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秘密可言。”
陳晨風輕雲淡的揮揮手,表情不像是演的。
自信。
坦蕩。
大氣。
不知為何,林清心感覺眼前這個歲數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輕人身上竟然有buff。
這——
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戰恐嗎?
身為一名新生代的軍武記者,林清心沒有見過戰忽的光榮歲月。
因為當她入職時,我軍的宣傳風口明顯有轉變。
可具體是什麼,她也說不上來。
有時候感覺家裡挺克製的。
禦用的攝影師總是能把航母拍出漁船的感覺。
有的時候又感覺家裡挺張揚的。
拍的不咋地,可但凡有東西,都會拍一下,從不藏著掖著。
如此,網絡上有人玩梗說宣傳風向變成了戰恐。
之前林清心對這種風格體會的不是很深刻。
直到今天——
最新下水的無人艇,毫不加以阻攔,隨便看。
這不是戰恐是什麼?
“陳總,既然不泄密的話,我有一個問題。”
林清心張口就來,也沒按照提綱上的問題提問。
“請講。”
“你管這個叫艇?”
目測,眼前這艘船至少有六十米的長度。
離遠了看還行,但如果靠近,和岸邊的物體一對比,簡直太突兀了。
就像十幾層的樓房放倒了一樣。
“沒錯啊,虎鯊無人艇,我們注冊商標的時候都寫明白了。”陳晨一副當然了的樣子。
“不是,這個尺寸,能叫艇?多大的排水量啊?”
陳晨脫口而出:“500餘噸。”
“啊?”
林清心不知道該相信自己看到的還是自己聽到的。
是。
按照慣例,艦和艇的區彆就是排水量。
500噸以下叫艇,500噸以上叫艦。
如果這艘船真的500餘噸,稱之為艇倒是沒什麼問題。
關鍵是——不像!
這玩意兒堆在這兒,儼然一副輕型護衛艦的樣子。
眼睛和耳朵一定有一個撒謊的。
“如你所見,我們這艘小艇采用的是三體布局,由中央主船體和兩側輔助船體組成。”
“這種設計保證了船體的穩定性,降低了重心,多船體能夠分散海浪衝擊,十分適合高精度作業。”
“船體與側體采用流線型,減小水阻力,適合高速航行,相同功率下能耗更低。”
“而且寬體設計能最大程度確甲板空間,便於更具想需求調整模塊化配置。”
陳晨語速平緩,介紹詳細。
林清心不明覺厲。
她再次看看眼前這艘巨艇,心裡還是沒有什麼概念。
這個造型她隻在遊艇上見到過。
軍用船隻還是第一次。
雖然陳晨說了那麼多的優點,但她感覺都不痛不癢,沒有觸及關鍵。
如果三體船有點有那麼多,那麼全世界的輕型艦艇都應該采用這種布局。
看來,陳總還是藏私了。
嘴上說隨便看,但他肯定沒漏真底。
算了。
人家不說,咱也不問,相互給個麵子算了。
“陳總,這個造型可能是我見過的船隻裡顏值最高的了。”
“顏值不是重點。”
林清心點點頭,準備繼續往前走。
“等會,你為什麼不問我什麼是重點?”
“重點是什麼?”
陳晨大方道:“重點是,采用這種獨特布局,能夠最大程度的照顧雷達隱身。”
“這船能隱身?”
整個攝製組都為之一震。
怪不得!
怪不得整艘船的布局這麼怪異!
所有的模塊看起來就像一個倒三角,所有線條的延伸都是向內的。
他們粗看第一眼的時候就覺得這種布局有些熟悉。
可說不上名字。
但陳晨一語驚醒夢中人。
這不就是隱身戰鬥機的布局嗎?
“這艘船全體配備高性能吸波材料,製作工藝與隱身戰鬥機類似。”
“但由於船隻的特性,隱身性能比起戰鬥機還是有些差距的。”
林清心木訥的點頭:“理解。”
有差距才是正常的。
如果能做到戰鬥機的雷達反射率。
那不是無法無天了嗎?
想到這裡。
林清心沒有再追著問下去。
這是慣例。
類似的技術細節,知道個大概就行了。
可下一秒,陳晨突然開口。
“目前虎鯨係列的雷達反射麵積大約是0.07平方米。”
“???”
林清心傻了,心說我也沒問啊。
0.07平方米?
且不說這是不是我能聽的,這個數據也太誇張了叭。
這個數字,直逼五代機的性能。
“陳總,您也太謙虛了,這還能說有差距?”
陳晨點頭:“有的,我們從來都是正視差距,爭取下一代能夠做到更優。”
不敢想。
整個攝製組都不敢想。
好嘛。
0.07的反射麵積,約等於看不見。
試想一下。
在大海之上,一艘船隻能被目視,而不能被雷達選中。
那是多麼的可怕。
這會導致情報上的根本誤判。
你以為的1v1,實際上是1vN。
你永遠不知道在雷達看不到的角落,藏著多少這種隱身船。
當弄清楚真實敵人數量的時候,為時已晚。
你能目視到虎鯨,說明虎鯨的武器也差不多瞄準你了。
想到這兒,林清心立刻問道。
“這樣的話,虎鯨是不是可以發動超視距打擊?”
陳晨很謹慎:“能不能發起超視距打擊,主要取決於虎鯨的武器配備。”
“了解,那能簡單介紹一下嗎?”
“當然,請跟我來。”
緊走兩步,陳晨帶著林清心來到了艦島後方的甲板。
“在你腳下,就是兩個通用垂直發射係統。”
“可以發射彈長九米以下的通用彈種。”
“一彈四坑,冷熱共架。”
編導坐不住了:“陳總,我們的節目準備上新聞的。”
“我知道啊,不上新聞我還不說呢。”
“我的意思是,悠著點,數據太浮誇我們不好剪。”
編導一直在後方坐鎮,把控著整個采訪的氛圍。
前麵的那些采訪雖然誇張,但還有可信度。
能剪。
剛才陳晨說的這每一句話,都播不了!
究其原因——吹牛逼。
咱這兒可是嚴肅媒體,播出去是要負責任的。
你吹牛,起碼要挨著邊的吹。
哪有小艇上850通用
垂發的道理,這不是鬨呢嗎?
這套垂發係統是海軍主流的垂直發射係統,可以發射除大型導彈外的所有武器。
包括但不限於:hhq-9遠程防空導彈、yj18a反艦導彈、y-8反艦導彈……
這些貨,哪一個不是大殺器?
有的驅逐艦都配不全,你一小艇就標配了?
陳晨沒聽明白編導的擔憂:“你是覺得我說的太保守了是吧?那我重說。”
下一秒。
陳晨麵向攝像機,一本正經。
“虎鯨係列初期能夠搭載850筒徑以下的大部分彈藥。”
“但後期改型我們會致力於大型導彈的兼容。”
“爭取能在第二代第三代改型完成遠程洲際導彈的部署。”
!!!
編導拍拍腦門,覺得自己在對牛彈琴。
“我不是覺得你說的保守,我是覺得你說的沒邊了,你這個船能搭載yj-18?”
陳晨被逗笑了,甩手讓隨行人員打開發射蓋。
他站在發射井邊朝內指。
“這有什麼不能的?”
編導站在發射井邊,朝內眺望,仿佛看見了深淵。
還真可以!
無論是深度還是直徑,都夠的!
垂直發射係統,無非就是彈長和直徑兩個硬指標。
隻要結構允許,那就不是什麼難事。
可——
這也太抽象了!
這麼一艘小艇,裝yj-18,想都不敢想。
看到這一幕,林清心後知後覺。
“等會!如果能裝載yj18,那這艘船的打擊範圍就是660公裡?”
陳晨點頭:“理論上是這樣的。”
艦船的攻擊範圍,取決於船上武器的最大射程。
yj18作為我軍最強的反艦武器之一,射程是世界之最。
同級彆的武器裡,無論是大毛還是鷹醬,都差的很遠。
這也讓搭配了yj18的船隻能夠在超遠距離內發動打擊,降低己方艦隊暴露風險,能有效擴大戰術縱深。
“如果搭配上戰術隱身,那豈不是完全體的超視距打擊?”
“如果地方沒有高性能雷達,理論上是這樣的。”
就彆理論了!
肯定是。
普通艦載雷達的探測範圍也就三五百公裡。
“您這艘船單憑yj-18,就足以超視距打擊了。”林清心略微破防。
“話不能這麼說,我們搞武器裝備的不能有僥幸心理。”
陳晨擺擺手。
“我們不能隻考慮海麵上的威脅,還有天上的威脅,預警機什麼的。”
“???”
不是——!
老師!
你是艇啊!
你考慮那麼多乾什麼?
又是預警機,又是艦載雷達。
你明明就是一艘艇,執行的是近海任務。
假想敵怎麼能是敵方艦隊呢?
“當然了,武器隻是虎鯊的一角,其實他最出彩的點,還是在無人控製這一塊。”
“由於無人特性,它不需要考慮艦載人員的生活保障。”
“因此它十分適合長期巡航任務。”
眾人麵麵相覷。
這才是重點!
無人艇,重點不是艇!
是無人。
普通的艦船,無法保證二十四小時的高強度巡邏。
人總會累,總需要補給。
無人船就不一樣了,隻要能源夠,能一直乾下去。
完美適配海岸線巡邏,特定區域巡航等任務。
如果使用方願意的話,它們甚至可以用這種無人艇連接成一道移動的海上長城。
“除此之外,虎鯊還準備了一塊通用加班。”
“可以起降直升機,旋翼無人機、傾轉翼無人機,以及小型無人機。”
“海空搭配,多位一體,形成一套立體的偵查防禦係統。”
“當然了,飛機也是可以掛彈的。”
“隻不過我們的甲板空間有限,能夠容納的飛機不多。”
攝製組終於聽到了一句貼譜的話。
其實像這樣的無人艇,能起降飛機都已經很厲害了。
要不了自行車的。
可下一秒,陳晨補充道:“不過。”
“由於虎鯊的設計立足於集群化。”
“一次作戰,出動的不隻有一艘艇,每次至少是五艘以上集群,才能形成戰鬥力。”
“所以單艦載機數量的不足,將由集群化補足。”
到了這個地步,編導其實已經不在乎集不集群了。
他的心裡隻有一個問題——可信度。
依照他多年采訪的經曆,他覺的陳晨今天說的浮誇的不行。
叫名是艇,可功能上完全向艦看齊,而且不是對標輕型護衛艦,是驅逐艦。
這保證真嗎?
“陳總,我私下裡問一句,您這段采訪,幾分真幾分假?”編導示意攝像機關機。
“全真。”
編導搖頭:“陳總,你提我們做節目的想一想,我們是要播出的啊。”
“我用人格保證,今天我說的話你都可以撥出去,我負責任。”
看著陳晨堅定不移的態度,編導也無奈苦笑。
“那問題就來了,您這個艇功能如此強大,但排水量才五百噸,這不科學啊!”
林清心這些年輕人看不出來,編導可是門清。
他本來不想戳穿的。
但既然杠到這裡了,那隻能給陳晨上上強度了。
彆說船身自帶的機電設備了。
你這玩意兒又是垂發,又是艦載機。
單單這些外掛武器和在局的重量,恐怕都不止這個排水量了。
“您確定能裝這麼多?”
陳晨點頭:“能裝。你們做節目要嚴謹,我剛才說的可是五百餘噸,你不能四舍五入。”
“能餘出多少去?”
“700噸。”
陳晨泳池很嚴謹,為得就是不背鍋。
可他這一解釋不要緊,編導快瘋了。
“1200噸?我就說艇到不了這個噸位?”
陳晨解釋道:“艇還是艦,用排水量化分太二級管了。”
“應該用戰術功能劃分。”
“功能上,虎鯊就是一艘輕型定位,用於長期巡航和掩護作戰的艇。”
話是這麼說沒有錯,可是1200噸的作戰艇……
也太豪華了叭!
林清心聯想起了自己采訪過的海軍。
那個時候大家還扭扭捏捏的。
說海軍裝備很燒錢,獲得新裝備很難巴拉巴拉的。
當時他們信了。
畢竟艦船不比火炮。
陸軍弄壞裝備,寫個檢查就過去了。
海軍的裝備如果因為人為損壞,艦隊司令都得撤職。
現在呢?
無人豪華巡邏艇下線,而且是集群化配置。
林清心不敢想這會有多麼奢侈。
想到這兒,她弱弱的舉起話筒:“陳總,虎鯊的性能,應該在同類型船隻中屬於天花板的存在了吧?”
“差不多吧。”陳晨也沒有客套。
“那能不能透露一下,這套裝備將會首先列裝在哪隻艦隊?南部還是東部?”
陳晨突然抬起頭:“都不是,虎鯊將會在海警部隊服役。”
話音落下,現場死一般寂靜。
???
這種大殺器是海警船?
艦載機+隱身+垂發,你跟我說是海警船?
這一套連招,明明是按照艦隊為假想敵配置的。
現在你跟我說用來海警巡邏和打擊非法捕魚?
你跟偷捕走私的三教九流有什麼仇,至於這樣嘛?