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這能是八歲?(1 / 1)

崔國勝說完便離席了。

隻留下陳晨在原地淩亂。

與此同時,一旁的鄭宇村也投來怨婦般的目光。

“你把我當日本人騙可不行啊。”

陳晨:“???”

鄭宇村拿著自己的手機,指著風暴坦克盛大揭幕的消息。

“我天天追著你的屁股問有進展嗎,你一口一個沒有,那這車哪兒來的?”

“哎喲我天,你彆跟著搗亂了行不行,這車又不是軍車。”

陳晨也是服了。

名字是風暴坦克,不一定是真坦克。

晨盾展台的隻是一輛民用車。

借著航展的機會亮個相,蹭點流量。

想想洋娃娃也真是的。

也不知道她從來搖來這麼多外國武官使團。

你說你一輛好好的越野車,給他們看什麼啊。

鄭宇村一個標點符號都不信:“這不是軍車?你跟我說過這個造型不是軍車?”

“工信部又沒說不能造這種車,不服你咬我?”

陳晨也沒給好臉色。

“這車是我們在軍車的框架下搞出來的民用版,尋思在航展上露個麵兒造勢,崔首長誤會了。”

“……”

鄭宇村有一萬句話想說,但最後又都憋了回去。

陳晨的意思他懂。

就像猛士一樣,一個平台有軍用版和民用版。

不過人家猛士是正經八百的越野車,你這玩意兒怎麼看怎麼不像越野車。

而且!

我讓你替我搞個項目,軍用版的八字沒一撇。

民用版實車倒先是亮相了。

“好好好,科研你不搞,賺錢賊勾八主動。”

聽到鄭宇村的陰陽怪氣,陳晨臉上寫滿了無所謂:“關鍵是崔首長直接不聽我解釋走了,這尼瑪讓我咋辦?”

“涼辦,崔首長讓你拿出來演示,你就拿出來唄。”

陳晨:“錘子,我一民車拿出來過這種炮彈坑?”

“看你這個大輪胎的造型,不至於過不去吧?”

“???”

鄭宇村:“拉出來冉家給大家看看唄,搞得好了,你牛逼,搞得不好,也算是給剛才北工集團的人挽尊了。”

陳晨仔細想了想。

非要這麼說的話,也沒錯。

雖然民用車和今天這場測試不搭噶,但大家非要看,也可以給看看。

調一台工程車過來不是什麼難事兒,十幾分鐘能搞定。

看完好不好的,我都有的說。

有任何褒貶,我這是民用車,不接就算了。

而且確實,北工集團被自己那麼一搞,幾位工程師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讓自己風暴坦克出去挽一下尊,至少會讓他們的心裡好受一些。

於是。

二十分鐘之後,崔國勝從後台返回。

隻見一輛板車停在測試場地正中央,士兵正在指揮卸車。

“你手腳還挺快。”

陳晨一愣:“不是你給我下的命令嗎?”

崔國勝笑著點頭:“你又不是我的兵,我下命令你可以不聽。”

陳晨直豎大拇指,心說不愧是研究兵法的,套路真尼瑪多。

這輛車本來放在主會場,準備明天公開亮相的時候試駕用。

所以很多功能不是很完善,陳晨也準備隻是稍微給老崔展示一下。

可是當車子的偽裝布扯下之後,所有人都有點不淡定了,紛紛上前,圍住了車輛。

無他。

這輛車子的外觀太過炸裂,第一眼的印象簡直無敵了。

在場的都是男人,而且百分之九十都是軍人。

職業和性彆的特性,讓他們看到這種棱角分明的造型根本走不動道兒。

尤其是北工集團的幾位工程師,看完直接沉默了。

彆的先不提。

就這個星際戰甲一樣的外觀,他們這輩子都玩不明白。

行外人都覺得外觀設計是工業品最不需要技術的一環。

實則不然。

奇特的外觀,需要極高的設計能力,對材料也有嚴苛的要求。

一個線條角度的變化,都有可能成為核心技術。

這也就是為什麼出彩的工業設計都出於大廠的原因。

因為普通小廠照著圖紙抄,抄也抄不明白。

毫無疑問。

眼前這輛車子在設計上是滿分的存在。

全車上下找不出一條帶曲度的線條,全都是直線。

每一根都在強化硬朗的設計理念。

四足輪胎巨大,但又不顯得突兀,完全和車身融為一體。

結構設計複雜但又不顯得多餘,怎麼看怎麼舒服。

“這車就算是個擺設,我都說它是工業精品。”

聽著人群中的呢喃,崔國勝轉過頭:“不能開我要它乾嘛?當裝飾品嗎?”

轉過頭。

他意味深長的看著陳晨。

“你小子搞花裡胡哨有一套的,給我的兵迷的走不動道了,但你應該不隻有花裡胡哨吧?”

現場人的反應也讓陳晨有些意外。

看起來這輛車外觀帶給他們的震撼挺大的。

這樣,他的心也就放下來一些。

接過話頭順勢說道:“花不花哨的,也不是我說了算,得您評價。”

“這輛車如您所見,做了一些結構革新。”

“四足懸浮輪,中置車身,所以離地間隙比較大。”

“每一組輪子都有獨立的動力係統和懸掛。”

“所以開起來時,他們可以各走各的。”

崔國勝沒聽懂:“什麼叫各走各的?順拐嗎?”

他覺得各走各的好像不是什麼好詞兒。

很容易讓他聯想到新兵連那些左右腦互搏的選手。

陳晨並沒有第一時間解釋老崔心中的疑問,而是讓測試員上車,走兩步瞧瞧。

等到車子啟動之後,陳晨才緩緩開腔。

“四組動力輪獨立設計,可以分配不同的動力輸出。”

“從而施行蟹行、原地掉頭這些非常規的功能。”

“但這不是最主要的,獨立動力的最大好處是能夠增大通過性。”

“這種設計免去了差速鎖,能更加智能的分配動力,處理崎嶇不平的路麵。”

車子在場地中閃轉騰挪,展示了集中常規的行駛方式。

直著走,倒著走,原地燒胎繞圈…

這些看起來像是車輛特技一樣的動作,在風暴坦克這裡都是常規操作。

尤其是它在麵對類似炮彈坑時的表現,讓大家歎為觀止。

駕駛員操控車輛朝著深一米的障礙駛去,途中並沒有減速。

四組輪胎在接觸到障礙物時,各自調節高度,平穩絲滑的路過炮彈坑。

此刻,它的四個動力組並不像是輪胎,而是像四個爪子。

高低不一的接觸地麵。

通過有差額的動力分配,過炮彈坑如履平地。

看到這一幕,崔國勝的興趣完全被釣起來了。

“也就是說,你這個車子的最大離地間隙,是可以變動的?”

陳晨豎起大拇指:“不愧是首長,是這樣的,動力組最大可以升起三十五度,這個角度之下的障礙基本都沒問題。”

“如果車子的動力組換成履帶,抓地力會更強。”

“理論上的最大離地間隙還會增加。”

這是懸浮式車身的最大好處。

一般的車子,最低點都是幾何中心,也就是駕駛艙所在的位置。

而風暴坦克的最低點,其實是前輪。

這個高度可以隨著地形變換。

隻要麵前不是一堵牆,理論上都可以通過。

但崔國勝轉念一想。

通過性強,一方麵取決於離地間隙。

但也很吃車子的動力。

像這樣的一輛巨型怪獸,自重本身就大。

再加上遇到障礙物,沒有強大的扭矩一切都是白搭。

“你這玩意兒怎麼能做到這麼小的車,又是高扭矩的?”

陳晨:“簡單,電機,這台是增程版本,內置柴油發電機。”

“真電車?”

陳晨點頭:“嗯呐,我們考慮國內的電動技術已經很完善了,沒必要非逮著內燃機薅。”

“工程車的動力組還是比較常規的。”

“利用內燃機發電,然後為車子提供動力。”

“後續通過推出動力要求比較高的版本,我們會考慮其他模式的發電技術。”

崔國勝抬頭想了半天:“什麼模式?”

“暫時不好說,反正都是燒開水內點事兒,哪個便宜用哪個。”

“???”

人類的發展史就是燒開水。

這話沒毛病。

不過目前崔國勝能想到最高效的燒開水模式,大概就是核能了。

陳晨說的應該不是這個。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親眼一看。”

崔國勝依然沒有對這輛車發表明確的看法。

“你讓駕駛員下去,規規矩矩跑一圈看看。”

陳晨有些猶豫:“算了吧,這是新車,明天還留著展出呢。”

“車子設計出來就是用來跑的,除非說你這玩意隻是個樣子貨。”

話都說到這兒了,陳晨也隻能順從。

事實上。

他也很好奇這輛車的極限在哪裡。

工程車下線之後,他們在廠內做過幾百次測試,效果都不錯。

不過那種測試是按照民用車的標準去跑的。

而眼前這條測試跑到,是按照軍規設計的。

難度不是一個維度。

如果風暴坦克能通過這條賽道,行駛性能就能在民用車級嗷嗷亂殺了。

隨著陳晨在對講機內一聲令下,車子從起點出發。

崔國勝親自抬起手臂,記下了表上的時間。

隨後才開口問道:“我看車子上那麼多孔洞,還有那些凸起的構件,這個車子的智能模塊應該是拉滿的吧?”

陳晨搖搖頭:“也不是很滿,隻是配備了視覺和傳感器兩種方案,為將來的智駕做準備。”

“軍車搞智駕,靠譜嗎?”

陳晨突然抬起頭:“誰跟你說是軍車了,我們這玩意兒是正經八百的民用車。”

“???”

現場突然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抬起頭看向陳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崔國勝也懵逼了:“民用車?”

“我剛一直要解釋,你不給我張嘴的機會。”

陳晨有些無奈。

“這是風盾和蓮花汽車的越野車項目。”

崔國勝:“你沒毛病吧?民用車你整這麼複雜?”

“沒辦法,現在的新能源車市場太卷了,不出點幺蛾子真的會被淘汰的。”

一旁的參謀立刻提醒道:“既然是民用車,趕緊叫停測試吧,車子會跑壞的。”

可是,當崔國勝抬起頭。

這輛車以將近四十碼的速度飛過了連續炮彈坑,衝進了泥潭沼澤中。

半米高的爛泥,也沒有讓這玩意兒減速。

眨眼間,路程已經跑完三分之一。

崔國勝抬手看表,僅僅過去了兩分鐘。

要知道,大八輪走這段測試時,用了六分鐘。

此刻的崔國勝有些懷疑人生。

“你跟我說這是八歲?”

“就這!”

“你跟我說是民用車?”

“好家夥!”

“你現在跟我說這是三體車,我都信!”

靜態展示時,崔國勝還不太感冒。

他總覺得花裡胡哨不是什麼好是。

現在他徹底服了。

不帶這樣的。

正經八百的非鋪裝路段,你當賽道跑可還行?

要知道。

眼前這段測試路,是按照最高規格修建的。

真實的戰場上,恐怕都沒這麼多溝溝坎坎。

陳晨也對風暴坦克的表現很滿意:“首長,這車日後宣傳時,我們用‘軍規品質’的字眼,你不會找我麻煩吧?”

“這給你能的!”崔國勝立刻擺手。“這車不用你宣傳,我手裡有經費我會下單的。”

他雖然不像林梟那樣,隨時隨地提著油漆桶。

但看到這輛車的形式表現時,他的臉上已經寫著想要兩個字了。

能不能當裝甲車用先放一邊。

這玩意兒買個幾千幾萬輛,全麵替代軍用越野車他不香嗎?

陳晨立刻搖頭:“這正是民用版本,你們用不了。”

“屁話,我看就挺好,刷完綠漆就是兵。”

“實話跟您說吧,軍用版本也在研發中,和這個同一架構。”

陳晨隻能坦言。

“軍用版本的動力總成更好一點。”

“全車都會附帶輕裝甲。”

“會配備模塊化通用武器平台。”

“而且會有履帶版本推出。”

“最重要的是,軍用版本會搭載遙遙領先的智能係統。”

“相比之下,民用版本隻是玩具。”

軍用版本的風暴坦克完成度有百分之八十。

陳晨基本可以保證一些性能。

唯一的卡點在於智能係統,需要等待大模型的落地才能真的官宣。

一旦大模型落地。

陳晨確信這輛車會比眼前的民用版提升一萬倍不止。

就算整體材料不用軍規級,還是民用的路子。

一顆無敵的大腦也不是開玩笑的。

所以陳晨讓大家稍安勿躁,等待真正的版本答案落地。

可崔國勝不可思議的抬起頭,心裡隻有一個想法。

如果這些配置都是真的。

強大的動力、模塊化平台,再加上多功能用途。

無限契合陳晨之前對於未來陸軍載具發展趨勢的描述。

“合著之前你跟我說的那些門門道道,全都是你家產品的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