炮立項的,但深挖本質,其實和巡飛彈或者自殺式無人機有些類似。

陳晨讓他們儘快確立飛行部,而他自己負責協調戰鬥部。

火箭炮和巡飛彈最大的不同,在於戰鬥部。

再深一點——火力。

以往晨盾的所有武器裝備,都是以精準為第一要務,裝藥量是其次。

但這次,既然按照炮立項,那麼火力也要跟上來。

三天後,陳晨前往蓉城。

見到了身為蓉城防務展組委會名譽主席的崔國勝。

講心裡話,陳晨覺得這位不苟言笑的長官比林梟好相處多了。

人家從不白嫖,直接搶,所以沒有那麼多彎彎道道。

“哎喲我去,陳總你還親自來了?”見到陳晨的崔國勝有些意外。

“當然,蓉城防務展這麼大的陣仗,我們晨盾作為參展商之一,肯定要配合的。”

防務展組委會的成立提前了半年,也隻是組個班子,象征意義比較大。

所以崔國勝有點驚訝。

畢竟類似的活動,讓副手,甚至部門經理來就行了。

當前在行的事項,也都是分配展位,確認具體流程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

那些國防工業巨頭都沒有派出一把手來。

想到這兒,作為展會的最高決策者的崔國勝大手一揮。

“你多餘來,晨盾的事兒我能做主,到時候肯定是最好的位置。”

陳晨功守道寫:“那多不好意思。”

“甭說這些有的沒的,開展嘛,肯定要把最好的東西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把差生安排在第一排,那叫人情世故。

把第一名安排在第一排,那叫理所應當。

崔國勝是拎得清的。

“陳總最近在忙什麼?我聽說造車造的如火如荼?”

陳晨接過香煙,微笑道:“造車也就是為了錢,折騰一下,鬨著玩。”

“哎喲,你這話可就大了。”崔國勝替陳晨點燃香煙。“我聽說你們的車銷量第一,你這一玩不要緊,開始整頓汽車行業了。”

“都是衛總的功勞,我還是主抓武器裝備這塊。”

崔國勝意味深長點點頭:“嗯,那我就放心了,有什麼新項目嗎?”

眼看著崔國勝傷到了,陳晨毫不猶豫的打窩:“還真有,最近在鼓搗火箭炮。”

“是啊!”

崔國勝眉眼上挑,充滿了期待。

晨盾和南邊的林梟關係一直比較好,這是公開的秘密、

有什麼新裝備都是可著南邊先用。

一來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近水樓台先得月。

再一個,晨盾的裝備屬性注定了他們偏向的戰區。

無人機什麼的,還是在南邊應用比較廣,因為那邊資源密集,城市眾多。

但這不意味著崔國勝不眼饞。

尤其是經過單兵裝備的合作之後,崔國勝是正兒八經的體會到了無人作戰的魅力。

一聽到陳晨在研究火箭炮,已經成翹嘴了。

“進度怎麼樣?立項了嗎?”

陳晨點點頭:“進度還真不錯,一部分的驗證工作已經在進行中了,西京那邊在搞。”

“你瞧瞧你,在西京搞不告訴我一聲?”崔國勝裝作不悅。“不把我當朋友是吧?有什麼要幫忙的嗎?”

陳晨微微一笑,心說這可是你自己問的。

“我們搞飛行出身,火力這塊有點短板,首長如果方便的話,幫忙考慮一下也行。”

崔國勝大手一揮:“沒問題,要裝備還是要人?”

“都要。”

“我讓裝備部的人給你搞定。”

陳晨點點頭:“另外,我們搞驗證,還需要場地、標靶配合。”

崔國勝抬頭想了想。

火箭炮畢竟是小項目,能整出多大動靜?

一台車,6管炮,多一點的12管。

地麵配合也無非是搞點引導,標靶也就是幾輛充氣坦克而已。

這對於他來說,完全就是舉手之勞,不費什麼事兒。

但如果驗證成功了,甚至項目立項了,陳晨不就在自己這裡掛了一個大人情?

想到這兒,崔國勝回過頭:“小孟,你過來!”

一個瘦高的軍官跑步來到。

“給你個任務。”

孟參謀敬禮肅立:“是!”

“這段時間,你全程陪同陳總,協助他進行科研活動,儘全力滿足陳總的需求,不用打報告,重複一遍!”

孟參謀喊聲震天:“儘全力滿足陳總的需求,不用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