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村人傻了。
這給你能的。
幾天不見還學會了情商了,根本不像是自己認識的陳晨。
本來領導要求實事求是。
鄭宇村委婉的指出了一些缺點,也不算是褒貶同行。
畢竟他尋思後麵還有陳晨,這小子的嘴向來不太好,多少對比一下給自己挽尊。
萬萬沒想到。
陳晨開始裝起來了。
崔國勝也覺得眼前的陳晨有些陌生:“今天在場的都是自己人,要麼是部隊主將,要麼是一線科研人員。”
“你就算實話實說,也不會得罪人。”
“我這麼說,對吧?柴副總?”
來自北工集團的柴勝利沒有其他選項,隻能點頭:“是的陳總,請您多多斧正。”
他有些客套,但意思是那個意思。
實話實說,新版大八輪的研發確實遇到了一些困境。
誠如鄭宇村所說,他們在路線上感到有些迷茫。
放眼各軍種,創新如火如荼。
空軍有自己無人機部隊和和各種雷達設備。
海軍有自己的艦艇,甚至都開始鼓搗抵消飛行器了。
火箭軍就更不用說了,一掏一個大家夥。
唯有陸軍的創新,顯得舉步維艱。
就拿眼前這輛車來說,從外形上看確實和之前的幾款武裝突擊車沒什麼區彆。
隻是在火控和動力上不斷的做升級。
與其說是新款,不如說是改款。
柴勝利他們也很為難。
汽車誕生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出現的新技術乏善可陳。
再怎麼改,也跳脫不了大八輪、柴油發動機和長方形盒子的限製。
看著眾人目光睽睽,陳晨知道自己是躲不過去了,輕歎一口氣。
“缺點其實和鄭主任說的大差不差,就那麼幾條。”
“首先就是定位的問題。”
“能當重裝部隊,沒有人願意當輕步兵。”
“但重裝部隊,總會有到不了的地方。”
“所以我覺得武裝突擊車夾在貓貓車和坦克之間的陷阱是無解的。”
“除非武裝突擊車能夠像貓貓車或者輕步兵一樣,做成全地形。”
陳晨一句話就指出了要害。
陸軍的載具,除了履帶式的重裝甲之外,剩下的帶輪子的載具有一個算一個,都偏向於運載功能。
既然是運載,就十分依賴於地形。
歸根結底,越野能力。
而這項能力,又十分仰仗車子的動力和通過性。
大八輪大是優點,也是缺點。
陳晨繼續說道:“剛才大八輪的通過性測試大家都看到了,結果很優秀。”
“但畢竟是測試,路麵也都是設計過的。”
“像一些森林山區,這輛車的依然是無法通行的。”
“武裝突擊車存在要有意義,就必須擁有丈量每一寸國土的能力,上山下海無所不能。”
聽到這話,崔國勝若有所思,終於有些能跳出思維定式了。
大八輪在設計的時候,總有一些既要又要的感覺。
既想要裝載性,又想要莊家防護,還得要火力。
各個方向都想發展,就不如逮著一塊硬懟。
“你的意思是縮小車子的體積?”
陳晨點頭:“大八輪車長八米,這個數據就注定他無法通過有些地形。”
“不過,這不是最主要的。”
“我一直相信力大磚飛,這句話放在陸軍也是夠用的。”
“隻要動力足夠,車長和車重的問題也不是很重要。”
柴勝利立刻舉手:“這輛車搭載的柴油動力係統已經是我們的巔峰了,哪怕是放眼世界,也有得一拚。”
“話是這麼說,但動力還是不夠看,而且這台動力總成占據了太多車輛空間。”
柴勝利承認:“是這樣的,可是內燃機的特性本就如此。”
“所以有沒有可能放棄內燃機這個路線呢?”
“????”
陳晨的話音落下,所有人都抬起頭。
放棄內燃機路線,還真沒想過。
因為他們不敢想,帶輪子的東西,怎麼著都繞不開內燃機路線。
除了內燃機,也就剩下電機了。
誠然,電機體積小,動力大。
在這個時代是無法忽視的動力來源。
瞬時爆發的高扭矩,動力肯定比內燃機充沛。
小巧的體積又能進行靈活的動力輸出。
如果設計者願意的話,可以給每一個輪子都加上電機。
二者結合在一起,通過性自然會大大提升。
但電機有致命弱點。
柴勝利想了想,覺得不得勁兒:“戰場高壓狀態下,電機還是不太可靠。”
“首先是電池的問題。”
“民用車的電池防護都是個問題。”
“軍用就更彆提了。”
“嚴苛的作戰環境下,一顆石子崩起來,對電池都是巨大的傷害。”
“這樣的話,我們不但要給車子加護甲,還得給電池包加護甲。”
“一來一回,動力係統剩下來的那點重量,全都給電池了。”
陳晨攤攤手:“確實,所以我也隻是提個意見嘛。”
崔國勝順著陳晨的線路想了想:“按你的意思,最優解是沒有電池,但卻利用電機的路線?”
鄭宇村脫口而出:“那恐怕隻有核能了。”
電動有優勢,但需要構件來儲能。
如果不需要電池,那就隻能直連電機。
那麼燃料就必須高效。
鄭宇村唯一能想到的高效轉化成電力的能源,就隻剩下核了。
陳晨擺擺手:“崔司令隻是讓我提出問題,沒讓我解決問題。”
“動力在我看來,就是這麼個事兒。”
“除了動力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模塊化。”
“既然武裝突擊車作為運載部,自然是要能裝。”
“不光是裝人,還得裝其他東西。”
“炮塔、發射箱這些是基礎,其他火力或者通訊設備,似乎也得通用。”
崔國勝這次沒有猶豫,隨著話音一起點頭。
這點深得他的認可。
模塊化是未來發展的唯一路線,不僅能降低成本,而且可以豐富戰術的選擇性。
尤其是對於武裝突擊車這種定位不是很明朗的武器。
越是全能,它的生存空間越大。
105炮塔火力是有了,但放在坦克一起,還是不夠看。
但如果摒棄這彙總對大口徑炮塔的執著,轉而在車頂放置一些功能性更強的設備,似乎更加的實用。
尤其是當下戰術選擇已經發生便宜的時候。
崔國勝轉頭看向柴勝利:“柴副總,以你所見,現在最高效的反坦克手段是什麼?”
柴勝利知道這是個坑,沒有跳進去:“說不好,實戰的案例有限。”
崔國勝:“我個人覺得,已經不是反坦克炮了,而是無人機。”
根據陳晨的觀點,老崔能舉一反三。
大八輪設計的幾款主副武器,跳脫不了炮塔、反坦克炮和機槍這些範圍。
可是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
對坦克最大的威脅,應不是穿甲彈了。
而是無所不在的無人機群。
至少從近兩年的案例來看,無人機的擊毀坦克數量遠大於反坦克炮。
崔國勝總結道:“模塊化,不在於能通用多少武器。”
“而是裝備能否勝任多個戰術功能。”
“就算把槍和炮玩出花,全都裝上去,它也隻有一種功能。”
“可如果能裝無人機,能裝電磁壓製設備,車子是不是就多了一些戰術延伸的可能性?”
柴勝利跟著點了點頭,格局突然有些打開了。
仔細想想,他們有些鑽牛角尖了。
在模塊化方麵,一直想著如何加大尺寸,兼容更多的武器端口。
卻忽視那些並不怎麼占用武器空間的裝備。
就像崔司令員說的,如果這輛裝甲車取消炮塔,放上無人機基站。
雖然沒有重火力,但依然可以對坦克集群形成巨大威脅。
就在柴勝利思考的時候,陳晨低沉的聲音再次傳來。
“動力和模塊化是手段,智能是最終的目的。”
“相比空軍和海軍,陸軍的智能化現在還是依靠智慧係統實現。”
“如果每輛車都具有一定的自主判斷和識彆的功能,可能會完美一些。”
崔國勝抬頭:“展開說說。”
“就是讓每一輛戰車,擁有自己的感官和大腦。”
“偵查也是殲敵。”
“畢竟陸軍出動,都是白刃相接。”
“及時作戰的需求比其他軍種都要高。”
鄭宇村掰著手指數了數:“通過性、模塊化、智能?這就是陳總對於陸軍裝備的終極想象嗎?”
由於自己之前向陳晨提出過課題。
因此在鄭宇村在聽講的時候,不斷做筆記,而且還在做引申。
毫無疑問。
陳晨並不隻是隨口說說而已。
他是在通過點評大八輪的優劣,來拋出自己的技術觀點。
無所不能的通過性和充沛的動力,兼容一切的模塊化以及信火一體的智能化係統。
這就是陳晨對於陸軍裝備發展的思路。
可陳晨擺了擺手。
“你彆腦補。”
“我隻是隨口說說而已。”
“世界上哪有那麼完美的裝備?”
“又能跑,又能裝,還聰明。”
“活在夢裡。”
一句輕描淡寫的玩笑,惹得現場眾人哈哈大笑,也緩解了了一些激烈思考的嚴肅。
畢竟今天的主角是北工集團,是大八輪。
理性討論優劣勢之後,崔國勝還是給大八輪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陳晨說的對,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
“我們都是在探索中進步的,沒有什麼一蹴而就。”
“大八輪目前來看,還是輛好車,畢竟路測14分25秒的成績擺在那兒。”
有了這話,柴勝利才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
說來也奇怪。
14分25秒的成績,明明是有測試以來,最快的記錄。
可沒有人在討論這個成績本身,仿佛根本不值一提似的。
如果不是崔國勝最後挽尊提一嘴,大家甚至忘了這輛車剛剛打破測試場的圈速記錄。
就在這時,崔國勝的文書突然從後排走了過來,遞給他一部手機。
所有人看著司令員拿手機,下意識的也去拿自己的手機。
也當做是這場討論的中場休息了。
可下一秒。
結果手機的崔國勝目光變的務必嚴肅。
“這……?”
“什麼時候的事情?”
文書毋庸置疑:“剛剛,我剛從主會場回來,晨盾的展台人滿為患,現場都快要失控了。”
手機上是一張拍攝於航展主會場的照片。
粗一打眼,崔國勝還以為這是什麼演唱會現場。
晨盾的展台被圍的裡三層外三層。
而人群輻射圈的正中央,擺著一輛銀色的機甲巨獸。
其他人也從不同的渠道看到了這張圖片。
畢竟晨盾的展台是公開的,沒有限製拍照。
而且大家都是同一個圈子裡的人。
有的人接到了朋友發的消息,有的則是看到了朋友圈的信息。
更有甚者,是從手快的媒體那裡看到的。
此時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發生了變化,意味深長的瞥向陳晨。
這其中,唯獨崔國勝的目光最為炙熱。
“小陳。”
陳晨聽到互換,下意識的回頭:“啊?”
“今天你怎麼有空來分會場?”
陳晨一頭霧水:“不是您叫我來列席觀看的嗎?”
“你可以拒絕啊,我是邀請,又不是命令。”
陳晨擺擺手:“我也不想拒絕,反正今天也沒重要的事情。”
“沒有嗎?”
直到此時,陳晨才意識到崔國勝的目光沒那麼簡單。
“您什麼意思?”
崔國勝開門見山:“你們把晨盾發布新產品,你不去合適嗎?”
“什麼新產品?”
“還裝!媒體報道都出來了,主會場都快炸鍋了。”
崔國勝語氣強烈了幾分,他有些不理解。
之前他一個勁的逮著陳晨問,今年晨盾在航展有沒有大動作。
陳晨一口一個沒有,說隻有改款。
結果呢?
此時的主會場幾乎已經炸鍋了,全都在討論晨盾的新品。
甚至有幾斤的媒體都開始搞震驚提了。
【國產新型裝甲車震撼登錄,陸軍走向機甲時代】
崔國勝把手機帥甩給陳晨,埋怨中帶著點期待。
“你這車都開始發布量產計劃了,你不拉出來給我瞧瞧,你還是人嗎?”
陳晨立刻擺手:“司令員你聽我解釋,這個車不是軍……”
“沒什麼好解釋的,半小時之內,我要看到你這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